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对接区域产业新需求,多方共创共建微专业

2024-11-05 15:16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7163)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11月5日讯 青岛黄海学院紧密对接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积极探索学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多方合作共创共建微专业的新模式,开设15个微专业,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区域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新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精准定位,对接产业需求

青岛黄海学院基于区域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新领域的需求,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界限,开设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微专业,如跨境电商、讯飞幻境智能工程、智建美筑、新媒体影像创作等。微专业主打“小而精”,每个微专业设置5-8门课程,10-15学分,学习周期为1-2学年,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达到微专业培养方案学习要求,即可取得微专业证书。紧密契合了人工智能、数字创意、跨境贸易、建筑信息化等区域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多方协同,创新育人模式

校政行企协同共创微专业。面向政府主导的新兴战略产业,青岛黄海学院主动对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形成学校发起、政府协调、行业协会参与、企业合作的多方协同微专业共创机制。例如,与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和青岛雷驰工贸有限公司、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丰一顺(青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创跨境电商微专业。

共同打造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新兴产业岗位实际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学校与企业共同研讨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讯飞幻境智能工程微专业的培养方案紧密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娱乐、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设置了虚拟现实开发技术、3D建模、动画设计等核心课程,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应用能力。

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选派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项目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例如,智建美筑微专业教师在建筑企业挂职期间,参与了实际工程项目的BIM技术应用和建筑设计工作,返校后将最新的建筑信息化管理和建筑美学设计内容与方法融入课程教学。

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在校内建设了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模拟真实企业工作环境,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实训基地配备与行业发展同步的专业设备和软件,如跨境电商实训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跨境电商模拟交易平台、物流管理系统等。

立足学生,创新教学方式

项目驱动教学创新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将课程知识点融入项目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跨境电商微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营一个真实的跨境电商店铺,完成产品选品、市场调研、店铺装修、营销推广、订单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任务。

推行校企双导师制为每个微专业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学业导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担任,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成效显著,实现多方共赢

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通过微专业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学生快速适应新兴产业岗位需求,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拓展,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创新能力。例如,跨境电商微专业学生在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两位2020级修读讯飞幻境智能工程微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留用公司研发部。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渠道优化。企业通过与学校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专业人才,从而提前锁定潜在的员工资源,减少企业的培训时间和成本。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和学校交流行业最新动态、前沿技术以及政策变化等信息,获得更多宏观层面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数据,更好地把握行业趋势,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提升青岛黄海学院在校企合作共建微专业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且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就业创业服务等各个环节。其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学校将继续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微专业品牌,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杨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