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时评 | 啤酒消费玩出“金融感”,打造青岛文旅破圈新样板
半岛网评论员 李京媛
端午假期,青岛台东步行街的“青岛啤酒交易所”凭借“啤酒价格实时涨跌”的新奇玩法火遍全网,相关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热度居高不下。这个将啤酒与金融概念融合的创新消费场景,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成为青岛文旅破圈的新样板?
从消费创新角度来看,“青岛啤酒交易所”主体是一个360度环绕的巨型智能啤酒柱,30种青岛啤酒从经典原浆到果味特调一应俱全,消费者扫码购买的每一笔订单,都会化作啤酒“股价”10分钟一次的涨跌波动,让喝啤酒变成了一场充满互动感的“金融博弈”。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消费场景的边界,当游客举着手机围观啤酒价格曲线、像“操盘手”一样讨论哪款啤酒“涨幅潜力大”时,单纯的饮品消费已升级为兼具趣味性与社交属性的体验式消费。
从文化赋能角度看,青岛啤酒作为青岛这座城市的超级IP,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青岛啤酒交易所”的创意表达,让百年啤酒文化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触达游客。当游客在价格涨跌中感受啤酒文化的参与感,青岛“啤酒之都”的城市标签便不再停留在口号,而是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真实体验,这正是文旅融合的深层价值所在,更好地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在市场表现上,“青岛啤酒交易所”也成绩斐然。据了解,自5月30日开放以来,这里日均客流量超万人次,单日啤酒销量突破120万毫升,其中原浆、果啤等特色品类最受欢迎,更带动周边文创、餐饮等相关产业的消费,助力商圈整体经济增长,印证了消费创新对文旅经济的强劲拉动。
这场“啤酒金融”的破圈实践,为青岛文旅发展撕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城市文旅的升级,本质是对“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未来,青岛可在文旅融合、消费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挖掘更多特色文化元素,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打造更多像“啤酒交易所”这样的现象级场景,青岛完全有机会从“旅游目的地”升级为“文旅消费创新策源地”,让城市IP在不断刷新的消费体验中焕发持久生命力,让青岛在文旅赛道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 以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公立医养机构服务样板,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愈安医养院正式启用
- 引进“啤酒交易所”,入园时间延至24点!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将于7月18日在金沙滩啤酒城开幕
- 啤酒种类历史最多、近2000场精彩演出……今年青岛啤酒节六大特色
- 山海时评丨青岛公积金新政为存量房市场注入新活力
- 啤酒种类历史最多、近2000场精彩演出……今年青岛啤酒节有六大特色
- 山海同心,“云”端携手,青岛市市立医院助力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提升分娩镇痛技术
- 半岛时评|考前不折腾,凸显教育理性
- 山海时评|小券撬动大市场!餐饮消费券为崂山惠民福利加码
- 青岛税务:品牌引领打造高效基层税务所新样板
- 海报时评丨儿童健康安全的底线岂容“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