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古琴、黑陶……诸城元素闪亮青岛国际版交会!

2019-07-05 21:41 半岛网阅读 (707546)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刘红

7月5日青岛国际版交会现场,诸城柳编、诸城古琴、诸城黑陶、诸城茂腔以及诸城烧肉、各种面食等可谓吸睛夺目,引来众多参观市民游客的关注,诸城元素闪亮国际版交会!

诸城市朱老三食品厂是一家集研发及深加工的速冻面米专业生产企业,总部坐落于素有“中国龙城、舜帝故里”之称的诸城市,公司始建于1996年,从最初单一的手工元宵到现在的汤圆、豆沙包、香芋地瓜丸、红糖发糕、花卷等50多个品种,形成了速冻汤圆、速冻面点、速冻油炸、速冻西点等系列产品。市场逐步发展为全国销售网络。“我们的品质追求,您的健康选择”。公司成立以来,不懈追求产品安全和健康、增强一流服务意识、打造良好企业信誉。与学校食堂、餐饮公司、星级酒店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为知名企业提供代加工服务,成为本市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制定和实施了严密的质量控制措施,形成了从供方管理、入厂检测、在线检测、产品出厂检测,到市场销售中检测的全流程质量监管体系,切实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到各个环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品质、高质量的健康食品。

山东三羊榛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拥有全资子公司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诸城森森园林农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平欧大果榛子苗木选育、榛子种植技术推广、榛子基地建设、榛子国际国内贸易、榛子产品研发和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贸易+研发+加工销售"的合作方式全力打造中国榛子全产业链。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诸城市南部荒山建成国内最大的万亩榛子产业示范基地。公司被评为:中国榛子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特色经济林科技示范基地、山东省林业龙头企业、潍坊市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生产“魏榛”系列榛子乳、榛子休闲食品、榛子油、食品工业榛子原料等产品。“魏榛•榛子乳”获得“2107—2018年度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华山老魏”大榛仁、榛子油两款产品连续获得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华山老魏”大锅榛子产品获得银奖;公司产品被认定为国际风筝联合会指定专用精品。

 

山东环亚麦肯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于201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文创设计、电商平台搭建推广的文化创意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创意设计,信息化规划服务,线上活动策划开发,企业宣传片及微电影制作,大型商务平台策划、制作、运营等,是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理事单位。公司自建自营的阿礼多多创新定制平台,通过多行业、多品类的联盟商家入驻体系,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异业联盟营销生态圈”。目前已有崂山矿泉水、碱法等拥有生态合作伙伴6000余家,注册用户累计超过10万人,遍布全国31个省份及300多座城市。

诸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诸城市文化馆,主要负责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截至目前,共挖掘、整理、纳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140项,其中潍坊市级项目39项,山东省级5项,国家级3项,诸城派古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项目名录;在全市建有潍坊市级综合传习中心3处,诸城市级综合传习中心5处,非遗传习所22处,非遗教育传承基地11处;培养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潍坊市级传承人23名,诸城市级传承人159名。参展主要有诸城派古琴、诸城黑陶、诸城剪纸、诸城茂腔。

诸城烧肉是产生于山东诸城镜内的一种以肉类为主的烧烤食品,久负盛名,追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诸城烧烤的最早研究制造者,从诸城凉台出土的现存于诸城博物馆内的汉孙琮墓画像石刻及相关的历史资料来考证,庖厨图的石刻最为典型,庖厨图刻有宰牲、炊爨、酿造等图像。宰牲有捅羊、杀猪、宰鸡等;饮爨有劈柴、烧火、掌勺等;厨房内最为忙碌的是烤烧肉,有人传递,有人煽火,有人烧烤。整个庖厨图石刻,对诸城烧烤作了详尽的介绍。通过考古由此论证,山东诸城,即为肉类烧烤的发源地,其有力地佐证了诸城烧烤在汉代就已具相当的规模,且达到了鼎盛时期。

 

黑陶是产生于山东诸城境内的一种泥制陶器,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4000多年前,属新石器晚期著名的龙山文化。关于黑陶的最早研究制造者,当属虞舜。虞舜,可称之为黑陶制作之开山鼻祖。虞舜(今山东诸城舜王街道诸冯村人),即位于公元前2255年,据墨子《尚贤下第十》曰:“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其中“陶于河濒”,说的就是舜制陶。舜之年代是龙山文化的鼎盛时期,舜在治理陶器尤其是黑陶制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舜诚制陶,精美不窳”,所以黑陶亦称之为“舜陶”。

桃林绿茶制作技艺

早在石器时期,杨家庄子一带沼泽地就成为原始人的生活部落,原始人靠渔猎为生,以肉为主食,发现野生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和帮助消化,便采之煮饮,渐成生活习惯。宋代末期,随着茶叶贸易的日趋繁荣,桃林因是江北唯一产茶的地方,便使得当地茶渐有名气。因茶树大都生长在向阳背风的山坡上,便被称之为“山茶”。

清末民初,当地山茶的制作日臻完善,因制作后的茶叶冲泡后都始终呈绿色,且当地有漫山遍野的桃树林,呈现出一片山清水秀的美景,人们便改“山茶”为“诸城桃林绿茶”。后来,诸城桃林绿茶的种植、加工区域逐渐扩至鲁东及东南沿海地区,直至崂山和日照等地。建国后六十年代末,山东省从南方调拨了大量茶种,将诸城市桃林乡定为“南茶北移”的试点,历经数载,培植成功。由此,南北结合,茶叶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

目前,“桃林绿茶”已成为诸城市的城市名片,诸城桃林绿茶产业蒸蒸日上,种植面积达23000亩,每年在以5-8%的速度递增,年产量鲜茶5750吨,产值5.98亿元。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财政厅每年都给予财政补助,切实做好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支持做大做强诸城桃林绿茶产业,拉长茶叶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渠道,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更进一步提高了“桃林绿茶”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7年9月19日,诸城市人民政府对诸城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项正式公布,其中扩展项目3项。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了我市传统医药类的空白。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三者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

本次传统医药类项目集合了以诸城老膏药为代表的,包括艾灸、腰腿骨疾康复等优秀传统医术,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

随着国务院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公布,传统医药在“非遗”中的分量更加明晰。

诸城柳编技艺,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用柳条编织的篮、筐。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桊。唐代,沧州(今河北沧州和山东宁津以北地区)柳箱已很著名。宋代,人们取杞柳的细条,"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传统的柳编品种主要有衣箱、笸箩、簸箕等。1960年以来,中国柳编工艺品开始出口,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柳编制品不仅有精美、漂亮、实用的特点,还有很高的观赏性。经过多年的积累,具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工序。虽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传承而唯独没有改变其精美的艺术风格。集自然之美和创作之美于一体,把历史、文化的精髓得以更好的表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诸城派古琴是中国古琴艺术诸多流派中影响较大的流派之一。早在4300多年前,出生于诸城诸冯村的虞舜就善于制琴、弹琴。虞舜是诸城历史上第一位琴家,他曾作琴曲《历山吟》、《南熏歌》、《箫韶》、《九成》等,他也是最早提倡琴乐的人,文献记载“舜作五弦”,以歌南风,而天下治。

诸城既是“诸城琴派”的故乡,又是中国古琴的发源地。诸城古琴称“山东诸城派古琴”,又称“琅琊派古琴”,形成于19世纪中叶。历经几代琴家的不断探索、交流、吸收、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诸城特点、风格、技巧和特有曲目传谱的古琴流派,是我国近代琴坛上一支融古开今,别具一格的古琴艺术流派,被誉为中国著名琴派之一。诸城派古琴历史悠久,名家辈出,代不乏人,足以辉映史册。经千百年流传,诸城派古琴历代琴人不断探索交流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诸城王氏古琴为中心,其具有特有的立调体系,即以三弦为宫,以律吕命调,艺术风格细致、含蓄、质朴、流畅、缓急有变、刚柔兼备,有独有的曲操,琴谱及代表人物和代表曲目的古琴流派—诸城派。王溥长(既甫)、王雩门(冷泉)、王作祯(心源)、王露(心葵)、王宾鲁(燕卿),人称“诸城琴史五杰”。2008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诸城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