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礼贤:一个人和一座城

2021-01-05 22:2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522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宜庆

卫礼贤,一名德国的传教士,他将自己的名字镶嵌在青岛的历史中。

卫礼贤原名为理查德·威廉(Richaid Wilhelm),1873年5月10日出生于斯图加特。在他57年的生命历程中,有二十多年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以一名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

卫礼贤与家人合影。

1899年,卫礼贤乘船来中国时,他无法预料到在青岛逐渐完成身份的转变——从传教士到汉学家。他更无法预料到自己会拥有一颗“中国心灵”,他的灵魂深深地被中国文化所吸引,学说中国话,学习中国的文化典籍,像一块海绵一样,在中国的大地上吸取文化的滋养,成为20世纪享誉全球的汉学家。

卫礼贤在青岛,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崛起,更重要的是,他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成了青岛里程碑式的人物。

1900年,卫礼贤在青岛创办了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这是青岛的第一个新式中学,开风气之先。这所在青岛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学校,培养了大批的栋梁之才。

礼贤中学校门。

1904年,卫礼贤建议中德政府联合创办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德华大学,1909年建成)。他组织尊孔文社,弘扬儒家文化,和当时在青岛的文化名流聚会。在他的《中国心灵》一书中有“青岛的故人们”一节,卫礼贤生动地描绘了他与在青岛的劳乃宣、康有为、辜鸿铭、恭亲王溥伟等人的交往。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卫礼贤与清朝的遗老遗少的交往,显示出一幅清末民初的政治画卷。1914年,卫礼贤创建尊孔文社藏书楼。这是青岛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亦为中国早期图书馆之一。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与德国的战争在青岛这个美丽的城市点燃硝烟,卫礼贤和他在青岛的故人们星散世界各地。

1914年,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无暇东顾,对德国参战,进攻青岛。卫礼贤的日记记录下日德战争的全过程。卫礼贤一战期间在青岛的日记,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冷静客观,他虽然是一个德国人,但没有局限在“爱国主义的热情”来记录战事。卫礼贤的伟大就在于此,他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看待眼前发生的战事,以及德国的战败。他的目光看得更加深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中西文化交流,致力于青岛的教育事业。文化和教育,可能被战争打断,但它们的生命力更长久。

卫礼贤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中国典籍的德译,他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他翻译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家语》《礼记》《易经》《吕氏春秋》《道德经》《列子》《庄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经籍。这些译本迅速使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进入了德国思想界主流之中,影响到黑塞、荣格这样的大作家和思想家。

1930年3月1日卫礼贤在德国图宾根去世,享年不到57岁。

笔与枪,哪一个有力量?书与剑,哪一个不朽?文化的力量可以穿透百年的历史烟云,仍然散发魅力。卫礼贤活在青岛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文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