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丨青岛市政协委员王印庚:集聚科研与产业优势资源 实现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刘笑笑 肖玲玲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青岛拥有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创新中心100多家,聚集了全国30%以上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是全国拥有最多海洋科研机构的城市,海洋优势明显。但长期以来,青岛海洋渔业创新发展步伐趋缓,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缺少创新与突破。如何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驻青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是实现海洋渔业产业跨越式发展、迎战海洋攻势的重要突破口。
对此,市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今年上会带来了关于集聚科研与产业优势资源,实现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王印庚介绍,青岛市海洋产业一二三产发展失衡,产业规模尚需壮大。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由2011年1112亿元增加至2018年3327亿元,年均增长17%,海洋生产总值占2018年全市GDP比重的27.7%。
此外,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新兴产业潜力巨大。2018年,全市海洋三产比例由2011年的7.5:42.7:49.8变为2018年的3.3:53.1:43.6。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设备制造业和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四个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2025亿元。从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来看,一产占比大大降低,三产比例失衡。海洋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不足十分之一,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平稳发展,产业潜力巨大。
传统海洋渔业粗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青岛陆域海水养殖面积逐年减少,传统养殖产能缩水。其特征表现为养殖设施简陋、养殖模式粗放、工程化程度不高、养殖效益低下、精深加工产品缺乏。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才与成果流失严重,创新激励政策亟待完善。全市拥有全国最多的海洋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但创新激励和人才政策不够完善,科技成果和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海洋科技投入偏重于基础研究,导致应用型人才发展不足,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海洋新兴产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新兴产业的经济活力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王印庚给出了促进青岛市海洋渔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建设国家北方海水养殖苗种繁育种业基地(北繁基地)”王印庚说,《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现代种业、智慧农机高地,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地处即墨区鳌山卫,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山东省海生院等五家单位入驻组建,每家占地50亩。借助近期拆迁重建之际,建议多家单位优势组合,重组建设一个国家级北方海水养殖苗种繁育种业基地(北繁基地)。以北方海洋经济生物为重点研发对象,承接“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有关驻青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开展新种质规模化生产与高效繁育技术研究,构建育、繁、推一体化良种推广体系和国家级种业平台,向全国输出水产养殖新种质、新技术、新产品,为维系国家水产养殖稳定发展贡献青岛力量。“北繁基地”需要规模宏大、功能完善、高标准建设,建议各入驻单位建设面积由50亩增加到200亩以上,形成一个现代化格局的千亩种业园区,体现出国家级北繁基地的园区风貌、高水准发展样板和种业优势地位,抢占全国海洋种业制高点。
第二要规范海洋牧场建设,大力推进离岸养殖。
在推进室内工厂化、池塘工程化养殖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海洋牧场规范化建设,提高增养殖效果,建立放流效果评价机制。离岸养殖将是未来走向深远海的重要支点,青岛将大力推进离岸抗风浪网箱养殖,探索养殖工船、箱舱养殖、海上大型设施化平台养殖。同时,积极投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并与滨海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休闲、观光、海钓功能的休闲渔业基地。
第三,要建立国家级水生动物防疫技术研发中心。
国家水生动物防疫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中所列重点建设项目,是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印庚建议由相关单位承办,在青岛蓝谷建立“国家级水生动物防疫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水生动物疫病诊疗产品,重点围绕病原快速检测与风险预警、养殖动物抗病机理与生物安保、疫苗研发与中草药防治等方向开展工作,为我国海水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做强远洋渔业,壮大水产精深加工。
王印庚建议,针对制约我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瓶颈问题,围绕磷虾捕捞船建造关键技术、船上加工技术、产品质量标准等任务,攻克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规模化磷虾开发。开拓传统远洋渔业,实现全年远洋捕捞量25万吨。在此基础上,结合养殖水产品为原料,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南极磷虾为原料,结合浒苔、水产加工下脚料、畜禽下脚料等,加工生产鱼粉、饲用添加剂等渔用物资。考虑到红岛贝类增养殖区具有天然净化功能的有利条件,建议在青岛高新区留有或开辟水产加工集聚区域,建设年产十万吨级饲用鱼粉添加剂生产园区,年创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第五,强化智力支撑要素,夯实社会发展基础。王印庚建议要建立与全球海洋人才密集区联通的国际人才市场网络和信息库,构建国际化海洋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做大做好青岛海洋人才市场。同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和奖励基金额度,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集聚科研与产业优势资源,首先留住人才和技术成果,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青岛海洋渔业发展动力不足,重点要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厘清产业发展关键要素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一二三产平衡发展和提质增效。未来,青岛100多家驻青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创新中心是全市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研发合作将是迎战海洋攻势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海洋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 即墨区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综合行政执法局专场
- 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青岛答卷
- 青岛市开展基层赋能试点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继续在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前行 开启高质量合作新篇章
- 习近平: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 市场政策速递,助力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浦发银行青岛分行联手国泰君安青岛分公司探索银证合作新模式
- 即墨区召开医保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 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四高四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看图学习丨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 总书记这样勉励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