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和历史之中的青岛邮电局

2021-01-16 22:4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2355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宜庆

一百多年前的青岛,德国人发出来自远东的问候,在新年到来之际,向远方的亲人邮寄明信片。一百多年之后,手机和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快捷而轻松。从邮寄信函、明信片到电子信件,从电报到视频电话,一百多年来,邮电和通信的变革,仿佛是人类科技文明的一个缩影。

回顾青岛的百年邮路,1893年是一个起点。清政府在胶澳总兵衙门后山的杨家村(今市北登州路一带)设立了青岛第一个近代通信机构——胶澳电报房,青岛邮电迈出第一步。随后,在台东一路建立了电报房,即台东邮电局的前身。2012年4月11日,台东邮电局被拆除。前几天,经过台东,发现台东邮电局原址正在施工,据报道,台东邮电局附近将改建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广场两大地标性建筑。从历史延续而来的台东邮电局,不仅仅是一个地标的变革,也是百年青岛变动的见证。

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青岛的邮电进入了德占时期的轨道。根据中德邮政章程,双方可在胶澳设置各自的邮政、电报机构。气候,德国先后组建了邮政、电报、电话等机构。位于广西路和安徽路路口的胶澳帝国邮政局(安徽路5号),于1901年建成。这栋楼房自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成为青岛邮政的枢纽和象征。在德国占领青岛的17年中,除了代表司法公正的帝国高等法院外,只有胶澳帝国邮政局可以不受总督府的直接管辖。由此可见,邮政的独特地位。胶澳帝国邮政局是一座具有红色外墙的德式建筑,面向两个街口的转角处各耸立着一个方尖塔楼,阁楼设有弧形老虎窗,如同睁开的眼睛,眺望着海上的邮轮。整栋红楼,线条流畅,造型华美。

如同红色是这栋建筑的胎记,在岁月变迁中不改容颜。在不同的年代,邮政通信的功能不变,一直是它的显著特色。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青岛市邮电局办公营业大楼。2010年11月,由青岛联通公司出资修建成青岛邮电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共有1000多件关于电信邮电的物件展出,这是山东省内首座邮电博物馆。青岛邮电博物馆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这里开发的慢寄明信片(在游客要求的时间邮寄)的业务,被游客津津乐道。

1914年,是青岛的又一个转折点。是年8月,日德青岛之战,压迫着每一个在青岛生活的人,邮电通讯受到影响。人们纷纷逃离青岛。到了1914年9月份,青岛成为与世隔绝的城市。卫礼贤在日记中写道:“所有的中国人都跑光了,所以邮局里混乱不堪,尤其是涉及中国信件的寄送。每个人必须亲自到邮局取信。”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在大窑沟和小鲍岛一带开发商业和居民区。位于堂邑路的日本青岛邮便所诞生了,这栋脸面略呈弧形的日本建筑,屹立在堂邑路和市场三路的路口,成为青岛邮电的象征。因为靠近大窑沟,也被称为大窑沟邮电局,也是一个显著的地标。堂邑路邮电局,连接着中山路和大窑沟,成为青岛最繁华的商业区的标志性符号。

这座邮局已于1984年被拆除改造。重新盖起的这栋建筑,风格与老建筑完全不一样,但建筑的使用功能仍是邮政和通信。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邮政业务非常繁忙,往国外发信件,与中国港台地区通信和电话,别的邮电局都不能办,就到堂邑路邮电局办理。堂邑路邮电局里面长途电话隔断非常多,在电话还没有进入家庭的时代,排队打长途的人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2000年前后,半岛都市报社在潍县路上,我经常去堂邑路邮电局给全国各地的作者寄样报,有时去堂邑路邮电局报刊亭子买文学期刊。每次去,我都会经过这个市场三路的大台阶,看到算命和看相的先生坐在台阶上,放着一筒签子,或者测字算命的纸张。迷信的东西,和堂邑路科技的东西,隔着一条马路,相伴相生,可谓城市里一个别有意味的场景。

2014年夏天,经过堂邑路邮电局,感觉邮局的业务不再那么繁忙。市场三路的大台阶彻底的消逝了,几条高架桥凌空飞跃。长途电话的时代早已成为背影,胶州湾海底隧道都已经通车了,迅速进入手机上网的时代,通信在4G的网络上四通八达,但反映青岛一百多年来城市风貌的新老明信片,仍然在邮寄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