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办实事解读⑮|在公共服务窗口等场所增配300台AED
第十五件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7万人,在公共服务窗口、社区医院、中心村卫生室等场所增配AED300台;为非集中供暖农村低保户家庭和分散供养特困家庭60岁以上老人安装独立式一氧化碳报警器。
安全生产生活是百姓福祉的保障。此次市办实事,将强化公共安全保障的多项举措列入其中,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在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方面,2025年本市计划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7万人。其中,市红十字会完成2万人,10个区(市)红十字会完成5万人。一是推进救护师资培训,夯实救护培训基础。全年承办2期师资培训班、2期师资复训班,培训和复训救护师资120名。二是多措并举,解决培训资金来源。通过争取企业定向捐赠、群团组织合作以及网络募捐等方式,多方筹措培训资金。三是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制定下发应急救护培训任务,明确每季度工作指标,强化督导落实。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持证红十字救护员将达到21.75万人,占到全市总人口数的2.1%,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2025年,本市计划在公共服务窗口、社区医院、中心村卫生室等场所增配AED300台。围绕“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积极与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对接,以公益捐赠的方式在全市选点布设AED300台,同步开展应急救护取证培训、招募企鹅急救志愿者。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布设AED3840余台,配置比例由“每10万人34台”提高至“每10万人37台”。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虽散发偶发,但死亡率高,一旦发生容易导致家庭集体中毒的惨剧。2025年本市计划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为尚未安装的24836户60岁以上非集中供暖农村低保户家庭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安装独立式一氧化碳烟感报警器,实现相关家庭全覆盖,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陈亚梅 孙兆慧)
- 长寿经济新标杆:泰康“惠赢优选幸福300计划”重塑品质养老范式
- 地铁员工与青岛眼科医院医生齐出手,AED又抢回一条命!
- 普法兑零做加法 恒丰银行青岛分行金融惠民办实事
- 鸿蒙应用齐鲁版图突破300+,本地应用实现深度鸿蒙化及体验升级
- 婉拒888元感谢费,武汉外卖员用AED救人:每天随身带5公斤设备,今天用上了
- 比拼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技能 300多名广西高职院校选手同台竞技
- 潍坊农商银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普惠金融进万家
- 妇女节当天,市北区举办女性专场招聘会,还推出300余个专属“妈妈岗”
- 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青岛启动“一线联企助力行动”
- 开屏见“好”|为300只“毛孩子”找到家,她用爱给流浪动物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