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非遗传承人吴永海:认识“平度扛阁” 看看140多年前的”广场舞“

2020-06-10 21:2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46534)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黄靖斐

     吴永海和他的扛阁演员们

虽然很多市民对平度“扛阁”不是很熟悉,但在140多年前,扛阁可是青岛平度风靡一时的”广场舞“,平度扛阁又称“张村扛阁”,在光绪年间就存在了。此次被认定青岛市级非遗传承人的吴永海告诉记者,扛阁演出了一个半世纪依然神奇,当时村里一位老铁匠锻打的N型铁架沿用至今。1966年出生的吴永海,自从加入“扛阁队”就喜欢上了这个“奇、玄”的表演形式。

吴永海透露,平度扛阁是光绪年间,当地群众吸收了杂技的表演形式和秧歌“扭”的特点,利用一套特殊的锻造工具,将上下两人连为一体,采取真真假假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一种独特又玄妙的表演形式。“铁匠郑文研制了一种N型铁,上面可以站人,增加了灵活度和趣味性”,从此张村扛阁扬名在外。1989年冬,第三代扛阁传承人郑丰友将这一传统舞蹈形式教给了吴永海,并让他参加正式下路演员演出。

平度扛阁也曾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吴永海透露,以往居民参加表演可以赚钱糊口,但后来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下路演员必须是青壮年,这一传统舞蹈技艺就停顿断开了几年。“2008年我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后,又重新组织动员大家参入,向市文化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申请支持,又把‘扛阁队’建立起来。”扛阁队重建后,吴永海带领大家积极参加重大节日和各种演出,并将这一舞蹈技艺进行了挖掘整理,开始了重新打造这一舞蹈技艺的决心,并加入了传承这一舞蹈技艺的行列。”

吴永海说,现在“扛阁”的演员还不太固定,村里的很多青壮年可能都在打工,每当演员的时候都要提前找,谁有时间谁来参加,“不过经过多年的培养,现在村里的青壮年个个都是演员,只要穿上服装,绑上道具,就是‘扛阁’演员。现在上路演员都是五六岁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很多家长不太愿意让孩子参加演出,毕竟上路演员要在两米的高处,家长担心安全也是可以理解。”吴永海就给家长们做工作,把道具给家长看,“让家长看看道具的设计,多么的牢固、结实,保证孩子的安全。此外,也有专人跟随保护孩子。”

现在的吴永海的扛阁团队不仅仅在平度演出,还经常到青岛、城阳、即墨演出,都深受好评。作为青岛市级非遗传承人,吴永海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要把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往下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扛阁,让它再度焕发活力,成为新一代的‘广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