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攻克上百个技术共性难题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获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2020-12-22 14:0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0440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在这一开发海洋空间、获取海洋资源的潮流中,人们修建了大量海堤、码头、采油平台等海洋结构物,这些结构物不仅所处的海底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而且还时常受到波浪、狂风的冲刷、拍打,在茫茫大海中,结构物一旦失稳破坏,就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消除隐患使海中结构物巍然立于海面,如何为人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三十余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在海洋工程领域劈波斩浪,攻关了一项项技术难题,为中国海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在12月22日召开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15年,三获国家奖,依然奋勇向前

“获此殊荣,深感荣幸之至。”12月22日,在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华军发出获奖感言,他说,同时自己也深感责任重大,在海洋科技领域,我们国家省市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放眼全球,我们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未来将坚持不懈,求索不止。李华军院士谦虚严谨的科研风格一如往昔。

近日,为了采访李华军,记者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百忙之中与记者会面。面对记者的采访,作为学者的李华军有些不适应,“我们只是取得了一点点成就,将这个奖项颁给我,是政府对我们做出成绩给予的褒奖和鼓励,也是青岛良好科研氛围的体现,但我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李华军说。正如李华军团队成员所说,低调谦逊、踏实拼搏是他们的导师最大的特点。

李华军年近六旬,虽然头上已经有些许白发,但常年的科研经历,让他显得儒雅而且有精气神。

李华军三十余年来一直躬身海洋科研,取得突出成绩,分别于2019年、2010年、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等。15年,三获国家奖,其在海洋工程领域的贡献不言而喻。

但李华军说,“目前国际形势严峻,我国正处于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对科技自主创新的需求更加强烈,也激发了我们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也说明我们国家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视的,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感重任在肩、任重道远。”李华军说。

攻坚克难,用实力让别人认可

回顾过往的科研之路,李华军一直践行着他秉承的“科学家精神”,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即使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

在众多科研攻关项目中,让李华军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让他在海洋工程领域崭露头角的那个项目。

位于渤海南部的埕岛油田是中国浅海区域投入开发的第一个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的大油田。

1999年10月,李华军在南京开会与同行交流时,意外得知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现象,但却迟迟找不到原因,以致在平台上工作生活的人员每天提心吊胆、人心惶惶,这一问题被列为“中石化十大安全隐患”之一。回校后,李华军马上与埕岛油田取得了联系,希望承担该平台的诊断和治理工作。

李华军教授在海洋石油平台开展工作

“一开始他们对我们半信半疑,因为他们以前委托专业公司治理过,但没找到原因。”几经周折,李华军要来了当时的检测报告,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前期检测时传感器布设的点数过少,不能涵盖和反映整个平台的振动状况,而这个结果与他们原来的断定完全不同。

最终,经过多番周折,李华军说服了埕岛油田的负责人,允许他们登台检测。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李华军特地选在风大浪高的冬天进行检测,就这样,李华军和团队成员顶着寒风、迎着波浪在平台上架设备、布仪器。

“由于他们并不相信我们能解决问题,所以最开始并不认可我们。睡觉、研讨、制定方案都是在工人临时腾出的储藏室里,每次检测都要在上面待十几天,天气的严寒和食宿条件差不算啥,最大的压力是平台上的人不相信我们能解决问题。作为负责人,李老师不断给我们鼓劲、打气,说我们要用事实和实力说话。”团队成员王树青说。

李华军院士(右二)与团队成员考察胜利油田路岛工程合影

测得数据后,李华军和团队成员加班加点地展开分析、研究,构建模型试验,最终找到了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并给出了科学的治理方案。一年后,李华军重返埕岛油田,受到了热情接待,工人们说,平台不再振动,可以安心工作了;管理方说,原本打算拆除的平台保住了,避免了数亿元的损失。

经此一役,李华军和团队在海洋工程领域的能力得到广泛认可,其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

在此基础上,历经10余年的攻关,李华军团队研发形成了新型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安装、检测及修复加固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相关成果被纳入3项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于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李华军领衔完成的“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至目前,该技术体系成功应用于港口、码头、岛礁、近浅海路岛等30余项国内外重要工程项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0余年来,解决上百个技术共性问题

除了在海洋工程技术安全方面成就突出,李华军在海工装备新型结构的设计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取得多项技术专利。

李华军介绍,海工装备的尺度都非常庞大,与陆地上的装备大小不是同一个量级,他打了个比方,一个勘探钻井平台可以覆盖北京六环,而为了固定这个平台需要许多个锚,一个锚就重达几百吨。

而海洋环境相当恶劣,海洋装备每时每刻都要经受海浪的拍打和海水的腐蚀。在设计方面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考虑其经济性,不能为安全性,无节制投入,造成浪费,所以要找好平衡。

经过多年努力,李华军团队在海工装备领域,从设计、安装到维护创造出了全流程的技术保障和服务,在共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三十余年来,已经为全国上百个工程解决关键技术共性问题。

技术走出国门,应用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随着经略海洋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断展开,面对重大机遇,李华军带领团队融入国家战略,以“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为抓手,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沿线地区或国家的海洋工程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战略咨询。

“目前我们的技术已经应用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巴基斯坦、以色列等多个项目建设中。”李华军介绍,接下来还会应用在更多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项目中。

近浅海,是人类接触海洋、认识海洋的发端点,也是对海洋进行开发利用的先行区。近年来,伴随着海洋开发与治理进程的加快,近浅海已不能满足海洋强国建设的需求。“那海洋工程的未来在哪里?”李华军说一定是“深远海”。

2017年,李华军院士(左三)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施工现场考察

2014年李华军领衔申报了“大型深海结构水动力学理论与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项目,并获批立项,这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海洋工程领域资助的首个重大基金项目。此举,在加速海洋工程高新技术转化进程的同时,也描绘了行业未来发展的蓝图。

李华军介绍,目前我们国家在滩浅海工程领域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深远海领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科技工作者继续不断努力。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作为海大海洋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李华军现在的工作要经常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高端会议,为国家海洋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为海洋工程领域培育科研与技术骨干

当被问到最自豪的项目时,李华军说,最自豪的还没出现,因为科研无止境。但是让他最骄傲的是他培养了一批好学生。

李华军介绍,截至目前,他培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中,13人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成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成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人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成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成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都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与技术骨干。

说到自己的学生,李华军言语中透着满满的自豪,在培养自己学生的同时,李华军还提携了众多其他学校同领域的后起之秀。

日前,李华军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正式获批实施,这是我国海洋工程领域首个,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基础科学中心。

“该中心的申请难度很高,竞争也相当激烈,我们联合了上海交大、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完成,这是近期我们工作中取得的一次突破。”李华军说,希望能团结全国海洋工程界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突破产业瓶颈,真正能为国家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汇聚人才与力量。

“科研是一条很艰辛的路,但却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李华军说,科技工作者要发扬科学家精神,能够坐得住、钻得深,也要具有企业家精神,把创新要素、资本、技术、人才等能汇聚到一起,为国家的海洋科技做出贡献。

“未来之路还很远,海洋工程领域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需要俯下身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梦想。”李华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