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干部深圳"练真功" 回青后变实实在在"打法"

2019-08-20 06:33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66052) 扫描到手机

王韩(前排右)和李延斌(前排左)等人组成实训干部跑团,跑步体悟深圳湾。

文/半岛记者 肖玲玲

图/受访者提供

130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没花市政府一分钱),还实现了企业、社会、政府三方的共赢,这看上去像天方夜谭的事就发生在深圳。这里,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地铁上没有清一色的“手机党”,而是随处可见手不释卷的乘客;遍地图书馆、书吧,座无虚席,甚至还立条例为学习保驾护航;探索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之路,为全国提供“样本”……在深圳实训80多天,岛城干部不停地汲取着这里的营养,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他们下定决心,要把在深圳体悟到的所有好的想法,在回到青岛的岗位上后,变成实实在在的“打法”!

抓住持续创新的基因、密码

在深圳实训80多天,让市医保局办公室副主任王韩感触最深的,就是深圳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能力,“深圳的高速发展与深圳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密不可分。”王韩表示,深圳致力于从组织机构、制度、体系、队伍、经费和硬件设施等方面提供各类保障,甚至立条例为学习保驾护航。“早在1994年,深圳市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条例》,开启了国内关于成人教育地方立法之先河。”王韩表示,2016年年初,还颁布实施看《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让市民阅读权利有了立法保障。

“深圳遍地是书城、书吧,图书馆里总是座无虚席,每次坐地铁总能碰到手不释卷的乘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李延斌感慨道,实训期间,李延斌还经常去拜访的一些深圳企业家,“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读书。”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是深圳的城市精神,“我想这也是深圳人、深圳企业家为什么‘专业化’、为什么能够持续创新的基因和密码。”李延斌感慨,要成为“三化一型”的干部,首先要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把学习精神融入思想和血液。

“深圳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上,滚动播出着三句话:弘扬勤学之风,探索善学之策,承担领学之责。这三句话,诠释着深圳多年来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读书、坚持建设学习型城市不停步的追求。”王韩坦言,青岛可借鉴深圳经验,加强政府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在党政机关率先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并以此引领和带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构筑起学习型城市的组织基础。同时,构建全民终身教育网络,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资源共享,打造出“一刻钟读书圈”,组织开展“全民读书节”“全民读书月”等主题活动,打造主题学习品牌。

由政府花钱变企业帮省钱

在深圳,对130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市政府竟然没花一分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王刚挖掘了这背后的秘诀。

“传统模式下,公共机构进行节能改造通常由政府投资,资金量需求巨大,推进缓慢。”王刚表示,而深圳选择,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机构节能领域,由专业企业帮助政府节能改造,企业从节约下的能耗资金中获取收益,举例来说,原本一个月电费100元,通过节能改造后一个月电费70元,那这省下的30元,就可以拿出一部分支付给企业。这样,省下的钱越多,企业拿到的钱就越多,还能提升其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和效果,“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方共赢。”王刚表示,深圳引进社会资金实施了市民中心中央空调、地下停车场照明节能改造在内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405个,改造面积1390.5万平方米,“节省财政投资近5亿元。”

王刚直言,深圳打破常规,先行先试,坚持“没有的创、不适应的调”,“从政策制定到具体操作,进行一系列创新突破,最终形成了适合特区实际的操作模式。”

“青岛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如按传统模式进行节能改造,考虑北方地区冬季采暖因素,约需财政投资15亿元。”王刚说,如今,深圳已在这方面蹚出了一条路子,“学习借鉴深圳做法,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节能改造,理应成为首选方案。”

发挥市场、企业的作用,往往会事半功倍。6月19日,腾讯众创空间举办的一场仅有十人参加的“创投会客厅”。借此平台,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新锋也适时推介了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背景打算,并与大多数企业家和投资人完成了一对一私聊。

创新思想,转换思维,让王新锋的体悟实训更近实战,“‘从青岛来到深圳,从政府机关来到民营企业,位置和角色转换成在深圳看青岛、在企业看政府,对深圳‘政府无事不扰’理解更加深刻。”他直言,企业从内心深处的潜台词是“不想让政府打扰”,“政府只有顺应企业的这种需求,才能得到尊重,政企互动才能达到有效平衡;政府制定政策措施,只有善于从企业的角度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才能精准高效得到落实,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疏通痛点难点,实现换道超车

刚到前海科控上班的第一周,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处处长杨俊就学了一课。杨俊有一天打车经过“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大牌子底下时,出租车司机廖师傅问他,“你们知道这‘试验’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吧?”杨俊一愣,“什么意思?”“试验就是走在前面去蹚路子,试验成功了当然好,失败了也为后来人提供了经验,这才叫试验,所以试验没有对错,大胆去试就对了!”

“这位在片区内跑出租的司机师傅,给我上了到前海的第一课——勇于尝试,包容失败。”杨俊表示。

在深圳,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跃跃欲试的信心与激情。在国企实训,杨俊发现这里就餐有服务、出入有班车,还能租到比较便宜的人才公寓,“真心觉得在深圳这个生存压力大城市,国企的吸引力不小。“国企的年轻人来的虽多,走的也不少,大多数年轻人更愿意去追求梦想,而不仅仅是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

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一辆辆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格外耀眼。让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副局长宋其鲁颇为感慨,“从2009年入选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深圳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开展纯电动公交及出租车示范推广工作。深圳的公共交通绿色改革不是‘为电动化而电动化’。”宋其鲁表示,深圳创新推出的“网式快捷充电”、“融资租赁”车辆等多种模式,成功解决了新车采购压力大、充电桩短缺等困难,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纯电动公交发展模式。每年近200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千亿元的新能源产业产值,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当前,青岛也在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建议参考深圳做法,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以公共交通为突破口,推动一场规模化、智能化、产业化的公共交通绿色改革。”

“深圳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之路。”王新锋表示,我们也应通过与深圳学习比对,找出青岛政府服务中真正的痛点堵点,把它改正疏通,成为换道超车的发展机会;“把体悟到的所有好的想法,回到青岛岗位上后,变成实实在在的‘打法’,信心十足、专业懂行地投入到十五个攻势作战行动中去,建设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特写

跑步体悟深圳城市环境细节

实训期间,赴深圳体悟实训队三组队员牵头组建了青岛体悟实训干部队“跑步看深圳”跑团,先后有来自7个小组37名实训队员踊跃申请加入,王新锋、李延斌、王韩等队员是跑团的积极参与者。

“跑步成为各组横向交流实训体会心得的平台,增强了队友的归属感和活力。”王韩表示,通过跑步,队员们深入细致观察体悟城市管理细节。

他们的足迹遍布沿海绿道、深圳大学校园、深圳湾公园、人才公园及住地周边的大街小巷,不断加深着对深圳这座城市的认知。“目前,深圳已建成总长度约2443公里的绿道网络,平均密度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绿道覆盖密度广东省第一,建成绿道‘公共目的地’382个,形成了结构合理、衔接有序、连通便捷、配套完善的绿道网络体系。根据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测评,深圳在我国内地城市非常适宜步行的城市中位居第一。”王韩直言,与深圳相比,青岛市绿道建设起步较晚,建成里程和建设密度差距不小。

对此,王韩提议,“建立健全绿道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统筹推进全市绿道建设工作。”同时,加强全市绿道建设统一规划,明确建设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并积极打造“慢行+公交+轨道交通”三网融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