我和我的城市丨蔬菜“超级工厂”!温光水肥气全由智慧大脑控制,产量是普通大棚的6至8倍

2024-09-20 21:10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529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实习生 吴新越

“云”种菜,你见过吗?通过大棚的智慧大脑能实现温、光、水、肥、气一体化操作,隔空用一块小屏幕就能种菜。如今,在智慧大棚里种菜,不再靠天吃饭,而是靠“脑”吃饭,种植也告别了延续了几千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

9月19日,记者来到莱西市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这里有着全国先进的智慧玻璃温室。

自动开关幕布、喷雾调湿、浇肥……这个温室智能还环保

下午1时,记者来到智慧农业产业玻璃温室的第一期种植基地,还未步入温室,透过大落地窗,一眼望不到头一片绿色便跃入眼帘,还有用来物理防虫的黄色胶带。

一米多高的西红柿藤顺着绳子攀爬,藤上结出了绿色的果实,青翠欲滴。有的藤蔓上还挂着黄色的花,硬币大小的雄蜂扑扇着翅膀,辛勤地授粉。

紧挨温室落地窗的是自动化水肥车间,4个五六米高、直径三四米的罐子里储存着西红柿所需肥料。

这里的西红柿不长在土里,而是长在放在架子上的一个个盒子里,盒子内部铺设岩棉基质,肥料靠一根细细的管道运输。工作人员根据观察到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肥料的配方。

“水肥一体化有一个肥料的基础配方,也叫母液桶。我们会每两周,会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在母液桶内添加其他西红柿所需营养。”莱西基地的经理高松介绍。

正说着,环控幕布缓缓关闭。高松说,“这个幕布可聪明了,它能够根据外界气温和光照调节角度,倾斜到适宜的位置,保证温室内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接着,他又指向了旁边的喷头,“这个喷头叫高压迷雾喷头,调节温室内的湿度,当湿度不够,它会自动喷雾,给温室增湿度。”

除了能自动避阳光,自动加湿。这个智慧温室还环保节约水,这里的西红柿喝的是雨水,温室有一个凹槽型的屋顶,专门用来收集雨水。“从天而降的雨水被收集存储起来,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就可以用来进行潮汐式灌溉。雨水占总种植用水的90%多。”高松说。

1000多个传感器、800多个执行器成就智慧温室,产量是传统大棚的6-8倍

温室内智慧大脑处理信息,离不开“细胞”的运作,这里分布着1000多个传感器,800多个执行器,能实时将温室内的温、光、水、气、肥,这些数据传输到智慧大脑中。

而智慧大脑就“藏”在自动化水肥车间旁的中控室内。中控室面积不大,一台电脑和一块大屏组成了温室的智慧大脑。“智慧大脑的关键是系统,我们技术人员的手机上都有这个系统,不在中控室也能远程操控温室内的温、光、水、气、肥。”高松说。

“整个园区占地面积540亩,种植面积450亩左右,有两个种植区和一个育苗区,主要种植樱桃番茄和粉番茄。种植周期是每年8月底到第二年7月结束。仅一期温室就能生产2500多吨。”高松介绍,因为种植周期比传统种植长5-6个月,而且不受温度和降雨的影响,产量稳定,这里的西红柿亩产量是传统种植大棚的6-8倍。

今年因高温及降雨对传统大棚西红柿的产量影响很大,但在这里不受天气影响。而且由于西红柿的品质稳定,一颗樱桃番茄售价达到一元,一串198克的西红柿能卖十七八元。

西红柿的茁壮成长也离不开育苗环节,这里的育苗区占地4万平方米,是亚洲单体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智能育苗工厂。其中,“双头双花”育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年育苗量可达500万株,传统穴盘苗年育苗量1.5亿株,实现100%自主育苗。

“很先进!在这干活,干净也挺轻松”

下午2时,伴随着卷帘门上升而发出的铁片摩擦声,穿着绿色上衣,黑色裤子的一行新农人井然有序地走进大棚。

“我在这边工作两年半了,做植物保护工作。”蓝黑色的帽子遮住了李海燕额头,绿色短袖外边套着深绿色的围裙,胳膊也被黑色的冰袖裹住。像李海燕一样做植物保护工作的,一共有四人。李海燕介绍,“我们每天的工作都不一样,最主要的是要把苗的数据测完。”基地每周四都会统一观测番茄苗的数据,来观察番茄苗在一周内长了几穗果,开了几穗花。“我们有一个纸质的表,测完了就会记录下来。除了观察番茄苗的数据,还要每周两遍巡查苗的生长情况。看看它们有没有病变,有没有长虫,或者是其他的异常情况。该清理的清理,该上报的上报。”李海燕说。

李海燕今年43岁,家住基地隔壁的东龙安庄,上下班非常方便。她在进入莱西基地前,从事的是与农业毫无关系的皮包行业。“我之前没接触过农业,小时候也没怎么下地干过活。”李海燕说。刚了解到莱西基地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番茄时,她一度感觉不可思议。李海燕回忆说,“刚来的时候也好奇,感觉无土栽培怎么可能会长种苗呢。后来过来一看,确实很先进!”

不同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大棚内的工作更加的干净、卫生、富有科技含量。“我们在家里的田地干活,可能会弄得满身都是泥。但是在大棚里就比较干净,也挺轻松的。”李海燕告诉记者,她每月的工资在4000元左右。

产业园已带动300余位农户从事智慧农业生产,脚踩泥土的农民变成了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