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废料咋处理?胶州一家具厂老板跨界种菌菇,开辟出新赛道

2024-12-08 20:57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22549) 扫描到手机

十年之前,在胶州从事家具制作的张逸为了处理木材废料,在朋友的建议下种植木耳,第一年就大获成功,种植2万多包挣了50多万元。2016年开始,她跟省农科院的专家合作,种植新品种赤松茸,从1亩地发展到100亩,年产值达到了1000多万,还带领周边村民致富。不仅如此,她还研究了蘑菇煎饼品牌,并申请了发明专利,成功从一名家具大王转型成为名副其实的菌菇大王。

家具木材难处理,跨界种木耳

“我们进入这个行业,完全是偶然。”今年58岁的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逸说,他们之前从事家具制作出口生意。2014年,公司积攒下了大量桦木边角料,如果当废柴烧了,确实有点可惜。于是,她跟丈夫就四处打听,如何处理比较好。

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决定尝试种木耳。“当时啥也不懂,就找人把木料加工,种上了木耳。”张逸说,选择木耳是因为制作成干货以后,存储时间长,一时半会卖不了也不用担心。毕竟是第一年种植,失败的风险更小一点。

于是,她咨询了农科院的专家以后,就买来种子种植。第一年,她一共种植了2万包左右,没想到大丰收。最终,收获了一万五六千斤干木耳。采用桦木种出来的木耳个头大、口感好,很快就销售一空。凭借这两万包,纯盈利就超过了50万元。

尝到甜头以后,她也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决定扩大规模种植。这一次,她跟丈夫两个人将目光转向了收益更好的蘑菇。

联手高校教授,百亩农田产值过千万

从事了几十年家具制作的张逸夫妇,农业种植领域的知识几乎为零。他们寻求成功的途径,就是拿来主义,直接跟高校教授合作,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落地转化。

2016年,张逸联系上了山东省农科院的万教授。当时,不少农村种植的玉米、小麦秸秆如何处理成为难题。而万教授刚好有一项科研成果,利用秸秆、木屑等作为原材料种植赤松茸。这个新品种市场售价超过10元,亩产量能有四五千斤,不仅能解决农村秸秆的处理问题,还能带来更高的收益。

“当时毫不犹豫就要来了这个技术。”张逸说,整个技术是农科院的团队免费提供的,而且全程进行指导操作。这让她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张逸说,当时周边村民也有一些尝试种植的,但是产量都不稳定。好一点的时候,产量也能到四五千斤,第二年可能就突然遭遇了减产。作为农业种植来讲,一旦遭遇减产,损失比较大。如果总结三五年有了成熟的经验还好,如果没有学会技术,就会得不偿失。

“我们跟省内五六家科研院校都有密切联系,有啥问题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张逸说,种植赤松茸第一年就迎来了大丰收,此后产量一直稳定在四五千斤,好的时候有五六千斤。他们的种植规模也从原来的一亩地,发展到现在的100亩地,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菌菇大王”。

专家到大棚里进行指导。

蘑菇制成煎饼,已申请发明专利

种植成功以后,每年都有数百人前来学习取经。“我们跟科研院校教授合作,一年会举办几期培训班。”张逸说,这几年参加培训的农民接近5000人。很多学员成为了种植能手,种植一亩赤松茸收益好的能达到2万元左右。

“我们不担心竞争,大家一起来做,市场知名度才能起来。”张逸说,相比于传统的平菇,赤松茸算是市场上的新品种。这两年随着种植规模的增大,市民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未来市场还有很大潜力。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深加工层面进行研究。2023年开始,他们跟高校合作,联合开发菌菇煎饼,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张逸说,赤松茸一般从12月份采摘到来年三四月份,销售的时间短。之前有客户反映想吃全麦煎饼,他们就研究将菌菇加入进来。经过近一年研究,终于克服了各种难题,一张煎饼的蘑菇含量达到了15%到20%。

目前,他们制作成功了赤松茸、猴头菇以及胶州大白菜煎饼等等。8两一包的煎饼,市场售价12元,提升了蘑菇销售的附加值。

“我们还在开发研究新的蘑菇种类。”张逸说,新品种带来的代际优势非常大,这也是他们能在市场上卖得好又挣得多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他们将这些技术不断传授出去,也带领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