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青岛以蔚蓝引领未来——写在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开幕之际
半岛全媒体记者 石冰冰 许耀文
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写道:“比天空更深的是海洋。”时至今日,人类对这一抹蔚蓝的探索从未停止。
10月24日,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由原“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和“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活动”整合而成的首届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搭建起了更高水平、更多层级、更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论坛、活动举办多年,深刻改变了青岛,深度影响了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建设。今年,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站上了新起点,主题聚焦“从蔚蓝到未来——打造健康繁荣的海洋,创造可持续的未来”,在与国内外政企嘉宾、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共商共谋海洋合作中,寻找“发展互补项”和“最大公约数”,用蔚蓝引领未来。
新起点之上
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由原“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和“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活动”整合而成,是山东省保留举办的3个省部级论坛之一,也是唯一的涉海国际论坛。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以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已连续举办7届,成为国际海洋活动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张名片,“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活动”也已成功举办8届。此次迭代升级后的“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有哪些亮点?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相较整合前的两个省部级涉海论坛、活动,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参会嘉宾人数更多,嘉宾层级更高。目前已有国内外350家涉海企业,90多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50多个涉海国际组织、商协会等行业权威机构确认参会,论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青岛造“海葵一号”(西海岸新区宣传部供图)
论坛的主题是聚焦的,通过“1+1+4+6”板块活动,为新观点新模式的交流碰撞提供“华山论剑”的场所。开幕式暨主论坛,从全球视野、权威视角,剖析和展望全球蓝色经济的新未来;各板块活动涵盖“海洋十年”、海洋生物产业、深海资源、海洋防灾减灾、港口航运、海洋科技、蓝色金融、海洋低碳经济、海洋生态保护等多个重要领域;在平行论坛设置多场圆桌讨论、面对面对话,重要嘉宾分享洞见。
不仅如此,这还是一场“含金量”十足的论坛。在开幕式暨主论坛现场,将举行山东省重点海洋项目签约,拟签约项目30个,计划投资总额650余亿元,涉及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
发展离不开交流互鉴,作为山东沿海城市的管理者,市长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10月24日下午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对话会,将举行海洋城市市长谈,山东沿海7市市长首次齐聚作推介发言。此外,论坛同期举办山东海洋发展成果展示活动,山东及沿海7市均设置主题展馆,将充分展示我省和沿海7市在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港口、海洋科技、海洋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沿海城市间的交流也会更直接更具体。
灵感,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迸发;共识,在一场场观点交流中凝聚。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搭建起了“联通桥”,将更好地助力山东海洋强省和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建设。
海洋大省背后
当今时代,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聚焦一省来说,坐拥3000多公里海岸线的山东,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
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7620.4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6个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一位……
这只是山东海洋经济的基本面,从蔚蓝走向未来,还需抓住海洋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在海洋科研领域,山东优势突出: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入轨运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海洋领域全职驻鲁院士22人,占全国的1/3。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在深海开发、智能装备、生物育种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山东科学技术最高奖,三分之一来自海洋领域。
青岛,又是山东海洋科技创新最大的动力源。横向看,青岛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全球“首位度”不断提升: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投入运行,万米级无人自主“海燕”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刷新世界纪录;全球首艘21万吨氨双燃料散货船在青签约建造,新能源动力系统船舶订单比例超70%,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青岛港首创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全球装卸效率最高。
山东港口青岛港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供图)
纵向看,青岛这些年一直在自我超越,已建成以崂山实验室为顶层,全国、省、市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金字塔”体系,海洋领域现有国家实验室1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4家。培育涉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独角兽企业16家、瞪羚企业80家、雏鹰企业80家。
而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考验着青岛的决心和能力。青岛先后承办《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通过后的全球首场研讨会、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等国际会议,发起“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项目,海洋治理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此外,青岛还成为亚洲唯一的联合国海委会“海滨之城平台”创始城市,在2024年联合国“海洋十年”大会主论坛上作为唯一城市代表作特别发言,海洋治理领域参与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因此,本届论坛不仅仅是一场国际化海洋盛会,还将是一次见证,见证经略海洋的山东力量、青岛力量。
机遇之下
当下,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山东是海洋大省,也是对外开放大省,近年来,山东打造了一系列海洋重大国际合作交流高能级平台、举办一系列海洋领域国际合作交流高层次活动、推动一系列海洋领域国际务实高水平合作,以高水平的开放引领高质量的海洋发展实践。
以自然资源部、山东省、青岛市三方共建的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为例,“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青岛,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同步启用,汇聚国内外各方优势资源,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相关任务。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西海岸新区宣传部供图)
此外,除了连续举办了7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山东还成功举办8次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活动,发表《青岛宣言》,推动东北亚各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海洋与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
由于海洋自然禀赋优越,科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地位突出,青岛成为了引领山东蓝色经济发展的“头部”城市。今年是青岛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迎来整合提升后的首届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对于聚焦聚力经略海洋的青岛来说,是个重要的机遇。
青岛也将借助论坛举办机遇,推动海洋合作成效,发布《2024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等一批高质量成果,组织28个海洋项目参与全省重点项目签约推介,举行全球蓝色科技企业路演活动,针对重点嘉宾和企业,开展精准“双招双引”,建立联系机制,洽谈合作意向,使得深入、有效地对接成为可能。
海洋无界,合作无边,一场全球视野的海洋合作发展论坛,边界还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