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崽出生了!青岛农大培育出21头基因编辑猪

2024-11-29 22:24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3129) 扫描到手机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再传喜讯。继体细胞克隆猫、基因编辑猫和克隆猪技术取得突破后,学院生猪种业创新团队再次实现重大技术进展,成功培育出21头多SNP位点基因编辑猪,标志着学院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这一成果为基因编辑技术和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空间,也为山东省种业创新和生物技术发展提供了新范例,有助于推动地方猪种遗传改良与产业升级。

国产化基因编辑工具助力技术突破

此次研究中,团队首次利用国产化的Cas12iMax基因编辑工具对同一基因的7个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一次性精准编辑。多个SNP位点的一次性编辑是基因编辑领域的难点,这种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得益于前期团队在克隆技术全流程设备和试剂国产化方面的努力,使得实验操作更加经济高效、可控性更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研团队在实验中获得了700枚基因编辑胚胎,并成功移植到3头代孕母猪体内。经过精心护理,3头代孕母猪分别于9月23日至10月26日期间,顺利产下21头雄性基因编辑小猪,实现了100%的妊娠率。哺乳动物克隆效率和妊娠率普遍偏低,这一结果与团队前期建立的同期发情技术体系密切相关,显示了团队在技术稳定性和实验效率上的显著提升。

推动地方猪种遗传改良与产业升级

此次获得的基因编辑猪不仅是技术进步的标志,也在科研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团队成员黄娇娇表示,利用国产化Cas12iMax基因编辑工具完成多SNP位点精准编辑,不仅提升了基因编辑的效率,还为地方猪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全新路径。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能够针对特定遗传性状进行精准改造,为猪种的生长性能、抗病能力等关键指标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为更多领域应用奠定基础

“此次研究是我们团队的一次全新尝试,也希望通过这项技术,为种业创新乃至生物技术的应用探索更多可能性。”团队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沈伟教授表示,克隆与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不仅能够服务于种业创新,还可以在农业生产、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实现广泛应用。这一成果为基因编辑技术和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空间。下一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化与推广,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鹏  通讯员 黄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