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工匠来上岗丨拧螺丝拧出的大国工匠!6年60多万颗螺丝,管延安助力港珠澳大桥建设

2024-10-22 21:47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306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刘文

拧螺丝能拧成“大国工匠”?想必很多人心中都会打个问号。但中交一航局二公司(以下简称“二公司”)总技师管延安却将问号变成了惊叹号。20多年来,他练就了毫米级超级手感,曾在港珠澳大桥建造中拧过60多万颗螺丝零失误,助力大桥顺利完工。

10月21日,记者来到二公司码头,跟随管延安体验钳工的日常。

超级手感感受1mm的误差

背着蓝色工具包、拿着扳手和锤子、身穿工装头戴安全帽,管延安每天以这样的行头穿梭于设备、船舱之间。作为一名机修钳工,管延安的日常工作是对二公司核心装备的维修和保养。

10月21日,管延安要对一艘服役了30余年的老船进行检修,这艘船前不久完成深中通道的建设,返回驻港。

“深中通道建设时,我在这艘船上住了半个月。”管延安说,这艘船的发动机噪音巨大,当时那半个月内他每天都是在这种噪音环境下工作生活。记者发现,由于年代久远,船上许多零件已锈迹斑斑,船锚也长满了壶藤。

“这是这艘船的重要装备液压泵站,这是一艘打桩船,要通过液压管路,给各个绞车供油,让绞车来扎桩。”管延安说着,就拿出扳手对液压泵对各个螺丝进行检修,不论多大的螺丝,管延安将扳手放在螺丝上一拧,他就知道螺丝是否松,是否需要拧紧,需要拧多大幅度。这就不得不提他的绝活——超级手感。

管延安平均每天能拧1000个螺丝,在与一颗颗螺丝的“较劲”中,管延安找准了螺丝的“脾气”。

管延安能通过细微差别,精准判断螺丝是否拧到位。“如果太紧会对设备和螺丝造成损伤,要用手感受螺丝的间隙、力度,当感觉还有一点点余地的时候就差不多了。”管延安说,正常情况下,他拧的螺丝不会再松。

目前分公司所属的30余艘大型船只,管延安都维修过,“这么多不同的大型装备您都会修吗?”记者不禁发出疑问,管延安说,很多设备虽然造型各异,但原理是相通的,只要搞懂一个,就一通百通了。

管延安说,自己虽然学历不高,但从不放弃学习,从18岁开始,就在不断学习,每每遇到新问题,都会记在本子上,到现在已经有10余本厚厚的笔记本了,“干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就有了经验。”

解决港珠澳大桥首节沉管安装难题

管延安,1977年出生于潍坊,初中毕业后,父亲建议他要学习一门手艺,于是1995年来到青岛,跟随一位老钳工师傅学习钳工技能,学徒时,他比别人都用心,不断给自己加码,将每道工序练到烂熟于心。2015年正式加入分公司。

随着维修技能的提升,管延安也获得众多参与重要国家建设项目的机会。到目前,管延安参与了前湾港20万吨矿石码头、青岛北海船厂大坞、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深中通道等大型工程建设。

最让管延安印象深刻的,要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2013年,他受命前往珠海牛头岛,带领钳工团队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港珠澳大桥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联合方案,全长5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6.7公里,由33节巨型沉管连接而成,每条标准沉管长度为180米、宽38米,水平面堪比10个篮球场大,重8吨,沉管要在海底30多米处实现厘米级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神九”与“天宫一号”的对接。

在该项目中,管延安主要负责核心装备的维修、沉管安装前的二次舾装以及沉管安装完成后内部设备的拆卸等工作。二次舾装就好像对毛坯房进行粗装,在人工岛上将各种硬件安装到沉管内,如压载水系统、监控、照明、测量塔等众多设备。

管延安介绍,由于海水具有浮力,在沉管中设置了压载水系统,通过向水箱加水或排水,实现管节沉放,压载水系统中的截止阀是控制水箱入水量、调节下沉速度保证两节沉管在深海中精准对接的重要设备。

然而由于这是管延安第一次对水下沉管进行二次舾装,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他和团队按照陆地上的要求去安装,但在深水区实验时,出现了渗水漏水现象。

“由于截止阀直接与大海相通,如果阀门渗漏,海水会直接通到沉管水箱内,给沉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管延安说。

沉管运回舾装区后,管延安重新对截止阀进行研磨、打压,提高至毫米级等级。由于1mm间隙无法用肉眼看到,这就用到了他的超级手感技能。

经过上万次拆卸练习,管延安将安装误差缩小到不超过1mm。之后,经过四天四夜鏖战,终于实现第一节沉管的顺利安装。

6年60多万颗螺丝,助力港珠澳大桥

2024年4月1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作为岛隧4000名建设者之一,管延安和团队经历千余次技术攻关、数万公里交通里程,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外海沉管隧道在深海中“滴水不漏”的奇迹。“能参与到大国工程的建设中,我感到由衷的自豪。”管延安说。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共60多万颗螺丝,在管延安参建的6年中,每一颗螺丝他都拧过至少3遍。“这些螺丝最大的有五六十斤,一个人拿不动,最小的比黄豆还小,我们要格外小心。”

从第一节沉管到第33节沉管,从第一颗螺丝到第60多万颗螺丝,管延安走过了6个寒暑,也走过了自己的工匠成长之路。目前管延安已被评为“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

虽然管延安的工作是与一颗颗螺丝打交道,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每一颗螺丝都能决定着设备是否能顺利运行,小螺丝却有大用途。“这就像我们工人一样,产业工人其实能发挥重要作用。”

管延安所在的码头离许振超所在的青岛港码头并不远,振超精神也是他一直学习的榜样。

“在我年轻时就听过许振超这个名字,也是在他的影响下,我一步步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一直鼓励自己向振超同志学习。”管延安说,未来要带领更多技能工人,走技能成长之路,为青岛市发展贡献技能工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