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处是故乡 | 黑龙江在青务工者李洪霞:去年回青时就有了不回家过年的念头

2021-01-21 06:3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712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实习生 矫文静

提起黑龙江鸡西市,大多数人可能更多想到的是著名的鸡西大冷面,但对于48岁的李洪霞而言,那是最让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在青岛务工五年,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她就盼着回到鸡西老家。但是今年春节,李洪霞打定主意不回家了,一是不想耽误工作,二是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到时候我们再回家看望我的老父亲和老婆婆。”

李洪霞是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人,丈夫曾经是煤矿工人。因为需要下井作业,危险系数较高,七年前丈夫离开家乡,来到了青岛打工。五年前,在将女儿送入大学后,李洪霞也来到青岛城阳投奔丈夫。很快,自己就在城阳一家纺织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这让她感到非常幸运。

“我当时租住的房子就在公司附近,没事儿出来遛小狗,碰巧看到了公司的招工信息。我心想,去应聘试试吧,没想到很顺利就被录取了,这一干就是五年。”这五年里,李洪霞夫妻二人辛苦工作,攒下了一些积蓄,也将远在东北的女儿出嫁。

李洪霞

这些年,李洪霞也适应了在青岛的生活,用她的话说,厂里对他们务工者挺不错的,工作顺心,自己和丈夫一个月收入加起来也有六七千元,生活压力也不大。

每年基本上只有春节的时候,她会和丈夫回到鸡西老家。过了腊月小年就出发,一直住到过完正月十五才返回青岛。这也是李洪霞最向往的时刻,因为只有那个时候全家人才会团圆在一起。“我丈夫家里有个80多岁的老婆婆,还有大伯哥、小姑子他们,一大家子非常热闹。我娘家也有70多岁的老父亲,每年正月都会回娘家热闹热闹。”

谈起老家的春节习俗,李洪霞滔滔不绝,“腊月廿七、廿八大家伙都去置办年货,年三十就在家一起包酸菜饺子。正月里就到处串门、走亲戚,唠嗑。最热闹的还要属正月十五的大秧歌,东北大秧歌老出名了,我都是看完正月十五的秧歌才回来。”

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警报一响,回乡过年的李洪霞夫妇就被困在了老家。整整两个月,夫妻二人一边对疫情感到担忧,一边又对远在青岛的公司状况担忧。“好在,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都挺过来了。当时公司领导每天都联系我们,记录我们的身体情况。”

李洪霞

在疫情好转之后,李洪霞夫妇抓紧时间赶上了解封回青的“第一班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他们回到青岛后,居家隔离了14天。“当时在家中隔离的时候,我俩就产生了明年不回老家过年的念头了,因为钟南山等专家都说这个病毒两三年好不了,我们就寻思回家过年再遇到这种情况,一是耽误工作,二是也给国家添麻烦。”李洪霞说。

今年1月9日,青岛市政府发布了《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倡导留青过年。李洪霞和外省的同事们看到新闻后就打定主意,“听从政府指挥,留在青岛过年”。她分别给婆婆和父亲打了个电话,得到了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我老父亲就说,既然国家有要求,那就别回来了,回来就是添麻烦。等疫情过去了,想啥时候回去再回去也不迟。”跟记者说着,李洪霞的眼睛湿润了,“这是我们第一回没在家里过年,心里其实也挺想老人的,但是没办法,现在有疫情,都得配合,不能添乱。”

李洪霞说,她和丈夫想好了,今年过年的时候他们就和远在老家的亲人们视频过年。这是她第一次在青岛过年,她也挺好奇青岛人是怎么过年的,正好也能感受一下。李洪霞说,以前放假的时候她喜欢到青岛市里逛逛,但是今年春节,她还是决定“好好在家里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