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青岛发展海洋教育势在必行

2020-03-26 07:50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758129)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孙雅琴

青岛因海而生,因海而兴,作为海洋事业发展中最基础的一环,海洋教育对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储备未来海洋人才意义重大。2019年,青岛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建设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具体举措。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了海洋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在青岛全市“海洋攻势”作战正酣之际,岛城教育圈也不断刮起“蓝色旋风”。

青岛为何要大力发展海洋教育?海洋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何帮助?3月25日,半岛记者专访了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刘鹏照表示,发展海洋事业、推动海洋教育是青岛的使命所在。海洋教育“从娃娃抓起”,对于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让有志于海洋事业的孩子打好认识基础、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对他们未来发展成为海洋领域的“精”“专”“高”“新”人才都很有帮助。

发展海洋事业、推动海洋教育是青岛的使命所在

半岛记者:青岛发展海洋教育,有什么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鹏照:大国崛起的一个明显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进而走向强盛。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希望山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海洋是青岛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所在。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具有发展海洋事业的独特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同时,青岛作为海洋科技名城,拥有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三分之一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涉海高端人才,涉海“两院”院士约占全国近30%,这些都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海洋科考船“向阳红01”“科学号”“大洋一号”都是从青岛驶向深蓝。现在全市正在全力推进15个攻势,第一个攻势就是海洋攻势,足见海洋事业在青岛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海洋事业、推动海洋教育是青岛的使命所在,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和教育资源基础上,青岛发展海洋教育势在必行。海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将为本市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青岛的海洋教育,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终身教育的全学段

半岛记者:作为全国首个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青岛的海洋教育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情况如何?海洋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帮助?

刘鹏照:青岛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开展了海洋教育,主要以单独开设海洋课程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的方式进行,在地理、生物、化学、音乐、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也会进行海洋教育的渗透,现在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有100所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除了我们在全市推广使用的海洋教育地方教材《蓝色家园》外,也指导学校结合各自特色自编了海洋教育教材,比如青岛同安路小学的《我们爱海洋》、青岛七中的《乐海畅游》、青岛二中分校的《海洋化学探秘》、青岛宁夏路小学的《蛟龙号》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在校内建设了海洋生物标本馆、海洋特色实验室、海洋科技长廊、贝壳博物馆、海权馆、海洋科普馆等,学校之间也可以共享这些教学资源。除了整合优化教育系统内部资源,我们还积极挖掘社会资源用于海洋教育,比如青岛海底世界、水准零点景区等都是我们的海洋教育研学基地,中科院海洋所等研究机构也为我们的中小学校开展海洋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

我们的海洋教育“从娃娃抓起”,而且是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终身教育的全学段。一方面,可以“靠海学海”,早早地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海洋的种子”,培养学生对海洋知识的兴趣,并促进孩子对地理、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对于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让有志于海洋事业的孩子打好认识基础、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对他们未来发展成为海洋领域的“精”“专”“高”“新”人才是很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即使学生将来并不从事与海洋密切相关的工作或者研究,通过海洋教育的全覆盖实施,也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浓厚氛围,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建设,以及本市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有了涉海院校,不出青岛就可以完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就地转化

半岛记者:近几年,青岛的高校陆续开设了海洋学院。高校开设海洋学院对服务青岛以及服务青岛的基础教育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刘鹏照:高校人才密集、智力密集,在创新引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本市拥有在青高校26所、正式运行的高等教育机构18所,其中相当一部分高校比如中科院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哈工程大学等,选择青岛落地发展,就是看中了青岛的海洋科教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这些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对青岛海洋事业特别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我们有了这些涉海院校,不出青岛可以完成海洋人才全学段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就地转化,这在国内其他城市是难以完成的。为了进一步支持高校重点学科的发展,我们已经启动在青高校服务本市产业发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程,遴选了紧扣青岛需求的10个重点学科、53个项目,其中包括3个新设本科专业重点建设,完善财政资金奖补和动态绩效评价机制,引导高校优化学科结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在青高校服务青岛产业发展贡献度。预计三年内可培养12800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面向全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数量、提供技术服务数量、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指标将增长20%以上。

我们在高等教育引领服务基础教育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去年我们启动了“结对高校联合育人”行动,组织引导在青高校、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围绕学生研学、科普讲座、论坛交流、科研合作、专业指导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在青高校与中小学已经签署合作协议60余份,开发特色课程10余门,设立研学实践基地31个,受益学生近万人。今年这项工作还会深入推进,在师资培养培训、实验实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