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丨青岛老渔民变身记

2024-12-03 20:33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20552) 扫描到手机

在瑯琊镇龙湾海域,有一片“海底草原”,是这片海湾底栖生物的栖息地。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张沛东教授带队,采用最新引进的专业设备对这片区域进行生态勘测发现,这里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仅次于唐岛湾的第二大海草床!“通过探测海草床可以窥见这片湾区的生态家底。”张沛东教授说。在这笔丰厚家底背后,藏着一个老渔民“身兼数职”数十年海上坚守的故事。

“蓝湾卫士”守护一片海

12月1日下午3时,西海岸新区琅琊镇西杨家洼村渔港码头,海风轻拂,数十艘渔船在岸边轻轻摇曳。数位刚刚返港的渔民正忙于收网作业。

码头一侧堆积着大量废弃渔网,这些便是渔民们回收的“幽灵渔网”。琅琊镇刘家崖下村的刘树杰,现年53岁,拥有逾30年的出海捕鱼经验,并担任公益带头人。在他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渔民在出海捕鱼时,将捕获的“幽灵渔网”带回岸上,以防这些曾承载丰收希望的渔网转变为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的工具。

自20岁起,刘树杰便跟随父辈出海捕鱼,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见证了海洋生态的演变。他逐渐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不再单纯关注渔获量,而是致力于探索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之道。基于此,五年前,刘树杰发起成立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蓝湾生态环境公益服务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完全由渔民组成的本土海洋保护公益组织。

海草床作为底栖生物的主要栖息地,青岛近海超过80%的海草床已遭受退化,现存的小面积零星分布的海草床已成为海底稀缺资源。去年,刘树杰在岸边巡逻时偶遇几棵海草,遂展开长达80余公里的海岸线寻访,最终在一次夜晚退潮后的实地探访中,发现了龙湾海滩“海底森林”的迹象。

自此,该海域成为刘树杰的重点保护区域。退潮时,海草床边缘区域会裸露,不当的赶海方式会对海草床造成不利影响。为此,他积极组织科普宣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和游客进行友好赶海,并带领由渔嫂、渔民志愿者组成的“蓝星卫士E守护”海岸环境巡护小分队展开巡护工作。在巡护过程中,若发现渔民使用有害渔具,他会立即予以制止。

“11月份潜水员下潜勘测时发现,部分海草种子被割。”今年,刘树杰定期组织潜水员对该区域的海下生态进行勘测。尽管种子被盗割令他感到无奈,但海草床新生大量幼苗,表明整个生态系统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坚持生态养海,大力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水质逐渐改善,也为海草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刘树杰也为这些年自己的努力欣慰不已。

目前,刘树杰正与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共同启动一项海草床保护项目,旨在吸引多方力量参与,携手共建这片日益繁茂的海底森林。

老船长变身 “海马爸爸”

码头临街拐角处,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这是国内第一块海马保育牌照。”刘树杰指着房门外墙挂着“中国海马保育网络青岛站”招牌难掩自豪。

海马是海洋环境是否健康的指示物种。2015年的夏天,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张雄教授在沿海调查海马保育时认识了刘树杰,发现琅琊镇附近海马众多。两年后,已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张雄教授策划了海马巡护和保育讲师训练营,并邀请刘树杰参加。虽然学历最低,但刘树杰努力学习,最终成功拿到了张雄老师代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龙科专家组授予的“中国海马保育讲师”和“中国海马保育巡护队长”证书,“中国海马保育网络青岛站”自此诞生,刘树杰的海马保育旅旅程由此开启。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为保育站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刘树杰仍面临着没有经费支撑的难题。他招纳了14个渔民志愿者,成为保育站首发成员。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通过内部捐赠坚持完成测算琅琊镇近海海马数量,及开展相关的保育培训宣传等活动。直至“蓝湾生态环境公益服务中心”成立后,得以更加正规地进行海马保育工作。

“海马种群的健康存在,是我们渔民永远的钱袋子,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它们。不仅我们自身要参与保护海马,还要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宣传保护海马,不捕捞、不吃、不买卖海马。”工作室内墙面上悬挂着宣传海马保护的公告,在过去的5年里,他在这里为300多位渔民进行了护海巡湾培训,越来越多的渔民参与其中,最初的15人“蓝湾卫士”小纵队扩容到了上百人。

海上巡查时,遇到非法捕捞的渔民,他们上前劝阻也会遭遇质疑!“半干不湿的海马,至少两千块一斤。有人盗捕,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海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误捕后出售,这些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刘树杰还号召参与巡查的志愿者渔民积极传递保护海马的意识。

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去年11月,琅琊镇政府为刘树杰在琅琊镇陈家台后村民委员会二楼提供了一个办公场所,至此,蓝湾卫士的工作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下午4时,记者随刘树杰来到新的办公点,室内墙面上挂满了海马保育的宣传公告。“日照三艘小船在海马栖息地拖船作业。”记者在刘树杰从书柜里拿出的一沓笔记上看到,“这就是我们在海马栖息地开展的巡护日志。每一天的巡护志愿者,都要按照要求记录下巡护时发现、发生的事情,以及处置办法。”刘树杰告诉记者,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日志作为项目成果,进行提交。

看似简单的日志,其实是蓝湾卫士的数据库。每到年底,刘树杰会对日志中的信息进行统计,可以在数据中发现,有多少渔船违规作业,作业船只所在地等信息。发现问题后,他就会针对性地在第二年开展工作,比如针对性地巡查,以及到渔船所在地进行科普宣传。“经过近几年的集中保育,这片栖息地现有海马至少百万只。”

“土专家”探究渔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们有三个正在审批的项目,都是和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以及高校联合提报的。”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老渔民形象,带着眼镜的刘树杰,看上去文质彬彬,身上散发着些许学术气质。在他两个办公地点的书橱里,都陈列着多个项目书,还有很多满是英文的合同书。

记者从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了解到,早在20多年前,刘树杰就协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进行过黄金鳀鱼资源调查。又先后协助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进行董家口近海环境评估、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不同渔网网目选择性逃逸等一系列海洋保护课题研究。

刘树杰的事迹也在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今年7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一行3人来到青岛,进行海草床保护宣传、巡护及面积调查等活动,让他们惊讶的是,作为以渔民为群体的海洋公益保育组织,走过5年而且后劲十足,原因在哪儿?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在全国复制?最终,他们将刘树杰的事迹作为了学术课题探究的成功案例。“每年至少有60万海洋动物被幽灵渔网困死。这些废弃的渔网最终会成为微塑料,被端上我们的餐桌。”当下,刘树杰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已开展运行的三个项目,主要围绕废弃渔网回收以及可持续渔业项目。其中,可持续渔业项目是实验新型的方形网囊渔网,当下通用的菱形网囊渔网,受力后,网囊会锁死导致大小通捕“一锅端”,菱形网囊释放能力强,受力后会不断张开从而实现捕大放小,“目前正在通过实践进行数据统计。“海上的试验,为了避免偶发性,已获取准确的数据,至少要持续5年。”刘树杰说,第一期已经做了两年刚刚完结,目前已进行至第二期实验,该项目将有效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