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热点丨从“人类禁区”变“网红景区”?突然爆火的哀牢山,不是“想进就能进”

2024-10-08 21:14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3824) 扫描到手机

国庆旅游黄金周,

任何冷门景区都有可能

重新定义“小众”,

甚至有些堪称“人类禁区”的地方

都在一夜之间挤满了

前来打卡的游客。

现实版“云南虫谷”?哀牢山因博主探险爆红

哀牢山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和青藏高原南缘三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云深雾重、森林奇险,被当地人称之为南溪老林,也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的“云南虫谷”。

不久之前,抖音博主“山取”独自进山收集材料的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中哀牢山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不少网友惊诧于博主视频中哀牢山的惊险,觉得在看探险视频;甚至有一些网友将视频中的某些画面截取,称博主身边有野兽在盯着他。

山取的视频为本就云深雾重的原始丛林更增加了一分神秘色彩,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哀牢山探险。

与此同时,由于哀牢山为拥有奇景的原始丛林,因此在互联网中“出片”的属性极强,也吸引了不少“出片爱好者”。

10月5日,@云南哀牢山仙境 发布一则航拍的哀牢山上山车道视频,视频显示绕山而上的路上全是小汽车,已经堵得动弹不得。

哀牢山走红后不可避免地吸引了不少博主前来直播与拍摄,其中一位博主因在哀牢山拍摄汉服写真引发不小争议,当事人称,那组汉服照是在哀牢山风景区的金山原始森林公园里拍的,“小众景点,门票仅10元,随便一张都很出片。”

事实上哀牢山虽然已经有一部分被开发为较为成熟的景区,但核心区域由于地势凶险等原因依然属于“禁区”。

本轮哀牢山在网红探险视频与诸多博主顺势“攻略”推动下在短时间内迅速爆红,其“探险”和“出片”的属性极易引发为流量而进行的“禁区探险行为”。

哀牢山是一座什么山?

哀牢山部分地区,已经开发成了景区,这些开发成景区的区域,基础设施齐备,安全措施到位,具备了较好的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如果游客仅仅是到这些地方旅游观光,基本上不会存在安全问题,但是很多游客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向往的是更加原始,没有经过人工干预的自然环境。

哀牢山风景虽美,却不是“想来就能来”。哀牢山涉及多个县市区,面积非常大,峡谷、悬崖特别多,地形复杂。哀牢山气候多变,腹地山高林密,一些山坡坡度达到70度。在极端情况下,哪怕是专业的地质工作人员,640米的路都要走上3个小时。雨雾天气下,浓雾密闭的森林里,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人一旦长时间在山林中行走,有可能因为缺氧失去意识,进而失温。

据红星新闻报道,目前哀牢山有几条较为成熟的徒步路线,不过仅限于哀牢山的外围部分,即使是当地村民也不敢贸然前往深山。有当地村民说,哀牢山深处经常有熊、蛇等野兽出没,且有马蜂、蚂蟥、蚊虫袭扰,树木比山外围的更为巨大、密度也更高,一般不会有人前往。

作为原始森林的哀牢山更是充满未知的风险。

2021年,4名地质调查人员在哀牢山失踪遇难。据新华社2021年12月15日消息,经公安机关对哀牢山因公牺牲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认为4人遇难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

哀牢山楚雄管护局:

擅闯哀牢山保护区最高罚款5000元

10月6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访客须知》及《关于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各类未经批准的人为活动的告知书》,其中明确: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

游客擅闯哀牢山“禁区”,安全的底线不能被突破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云南哀牢山应该算是热度最高的新晋“网红地”之一了。因为之前有视频博主独自进山收集材料的视频在网络走红,不少好奇心满满的游客纷纷选择在国庆假期来到这神秘的“小众”地区一探究竟。结果由于太多人涌入哀牢山,原本人烟稀少的“禁区”变成了人满为患的“景区”。10月5日,云南哀牢山景区发布安全提示:哀牢山深处危险,别贸然前往未知地带,未开发区域不要深入。

其实,在很久以前,哀牢山就有现实版“云南虫谷”之称。由于原始森林雾气重、无道路、无通讯信号,再加之地形地貌复杂,当地的村民也不敢贸然进入深山。但这样的特殊性,也给外界留下了“神秘”的想象空间。这或是不少游客都想前往哀牢山“一探究竟”的重要原因。

但客观说,据媒体的调查反馈,这个假期去往哀牢山的游客,绝大多数都去的是已经被开发出来的成熟景区,而非“禁区”。这里“有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路边随处可以看见摆摊售卖橙子等特产的当地村民,隔几公里也会有农家乐”,“只要不进入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区域,几乎不会遇到风险”。由此可见,并不能一概而论地将去往哀牢山的游客都视为是非理性的“冒险”。

不过,随着游客增多,一些人因各种原因“闯入”存在风险的未开发区域的可能性,的确不容低估。当地相关部门及时发布提醒,确实很有必要。10月6日,应急管理部官方账号也发出紧急提示称,哀牢山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气候变化多端,且经过测量存在大地磁场强度异常现象等,存在不可预知的危险。这并非杞人忧天,公开报道显示,2021年就有4名地质调查人员在哀牢山遇难。所以,不具备专业能力且“初来乍到”的游客,实在不该贸然进入景区之外的“禁区”。否则,极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对此,当地相关部门在及时发布安全提醒之外,也有必要在一些容易让游客“闯入”的地带加强相应的管理,尽力避免出现极端情况。

当然,从另一角度看,哀牢山所引发的全网关注,也反映出大家对之的确有很强的体验需求。那么,在确保安全并平衡好自然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适度推出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旅游线路,或同样值得考虑。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哀牢山景区信息的更全面、科学的介绍,既要防止过度夸大哀牢山“神秘感”,从而引发一些非理性的探险冲动,也要为游客正常的游览体验提供更清晰的指引,防止因为不知情带来的“乱入”。

毕竟,哀牢山面积大,跨越了多个县市,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即便是一些已经开发的景区,很多游客都未必能够轻松掌握安全的游玩攻略。对此,当地相关部门和机构,有必要做好更充分的信息告知和引导服务。如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建议,游客如果想近距离切身感受原始森林的风貌,可前往当地的金山原始森林里,那里也能够见到哀牢山原始森林的一些面貌,足够满足大家对原始森林景观的期待。像这样的“平替”方案,完全可以有更多的专业科普。

总之,哀牢山的走红,无论对于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选择,还是对于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都非坏事。针对可能出现的游客擅闯“禁区”的风险,当地也不妨“疏堵结合”,在守住安全的底线的基础之上,尽量给游客创造更好的游览体验条件。

中国经济网:

人生可以是旷野,但以身犯险不值当。无论身在何处,安全始终第一。云南哀牢山景区发出的安全提示,应成为每位游客的行为“红线”。当然,面对旺盛的探险需求,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不妨借此次哀牢山爆火契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发出更多安全可控的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游体验,实现景区与游客的“双赢”。

极目新闻:

哀牢山从“人类禁区”变成网红景区?守规则才会有安全

此前,一则视频显示,去哀牢山的绕山公路上全是小汽车,已经堵得动弹不得。有人感叹,“人类禁区”变成“网红景区”。另外,有博主在哀牢山探秘,在照片被盛赞的同时,人们也发出疑问:哀牢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们是怎么进去的?会不会破坏环境?会不会遭遇人身安全风险?

哀牢山的危险,从2021年11月的一则新闻中可见一斑。据报道,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进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被找到时均已遇难。这4名人员均有丰富的野外作业经验。专家表示,因为地磁原因,哀牢山一些区域罗盘会失灵,再加上气候多变,蛇虫出没,非常危险。也就是说,普通人根本就不要去。

新平县文旅部门的回应,澄清了事实。毕竟,哀牢山是一个很大的区域,不能一概而论。有媒体实探后发现,这里有部分区域已经被开发成景区,有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也有众多游客来此处游玩。只要不进入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区域,几乎不会遇到风险。官方公布游客增长数据,其实也在表明,景区的旅游发展,属于正常的可控范围之内。

在此依然要强调,对哀牢山要怀敬畏之心,首先就是要遵守规则。不得不承认,在哀牢山“火”起来之后,一些驴友必然会跃跃欲试,试图挑战规则进入禁区,挑战大自然来满足私欲。不过,劝其还是死了这条心。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而他人救援时又可能遭遇危险。这种为了满足一时私欲的行为,应该抵制,同时也应该给予处罚。

文明旅游是一道课题。当地在哀牢山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建立景区,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既能让游客放松身心,同时对公众也是一种宣教,无可非议。总而言之,游客要敬畏自然、敬畏规则。要认识到,在热爱大好河山的同时,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原始风貌的森林,给保护区的动植物一片栖息之地。

所以,当地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应该承担起责任来,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将其他区域保护好,对各项违规行为要严厉打击。

每个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在“人类禁区”的哀牢山,更应该遵守规则,不要进入未开发区域,不要擅自闯入保护区。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羊城晚报、燕赵晚报、红网、中国经济网、新民晚报、新华社、极目新闻、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