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十二时辰·沿黄九省区蹲点记|黄土高坡上,他们种出“小江南”

2024-11-01 09:56 大众新闻阅读 (32028) 扫描到手机

今年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携手沿黄省级党媒以及山东16市党媒发起全媒体联动采访活动。记者选取万里黄河的九个标志性点位,蹲点十二时辰,以小见大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变。本期报道,“行走黄河”记者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记录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新故事。

黄土高坡上,他们种出“小江南”

“小伙子,能帮我们拍张照吗?”10月16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刚一下车,就被61岁的游客张艳叫住,“今天我和三个老姐妹一块儿来高西沟玩玩,这里到处绿油油,可是我们陕北的‘小江南’哩!”

4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40座山峁、21道沟岔,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高西沟村曾经饱受水土流失困扰。而现在,这里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辞别张艳一行,记者带着对陕北“小江南”的好奇,开始了在高西沟村的蹲点采访。

图为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航拍图。(□陕西日报记者 李旭佳 报道)

“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

上午10点,高西沟村62岁的护林员高乃柱照常开始了他巡林护林的工作。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自青海发源时水体清澈,但途经中下游特别是黄土高原时,河水含沙量逐渐增大,水体变黄。在高西沟村,黄土梁和黄土峁是其主要地貌形态,多年来,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的地质风貌造成了这里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山大沟深,这里的农业种植条件并不理想。“早上汤,中午糠,晚上碗里照月亮,这就是以前村里的情形。”高乃柱说。

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状况,高西沟村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启了整山治水的历程。

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水土保持示范园,当地利用梁峁坡地上修建的水平梯田种植果树。(□新华社记者 李贺 报道)

“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高山远山森林山,弃坡耕地种牧草。”高乃柱一边介绍着村里生态治理的经验,一边指引记者来到村里的龙头山。陡峻的山路上,一侧密植着松、柏、柳等树木,另一侧的崖畔上,绿茸茸的苔藓紧紧扒住“黑地皮”,细长的柠条牢牢扎进土壤中。

“苔藓、柠条看似不起眼,却是黄土高原锁水固土的一大关键。”高乃柱说,尤其是柠条,根系发达,生命力强,耐寒耐旱,不挑地形,是高西沟村水土保持治理的“大功臣”。

“种柠条可不是个轻松活儿。”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回忆道,柠条很多都种在山羊都上不去的陡坡立壁,需要种植员把绳子绑在腰上,从崖顶吊下去,像爬山虎一样攀着陡坡,用镐头刨出一个个浅坑,一窝一窝撒下柠条种子。“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无人机撒种等更先进的方式维护生态,以前的‘人力爬山虎’已经变成‘科技爬山虎’了。”

现有林地3300余亩,草地约1500亩,全村荒山治理程度达78%,林草覆盖率达70%——种树的艰难使得高西沟人格外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生态资产”。高乃柱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坡梁上栽种的松树苗还不足一尺高时,村里就成立了护林队,专门种树、管林、护林,“现在村里还搭建了一套智慧护林系统,可以用高清摄像头和数字运算,帮助我们开展防止乱砍滥伐和森林防火等工作。”

在生态治理实践中,高西沟村独创“三三制”模式,即农林牧用地各占三分之一;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三二一”,即“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的生态结构。

“我们村地处黄河支流无定河流域,这条河也是陕北向黄河输送泥沙量最大的一条河,但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姜良彪自豪地说。

“山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金蛋蛋’”

下午2点,吃过午饭的村民高治远来到自家苹果园。他先查看了一下自己在苹果园入口处抚平的沙子上有无脚印,看看是否有人未经同意进入。

高治远说,村里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土地干旱贫瘠,只有苹果树这类耐旱性比较强的经济类作物才能较好生长,几乎是村里每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苹果又被村民称为“金蛋蛋”,格外珍惜。

“我们家种了5亩多苹果树,每亩一年收入5000元左右,果子成熟以后有专门的企业来收购,销路有保证哩!”高治远说,自己每天都会来苹果园,摘除苹果树上的坏叶子,把地面的反光膜铺盖好,让苹果充分吸收太阳光。

“现在我们村大概有1000多亩苹果园,以富士、元帅为主要品种。”姜良彪介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山东的苹果种植技术传到延安,使得延安的洛川苹果逐渐有了名气。高西沟村派人去延安学习,回来就在村里山上的阳坡栽上了苹果树,后来还请来技术人员进村指导,村里苹果的产量和种植面积进一步提升,村民腰包鼓了,村集体收入也多了。“说起来,还是山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这个‘金蛋蛋’哩!”

目前,除了使用山东的苹果种植技术外,高西沟村部分富士品种的苹果种子也来自山东。“黄土高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我们村种植的山地苹果糖分更高,吃着更甜。”姜良彪介绍,为推动苹果产业发展,高西沟村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山地苹果产业经营模式,村民种的果子除了被定点企业收购外,还通过电商卖到了北京、内蒙古、河北等地,叫响了“高西沟苹果”品牌。

除了因地制宜发展苹果种植,高西沟村在进行水土治理过程中还形成了数百亩梯田,村民在梯田上种植小米,又多了一份收入。

“我们家有两亩梯田种了小米,除了自己吃,也会在网上卖。”高治远说,前几年,村里架设了滴灌系统和防雹网,苹果和小米的收成更有保障了。

“自家窑洞,游客住得美着哩”

下午4点,村民高锦武和常竹萍夫妇正忙着打扫自家经营的农家乐,准备迎接当天入住的客人。夫妇俩人经营的农家乐,有7口窑洞和一个10余平方米的院子,大门上,一块“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的牌子很是醒目。

记者在高西沟村采访农家院经营者

“自家窑洞,游客住得美着哩!”常竹萍说,十几年前,随着村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来高西沟村旅游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就和丈夫商量着做起了农家乐。在这里,游客除了能体验窑洞、土炕,还能吃到自家做的糜子糕、洋芋馇馇等陕北特色美食。

“每口窑洞里有两到三张床,每张床位收费30元,还有一个十几张餐桌的餐厅。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100多人来吃饭。”常竹萍说,这几年,村里的生态游越来越红火,今年自家农家乐收入有望突破8万元。

近年来,在继续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高西沟村也开始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新路子。

在常竹萍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农家乐不远处的“却山行”露营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400余万元,于今年10月1日建成,拥有草坪、露营帐篷等设施,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运营。

“露营基地能容纳游客200余人,主要在夏秋运营,同时搭配情景剧表演,展示陕北地区的婚俗和农耕习俗,让游客在游玩之余,还能了解高西沟的历史文化。”项目运营负责人张悦说。

姜良彪介绍,除露营基地外,村内还有水保生态展览馆、党建展馆、松柏生态沐浴林、苹果采摘园、盘山梯田观光点、人造平原示范区等15处景观景点。同时,高西沟村正在大力打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生态治理研学基地,向更多人展示和传授高西沟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成果与经验。

结束了一天的蹲点采访,傍晚时分,初秋的高西沟村层林尽染,草木迎风摆动,唯独不见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与风沙。

“行走黄河”记者在陕西延安壶口瀑布采访拍摄。(□记者 孙源泽 供图)

陆海联运,陕西货物直达青岛出海

10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安内陆港时,一辆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正在装卸。地处中原腹地和“一带一路”关键节点,近年来,西安充分发挥自身地理和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国际口岸,成为全国首个不靠海不沿江的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以陆港为例,目前,西安中欧班列已稳定运行国际干线18条,“+西欧”线路24条,实现“每日一班”常态化开行。截至10月29日,今年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4319列,同比增长31.4%,在全国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排名第一。

“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通是西安中欧班列的特色。”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市场二部负责人强东峰介绍,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西安中欧班列向西出发有天然优势,但是因为不靠海,缺乏向东、向海通道。通过与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合作,西安内陆港成功打通了陆海联运大通道。

强东峰说,过去,西安的货物通过陆运到青岛港,一个集装箱运费约为8000至10000元;西安和山东开展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后,每个集装箱到青岛港的运输费用只需要千元左右,极大降低了西安本地的货运成本,“目前陕西本地出海货物,有60%都会选择青岛港上船出海。”

为进一步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今年7月16日,青岛海关、西安海关签署合作协议,创新推出了“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运输模式。首票货物于10月8日从西安顺利直达黄岛口岸后,搭乘“阿拉伯娜司瑞亚”轮运往美国休斯顿。

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罗福茂介绍,该模式下,内陆企业可以在陕西属地办结通关查验手续,港口提前安排订船订舱,实施转关自动放行、自动核销,实现内陆港出口货物班列直运、抵港直装、原箱上船,可节约货物在港堆存等待口岸验放时间24小时以上。

“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出口订舱,运抵青岛港也不需要再等待口岸验放,每箱货物能节约物流成本200元。”该监管模式首票用户、西安祥森地毯配套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陈琳介绍,这一监管模式让西安作为内陆口岸,进一步拓展了“出海港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