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与齐鲁非遗一起过

2024-12-10 20:25 大众新闻阅读 (10296) 扫描到手机

       2025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中国春节(Spring Festival)于12月4日申遗成功,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山东是全国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省份,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达186项,位居全国第二位,省、市级非遗项目灿若星辰。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人对于种族延续、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与想象,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人类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而山东的许多非遗天生自带以上美好寓意,让我们来数一数带年味的山东“非遗”吧。

  剪纸

  作为山东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山东剪纸的种类繁多,烟台剪纸、高密剪纸、滨州剪纸、莒县过门笺,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山东民间剪纸的题材广泛,不仅涵盖了鸟兽鱼虫、山水风景和民间传说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还包含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记录,比如文字图案、花卉蔬果、戏曲人物、历史典故、民俗民情等等,是春节时增强节日气氛的不二之选。

  杨家埠木版年画

  除了窗花剪纸,年画也是年味儿必不可少的“调味料”。早在明朝,杨家埠木版年画就初具工艺基础了,在清代乾隆年间木版年画达到商品化高度繁荣时期,在此后半年间迅速发展,名声大噪,成为中国民间三大木刻版画之一,目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题材丰富完备,拥有神像画大门画、屋门画、炕头画等类别,都被赋予了祈福迎祥、消灾除祸的意义,既是春节装点家中的装饰品,也是人们迎福祛祸的美好心愿表达。

  山东花鼓

  山东花鼓是一种以花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对口走唱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鼓的指挥下,多种乐器配合演员唱做念打、渲染气氛和推动情节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明代中后期的鲁西南地区较为流行,如今巨野县有着优秀的山东花鼓传承人代表。山东花鼓产生于农村并传承于农村,乡土气息非常浓郁。唱词中也夹杂了很多山东方言,顺应方言的音调走向,旋律与歌词融为一体,这使得花鼓的演唱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能充分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人民淳朴的价值观念,可谓兼具通俗性和艺术性。如果想体验最纯正热闹的当地民俗春节,山东花鼓演出必不可少。

  曹州面人

  曹州面人是一种民间面塑艺术,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细小麦面和江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当颜料、辅料后用锅蒸熟,再借助批刀、塑刀、骨簪、花纹印章等工具,用手捏制成各种各样的塑像,是在古代“花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色大胆艳丽对比强烈,做出的产品中戏曲人物形象生动,而且颜色搭配将对比色运用充分到位,有红花绿叶之美感。如果想体验山东春节传统特色,面人是性价比与艺术特色兼顾的最佳选择。

  鲁绣

  鲁锦鲁绣文化展

  鲁绣,古称“齐纨”或“鲁缟”,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系“八大绣种”之一,是史料记载中最早的绣种,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绣品风格豪放粗犷、淳美坚实、朴中寓秀,与山东地区爽朗、豪放、朴实的人文风情完美融合。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不妨带上一幅鲁绣作为伴手礼,传递非遗国潮,增添新春好意。

  山东除了“好玩的”“好看的”、还有很多“好吃的”非遗。

  德州扒鸡

  有肉有菜才更有年味,德州扒鸡创产于1692年,曾经是宫廷皇族餐桌上的珍馐美食。如今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州扒鸡,扒鸡是经历十几道工序精致而成,让人们在软烂多汁的肉质中品味穿越百年的味觉传奇。过年时,餐桌上摆上一只,肯定是老少皆宜。

  胶东花饽饽

  要说山东人的过年餐桌标配,当属胶东花饽饽了。它以面与鸡蛋作为主原料,外表精致美观,内里扎实饱满。十几道工序,配合印、捏、镶、剪、滚等技法,每一个步骤都要投入“百分百”的精心。花饽饽三百多年来一直都是山东人餐桌的颜值担当,它既是“美饽饽”,寄托着胶东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又是“巧饽饽”,处处透着胶东人的匠心与厚道,作为山东省级非遗,是春节期间探亲访友的“硬通货”。

  陈楼糖瓜

  看过了主食,也该来点饭后甜食了。莱芜特产陈楼糖瓜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陈楼糖瓜吃在嘴里既黏又甜,香气四溢,入口一嚼即碎,越嚼越香。传说过年期间,人们给灶王爷上贡糖瓜,灶王爷吃了糖瓜会多多美言,意在用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叫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当然也适合春节给大家“甜甜嘴”。

  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是周村的地方特产,清末曾是贡品,现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可以吃的文物”。周村烧饼用料简单,只需用面粉、芝麻仁、食糖或食盐即可制成。它以薄、酥、香、脆而著称,“薄”是指烧饼薄如纸片,拿起折叠,会发出“刷刷”之声;“酥”是说烧饼入口一嚼便碎,失手落地即摔成碎片;“香”是说烧饼入口久嚼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无穷;“脆”则与酥相辅相成,给人以上佳的口感,绝对是春节零食盒的“最佳搭档”之一。

  ……

  另外,还有把子肉、龙口粉丝、东阿阿胶、滨州芝麻酥糖……舌尖上的“非遗”,每一口都是齐鲁风情的真实写照。

  对非遗而言,不能把它“锁进博物馆”,让它与我们同行,才是更好的保护。今年春节,到山东来一场年味里的非遗之旅吧。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日报、山东宣传、山东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

  (大众新闻编辑 于春晖 实习生 张喜琳 整合 策划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