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必定人杰——追溯崂山名人踪迹
半岛记者 张文艳
地灵之处必定人杰。
夏末秋初,崂山游人如织,山、树、海、天,独特的风光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山势涧壑曲折,山峦峭拔耸秀,奇石滚滚欲动,峭壁徐徐而行。古柏苍松比老,秀竹奇花争妍,山海相连,云飞霞飘,形成一幅雄伟、生动的画面,崂山与内地名山相比,确实有它的独特之美,因此,《齐记》中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
正如崂山文化研究专家孙守信先生所说,崂山是造化亿万年雕琢的一处仙苑。其中的冰川运动为它巧置了许多奇异的景观,堪称鬼斧神工。
崂山有名劳山、牢山、劳(牢)盛山、辅唐山、鳌山等。“从出土文物中证明,远在龙山文化时期,即有先民在崂山附近定居。因僻处海隅,人迹罕至,故其名见诸史籍较少”,侯文程先生曾在《崂山山名探微》一文中探讨了崂山山名的由来,他认为,山的本名应该为劳山或崂山,北魏始称“牢”,唐代又有“大劳、小劳”之称,其间出现过“不其”“辅唐”“劳盛”之名,后又因为丘处机的到来,出现了“鳌山”之称,明清用法较乱,以“劳”、“崂”为主,“牢”“鳌”兼用之,至近代才专用“崂”字。
崂山积淀深厚,孕育着古东夷文明,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土生土长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它又是多元的,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古今融汇,土洋结合,儒释道合一。
这所道教圣地,被清代学者顾炎武冠以“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誉。崂山地处偏僻的海宾,深岩幽谷,两千年前就被某些方士、道人称为“神窟仙宅”,传说崂山里不但住有神仙,还有吃了可以“长生久视”的仙丹妙药,历代不少有名的方士、道人、文人墨客都到过崂山,前来修炼、游览。
在《崂山与名人》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踪迹:传说秦始皇曾登崂山望蓬莱;徐福出海途经此地;汉武帝“幸不其山”(《汉书》);东汉大学问家逄萌、郑玄于崂山建书院,著书授徒,开创村学之风;“唐玄宗敕王旻、李华周炼仙药到崂山”(《唐书》);李白与吴筠来崂山论道赋诗,写下了“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名句;更传宋代苏轼久仰崂山隐士,渴望与之交往,然夙愿难偿,却发现从四川移居的同宗族人,题写了“东坡仁里”碑;元代礼部尚书王思诚和侍御史张起岩、文人藏良,明代监察御使蓝田、大学士高弘图、御使黄亲昌、山东提学邹善和陈沂,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王士祯、翰林尹琳基等人,都曾在崂山留下墨迹,成为珍贵的史料,号称“天下巡抚之冠”的山东巡抚赵贤巡视崂山,还提笔亲书“海上名山第一”;尤其是大文学家蒲松龄,将崂山视为第二故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崂山道士》《香玉》等名篇,使崂山名满天下。近代改良思想家、“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康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现代著名学者蔡元培、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郁达夫、郭沫若、臧克家、贺敬之,以及一些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我国的一些国家领导人,也都慕名先后游览过崂山。
踏遍崂山的深浅沟壑,他们留下了对崂山的记录、吟咏和描绘,丰富了崂山文化的内涵,成就了崂山文化的辉煌,同时也使崂山声名远播、名扬天下。正如明代文人陶允嘉所言:“夫此一崂也,得祖龙而始名,得太白而始显,得丘处机而始大显,地固以人哉。”(《游崂山记》)莱阳名士张允抡在黄宗昌《崂山志》序中也说:“山之高深,以人为高深者也,无人,则山不灵。”
被奉为“胡仙”的本土圣人胡峄阳曾经留下这句名言:“千难万难,不离崂山”。
虽然当年登山的道路崎岖难行,历代仍不乏名人雅士前来探胜观光。“官员们可以坐轿,有身份的人骑马,大多数人进山的方式是步行”,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怀荣先生告诉半岛记者。直到德国侵占青岛期间(1897年到1914年)开辟了16条登山通道。此后,市长沈鸿烈主政青岛时期(1932年到1937年),进山道路得到进一步修缮,游人更是接踵而至。
在总结崂山与人文的典籍中,古人已经做了很多,从明末黄宗昌撰写的第一部《崂山志》、近代太清宫道士周宗颐撰写的《太清宫志》起,修撰各类《崂山志》及探究崂山道教历史发展者实在不乏其人。崂山宗教文化与历史、来游崂山的名人及其诗文著述,已在无形中构成了人文崂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崂山石刻也成为记录这些名人踪迹的重要依据,更是人文精神传承的重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