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今年是青岛市连续开展“三民”活动的第十一年。“三民”活动开展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围绕“述、听、评”三大环节...
2019三民活动 | 青岛仲裁委员会:将5G技术融入电子证据平台
半岛记者 肖玲玲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或服务以及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与借款人在互联网上进行的金融交易等产生的纠纷日渐增多。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完善仲裁制度 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促进仲裁与互联网经济的深度融合,服务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青岛仲裁委员会与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研发建成互联网仲裁办案平台和国内首个运用5G网络切片技术的电子证据平台并正式运行,实现仲裁线上线下协调发展,降低仲裁成本,提高仲裁质效。
近年来,电子数据在司法活动中作为证据应用的情形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司法实践中,被篡改或伪造的电子数据通常由侵权人储存,致使被侵权人无法举证,由此导致了电子证据的采信度较低。青岛仲裁委员会电子证据平台的建成,确保了电子证据的客观真实、安全稳定,有效避免了人为干扰。该电子证据平台使用时间戳和数字密码技术,把数据记载在按时间序列组成的数据区块中,并把数据存储到分布式网络计算机中,从而生成了永久保存、不可篡改的唯一数据记录,达到不依靠任何中心机构而实现可信交易的目的。该平台通过多个端口,与其它经允许的如法院、仲裁、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机构数据互联互通,协同监督,在区块链技术下,所有机构组成一个司法联盟链。联盟链上的各个节点单位具有相同的权益,共同参与全链的工作验证,即节点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平等,且任一节点单位的故障或者损坏不影响联盟链的正常运作。当联盟链上的任一单位发起记录时,链上的所有单位都会与之相呼应,同一时间内所有的数据信息都会被记录,通过时间戳写入区块数据的时间,前后相连成为区块链,储存该链上发生的所有历史数据,形成不可伪造和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数据库。
据了解,青岛仲裁委员会已成功对接了国内多家第三方存证平台。各大平台将在交易生成的第一时间进行证据固化和存证,同步将哈希值上传至电子证据平台。当发生纠纷时,平台将前置性地通过已存储的哈希值和当事人提交的电子证据原文进行自动校验比对,智能核实电子证据是否被篡改,从而有效解决目前仲裁过程中存在的电子证据易篡改、易伪造、取证难、认定难等问题。自今年8月正式对外运行以来,电子证据平台已存储电子证据19万余条,有效降低电子数据存证成本。已有近千起纠纷通过互联网仲裁平台得到解决。
下一步,青岛仲裁委员会将与北京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等机构加强联系,积极推进彼此的电子证据平台互通互认。积极参与山东司法联盟链搭建工作,进一步扩大电子证据平台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互联网仲裁优势,统筹仲裁数据资源,充分运用5G等新科技,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