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济南一学校用大数据为学生“画像”为学习“开方”
课堂互动149次但提问少,作业按时提交296次,AI自学英语最多……开学第一天,济南三中领秀城校区高二9班的赵海婷,收到了自己的学习“画像”,大数据帮她诊断学情,为新学期的学习“开方”。当天,全校所有学生都收到这样的“画像”。
学生李欣宇通过自己的“画像”分析发现,上学期数学的课后作业正确率明显低于平均数,这是成绩不稳定的原因之一。系统能够自动统计每一科作业的完成时长,分析出学习效率高低。“全班接近50个学生,每个孩子的优势长处和薄弱点都不一样,以前单凭老师的经验和观察,只能看个大多数、差不多。现在,大数据可以帮着分析出更真实、精准的学情、教情,方便查漏补缺,也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高二9班班主任法文俊熟练地在平板电脑上调出班里的情况,一个个图表和数据清晰地呈现着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率、薄弱点等,帮助老师更好了解每个学生。
“每一科都有知识图谱,点亮了就说明学生掌握了,否则就是没学会。”济南三中领秀城校区教学管理部主任魏峰表示,作为山东省首批智慧课堂示范校,他们从2017年开始尝试以数据驱动教学改革。目前,全校师生人手一部定制平板电脑,作业、考试、互动、AI自主学等全部数字化,老师根据实时反馈,调整教学重点,辅导学生有方向、有抓手。
比如,原来很多学生都会自己整理错题,现在利用大数据,每一科能够自动生成错题库,还可以智能推送资源,让学生进行AI自主学习,对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有效查漏补缺。
“数字”也改变了对师生和课堂的评价方式,老师课讲得好不好、学生喜不喜欢,数据都有反映,都显示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中。
随着课堂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智慧课堂在不断完善中更新迭代,学校的网络从百兆到千兆,师生们的信息化运用水平也在提高。
“现在的学生都是‘数字原住民’,在信息化社会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智慧课堂绝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从书本搬到平板电脑上,而是借助数据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济南三中校长宋金波认为,智慧课堂与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授课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全流程、全方位收集教学数据,探索建立大模型,基于知识图谱和数字画像技术,实现学生学习的“智能诊断-精准改进-个性提升”,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赵国陆)
- 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金融消费保护个人信息是第一课
- 开学季 | 在“小小演说家”笔下,24小时不止是时间
- 讲好“开学第一课” 敲响“法治上课铃”——高密法院组织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
- 密州街道人大工作委:助力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
- 青岛即墨:上好建筑施工项目“开工第一课”
- 泊里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执法蓝”护航开学季,守护校园周边“烟火气”与“文明风”
- 半岛聚焦丨仪式感拉满!山东各地“花式”迎开学,第一天全回顾→
- “警”力全开 从“心”出发 胶州公安倾力护航开学季
- 开学季家里娃“罢工”怎么办?专家支招专治赖床“神兽”→
- “警”然有序!开学首日青岛市南交警全力护航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