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青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5-02-08 13:57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18519) 扫描到手机

今年,青岛市卫生健康工作将坚持干字当头,持续聚集高质量发展,围绕“强党建、重基层、促改革、攀高峰、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主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中“打头阵、当先锋”。

全局引领保障,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抓好学习培训、宣传阐释、贯彻落实。二是坚持党建引领业务。持续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和作风、文化、行风、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先进典型培树。三是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党建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到知责、担责、履责。

全域优化提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行动。一是资源真下沉。做实做细“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确保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上级医院医师派驻。二是能力真提升。高质量推进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社区医院和镇街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以及一体化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改造工作。三是服务真改善。建立全专联合、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的家庭医生队伍,做实基本服务包等免费服务,推广“点单式”个性化服务。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深化医改典型培育工程。一是深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建立健全“三医”沟通协调、研商大事机制,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等重点改革措施落地,通过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评估验收。二是加快建设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推广青大附院市南医疗健康集团、青岛市市立医院莱西市医疗集团改革经验,每区(市)至少打造1个高水平紧密型医联体。三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推广,全面开展中医生活化行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特色化发展。四是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争创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推广“两处方一提示”全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全速提质增效,着力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一是推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适配。进一步控增量、调结构、提质效,稳定现有公立三级医院医疗床位规模总量,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引导二级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发展特色优势;落实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7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3个国家级重点专(学)科的辐射带动功能。二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建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青岛西海岸新区肿瘤医院,加快推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三期、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二期、青岛市口腔医院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实施“大医强青”人才新政。实施新一轮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县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优秀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三是提高医疗卫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完善市、区(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序向个人开放。

全程便民惠民,优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一是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好国家、省卫生健康委确定的为民服务实事,拓面实施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儿科服务年行动、优化急诊服务攻坚行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免费开展产前筛查、新生儿四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适龄女孩国产二价HPV疫苗接种、35~64岁农村妇女和城镇低保妇女“两癌”检查。面向40~74周岁户籍人口试点开展结直肠癌初筛6万人次。二是健康青岛建设提质增效。深化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落实国家安宁疗护试点任务,引导医疗机构延伸开展托育或医养结合服务。持续深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推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争取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

全力防范风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一是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施医疗质量“固本强基”年行动。二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建成省、市、县一体贯通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区(市)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背囊化小分队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三是有效防范生物安全和血液安全风险隐患。持续提升无偿献血服务质量。四是维护好行业安全稳定局面。开展医疗服务重点领域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