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加速推进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12月13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崂山区就近年来在海洋经济发展及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的工作进行介绍。
注重平台搭建,建成市级以上海洋科创平台53家、博士后工作站10余家,每年推出海洋成果100余项,2023年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第一完成单位为崂山区涉海主体的共11项,占全省、全市比重分别达26.8%、47.8%。加速建设全省首个海洋人才创新园,国际海洋人才大厦正式揭牌,引进未来海洋食品产业发展中心、“5G+北斗海工实验室”等海洋科技项目30余个;推动40余家涉海企业、科研院所加入青岛市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深入推进“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产出新药研发成果18项,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研发方面国内领先。
依托区内300余家规上涉海企业,构建“3+2”海洋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企业4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30余家。海洋装备产业方面,船舶压载水、清洁燃料供给系统等新型低碳航运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海底复合电缆、风机控制元器件等海上风电重点配套产品实现突破,在细分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加快推进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长江以北首个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全链条服务平台;研发上市创新医疗器械、海洋保健品、海洋功能性食品20余款。海洋信息产业方面,培育“琅琊泊”“北极海冰”等1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突破海洋卫星导航、海上测风激光雷达、水声传感器芯片等“卡脖子”技术10余项,实现“空天地海”产业一体化融合。海洋金融产业方面,6家金融机构、73项产品入选青岛市《金融机构服务涉海企业特色产品汇编》,占比49.7%;制定全球首个蓝色资产分类标准,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蓝色债券”,涉海融资余额突破200亿元。
培育海洋人才梯队,构建“海洋院士-泰山蓝色人才-青岛市海洋英才”矩阵体系,集聚涉海高校3所,高端人才200余名,吸纳各类海洋专业人才2万余人,逐步形成以“蓝高新”为重点的涉海人才高地。打造海洋人才创业“崂山模式”,发布《崂山区“校长(院长)基金”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鼓励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探索实践海洋领域“人才+产业+资本”招引模式,通过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区属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金融机构信用贷款支持多方联动,孵化培育“高精尖”涉海科创企业10余个。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 青岛市2025年文明实践系列节庆活动等你来参加!
- 流感来袭,做好家庭消毒很重要,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来支招
- 聚焦2025即墨两会|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四高四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再登高
- 2025年青岛市“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大集”新春季启动
- 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文化“两创”赋能,让群众生活“幸福满格”
- 2025年青岛市“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大集”新春季启动
- 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童心连警心“红领巾”致敬“警察蓝”
- 快看看有没有你家!青岛市2025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清单来了
- 青岛市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70余场招聘活动“职等你来”
- 青岛市公安局举办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警营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