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老照片 青岛历年国庆场面仍让人激动不已

2019-09-29 06:32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82751) 扫描到手机

1952年国庆,高举彩旗的游行队伍。

1957年国庆集会现场。

1959年国庆,海军方队通过市委门前。

文/半岛记者 张文艳 图/资料图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欢庆。翻看青岛国庆时刻的老照片,无论当时的物质条件如何,人们欢欣鼓舞的心境是相同的。上世纪50年代,青岛举行了多次国庆游行活动,各界群众意气昂扬的欢庆场面,至今看来仍让人激动不已。

新中国成立

20多万青岛群众集会欢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天安门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一个个广播喇叭传遍青岛的大街小巷。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机,收音机在普通百姓当中也未普及,许多青岛人是在街头听着各个单位此起彼伏的高音喇叭,想象着天安门广场的激动画面,和全国人民一起见证历史开启了崭新篇章。第二天,即1949年10月2日,青岛20多万群众在汇泉广场集会,又从这里游行至大窑沟,庆祝新中国的成立。

据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先生介绍,当天,青岛官方报纸——《胶东日报》全部使用红色油墨印刷,头版头题以“青市人民欢腾鼓舞”的字样,报道这场盛大游行。浩浩荡荡的人群穿梭在这座刚解放不久的新生城市,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新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响彻云霄,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因为国旗的式样是在1949年9月27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确定通过的,时间紧迫,为跟上开国大典的脚步,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出了国旗。新中国成立这天,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

1959年国庆

青岛记忆中最盛大的庆祝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国庆活动在组织下有序展开。庆祝大会在汇泉广场隆重举行,全市十余万市民参加大会。四方数万工人们也赶来参加大会;云南路小学的学生走在队伍的前面,一个接一个地手拿着字牌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庆祝标语……游行群众一路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精心装扮的彩车一度成为游行队伍的最大亮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青岛市有关部门积极筹备,庆祝活动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盛大。青岛档案信息网资料显示,这一年的国庆集会以汇泉广场为主会场,在李村、沧口设有分会场,参会人数达20多万。游行队伍不仅规模庞大,也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军乐队、唢呐队、秧歌队、刺绣舞队、腰鼓舞队、舞龙队、舞狮队……形式繁多。工、农、学、兵各支游行队伍都情绪饱满,斗志高昂,为国家、为岛城的十年发展进步欢欣鼓舞。

在这之后,青岛很少再有如此大规模的国庆集会与游行。这就使得1959年的这场盛会成为很多人的国庆记忆里难以复制的辉煌。此后,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勤俭节约的号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除了逢十周年的国庆阅兵,欢度国庆以各类小型群众活动为主,青岛同样如此。

国庆献大礼

四方机厂造“国庆周年号”

据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文献记载,1959年之前,每年国庆的叫法都不一样。1950年最普遍的叫法是“庆祝国庆节”,1951年一些文件中出现了“庆祝国庆二周年”的字样,1953年又有了“第三届国庆”或“第三届国庆节”的叫法,1953年青岛市曾制定“国庆节纪念办法”。直到1959年,按照中宣部的指示,当年的国庆被称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或“庆祝建国十周年”,而不是“国庆十周年”或“纪念国庆”。由此,国庆节的名称开始规范起来。

除了集会和游行,主题展览、文艺活动、献礼也是国庆节的重要庆祝方式。青岛历史上曾有三次著名的国庆献礼。1950年9月27日,青岛四方机厂专门为新中国一岁生日打造的机车正式下线,时任铁道部部长的滕代远发来贺电并将该车命名为“国庆周年号”,当晚便开往北京献给毛主席。1952年,青岛著名微雕艺术家杜宗甫先生,以象牙微雕精刻毛主席像及《实践论》全文,于国庆节敬献给毛主席。1965年9月,青岛盐化厂试制“餐桌盐”成功,派专人送到北京,在国庆节国务院举行的国宴上,第一次用上自己生产的餐桌盐。

这些献礼,承载着一座城市对国家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