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时评丨“修修补补”何时不再开盲盒

2024-09-21 07:45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233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评论员 李存国

民生无小事。一次下水管道漏水,一次马桶堵塞,后续维修就可能把人搞崩溃。据媒体日前报道,广东一女子花80元从网上预约了马桶上门疏通服务。实际操作时,维修工称堵塞严重,需要用强酸疏通。没想到一连3瓶强酸倒下去,收费居然超过1000元。经协商,女子最终支付了380元。

预约80元,结账超1000元,这钱都够重新买个马桶了,就问你服不服?轻了说,这是不良维修业户利用消费者的专业壁垒,坐地起价,搞“一锤子买卖”;重了说,这是当前不少居民遇到的共性问题,从各地爆出的“楼顶天价补漏费”,到盛夏“空调维修遇天价账单”,其普遍性已不容小视。

既然担心碰上“维修刺客”,那我们货比三家行不行?几天前,武汉市民小樊就这么干了。她发现厨房下水管道漏水后,便在网络平台寻找师傅上门维修,结果连续问三个师傅,报价却从200元到800元不等,“同一个事,师傅的报价为什么差别这么大?”随后,有记者将小樊家里水管漏水照片上传至两家维修服务平台,29位师傅最终给出了13种报价,最高498.4元,最低65元。

单从报价上我们无法辨出优劣,这取决于维修师傅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对维修难度的认知,高昂的报价可能代表了更加专业的技术、更优质的材料以及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可七倍的价差却必定让消费者迷茫:我该找谁?我该信任哪位?难怪有网友调侃:现在找个好维修师傅就像开盲盒,都是凭运气消费。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技术、讲信用的维修师傅仍是主流,可当前一些“维修刺客”的存在,已然让整个行业遭受着巨大的信任危机。特别是一些平台单纯追求利润和用户规模,放任入驻商户做出背离诚信的行为,更放大了民众在舆论场上的抱怨和质疑声。如何让生活中的“修修补补”不再成为一道棘手的难题?

我们在期待诸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作为,努力将“维修刺客”管起来的同时,更期待有关部门急百姓之所急,将民生急需的“修修补补”纳入便民生活圈,在政策上助力维修师傅们带着质优价廉、诚信可靠的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让百姓面对生活的刚需时不再开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