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省人大代表薛长湖:打造院士创新特区 建设国际科学城

2021-02-05 21:3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8111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刘笑笑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便是支持青岛探索打造院士创新特区。青岛近年来十分重视院士资源的吸引和挖掘,打造院士创新特区水到渠成。但创新特区如何建,政策如何引,未来目标又是怎样,省人大代表、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民革青岛市委主委、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五个集聚”打好“地基”

青岛国际院士港(以下简称院士港)自2016年6月启动以来,定位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集聚载体,重点招引外籍(含华裔)院士前来从业,已经逐步形成了国际院士团队集聚与产学研项目集聚的双重效应。

“先干起来”的国际院士港,让青岛摸索出一条属于自身的人才招引之路,院士港的探索实践成为 2019 年度山东省委上报中央改革办的地方改革案例。2019年、2020年,支持院士港建设的议题连续两年被列为全国人大重点建议、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院士港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五个集聚”的发展格局。

首先便是外籍院士集聚。连续举办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创设“青岛国际院士论坛”,初步构建面向33个国家和地区56个科学院、工程院的“国际院士联系网络”。突出外籍、国际知名、年龄45岁到65岁之间、可长期稳定驻港工作等标准,与286名院士签订入港合作备忘录,重点跟进其中108名并动态优化结构,外籍占比保持在85%以上。探索形成了刚性引进院士(全年驻港)、全职院士(年驻港3个月以上)、注册院士(年驻港1个月,核心团队长年驻港)以及咨询院士等多层次合作机制。目前已刚性引进5名全年驻港的海外院士,15名全职院士,466名核心团队成员。

院士港还聚焦我国“卡脖子”问题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产业需求,引进外籍院士及其团队,促进国内外团队联合攻关,目前已经形成应用研究集聚的效应。

成果转化集聚方面,这里建成运营青岛市首座示范加氢站并实现模式输出;对标国际标准建成工艺研发及检测认证实验室,引领打造“生命药洲”;与亚马逊AWS、微软加速器等合作,打造“国际特别创新区”;建成智能制造产业园,实现了NPR锚杆钢、可熔金属、深基础智能施工系统等关键应用等。此外,在空间载体集聚和政策体系初步集聚上也取得了创新突破。

薛长湖认为,为更好地发挥院士港内在孕含的助推科研创新作用,由省政府统筹安排,在目前院士港业已开展的工作基础之上,追加出台新的配套政策,支持将院士港提升为“院士创新特区”,已经是箭在弦上。

“三步走”打造重要支点

院士创新特区如何打造,薛长湖建议分三步走,“要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功能定位,秉持当前以‘产’为主、长远以‘研’为本的发展时序,按照‘三个阶段’推进规划实施。

当前阶段,构筑技术攻关高地。聚焦智慧新能源交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等四个主攻方向,对接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对接重大产业发展需求,高水平打造联合攻关平台,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培育形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近期阶段,打造院士创新特区。面向“十四五”,紧紧抓住外籍院士这一顶尖人才“增量”,吸引华裔院士回流,带动集聚与之科研联系紧密的纯外籍院士,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探索打造人才、知识和技术跨国流动充分便利化的“试验田”,打造面向东北亚大湾区、辐射“一带一路”的区域性创新高地和国际科创中心。

远期阶段,建设国际科学城。在“十四五”发展基础上再用五年时间,与中科院、工程院开展战略合作,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等聚合发展,在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取得突破,促进科学院与工程院科研优势直通,促进东西方科研思维和体制机制融会贯通,促进港内港外院士资源联通,促进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政治家一体融通,构筑起世界级科学城核心功能,产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点。

组建省市一体工作专班

道阻且长,如何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薛长湖认为,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建立“国际院士联系网络”常设秘书处,打造永久性“青岛国际院士论坛(技术)”,引进国际科技组织,吸引联合国有关组织落户特区。

在引才政策方面,薛长湖建议在海外家属子女随迁保障、社保医保跨国互认通行、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等方面争取先行先试,探索院士随迁家属子女保障、住房、税收等一揽子政策,打造开放创新的海外人才政策特区。

此外,科研政策布局也要有所倾斜:建议优先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设立院士技术产权和技术期权国际交易中心,依托外籍院士集聚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联合办学,开辟布局和承接国家大科学装置的路径,单独设立子基金给予院士港项目定向支持,探索创设中国科技创新促进银行等。

科技强鲁,人才兴鲁。薛长湖相信蓝图已经绘就,未来院士创新特区必将擎起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