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 | 住青全国人大代表郭锐: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

2021-03-09 19: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6047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特派记者 肖玲玲 李晓哲

自2018年首次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了全国“两会”,住青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郭锐带上会的建议,都少不了对技能人才的关注,今年亦是不例外。

郭锐

作为“第一代高铁工人”,郭锐出生在一个铁路世家,他的祖辈、父辈都是铁路工人,他自己也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历程,并亲身参与了从“绿皮车”到“和谐号”的转型,再到“复兴号” 的飞跃。进厂二十多年,从学徒工到一名合格的工人,到高级技师,再到今天的首席技师,身为一线工人的郭锐实现了华丽转身。曾经面对多个转岗的机会,但郭锐始终选择留在他热爱的生产一线,并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建言献策,传递一线工人心声。今年的两会,郭锐带来了《关于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新时代班组建设的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革新和创新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郭锐表示,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企业性质、技术工人身份、体制和机制等不同,很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在工作中的创新、创造、先进技法、操作经验等认识存在一定片面性。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针对方案,虽然国家推行了一系列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但在各省市、各企业落实效果不尽相同,反差较大。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尊重技能人才、关爱技能人才,政策上支持技能人才,制度上保障技能人才,合理使用高技能人才,发挥高技能人才引领作用,是推进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这些课题一直是大家讨论、调研、热议的话题,也是各省市、各企业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

就如何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郭锐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根据企业性质及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等级技术工人评价体系,完善技能人才的培训评价、职级晋升、业绩考评、激励导向、职级薪资、荣誉授予等机制。”同时,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技能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让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中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技能大师”、“大国工匠”、“技能专家”成为人才体系中认同的价值追求。

企业自主评聘,打破技能等级天花板

同时,郭锐建议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聘体系,打破现有技能等级的天花板。

一方面,指导企业为技能人才搭建成长通道。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五个等级的基础上,由企业、行业自行建立技能等级晋升评聘机制。如设立首席技能专家、资深技能专家、技能专家等,评聘过程中采用以业绩贡献、创新成果、带徒培养、综合技能水平等为指标的评价依据,形成企业技能人才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奔有空间的良性机制。

同时,指导企业为技能人才搭建平台。通过开展创新攻关、解决难题、培训带徒等活动,在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方面创造条件并给予支持,让少部分技能领军人才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为企业新技术探索、新产品试制、经验技法提炼、人才培养等工作中来。

另外,指导企业制定技能人才分配制度。针对企业认同的技能领军人才,落实技能领军人才相关待遇和薪资制度,探索实行专家津贴制度或奖补政策、年度奖励工资等,让技能领军人才享受到令人羡慕的薪资待遇。

四是指导企业推行技能人才创新成果激励。设立年度技能革新奖、技术革新奖、创新攻关奖,成果转化奖等,鼓励企业技能人才培育出更多创新成果,并给予一次性奖励。

支持企业院校建立人才合作共享机制

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能培训必不可少。郭锐建议,应多维度开展培训,提升技能员工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

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人才合作共享机制,建设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技能专家队伍(兼职教师),共同培养企业急需各类人才。强化企业理论、实训基地建设。发挥企业技能领军人才“传、帮、带”作用,开展大师讲堂、工匠讲堂、专家讲堂等授课活动,开展名师带徒、难题攻关、专业技能提升、焊匠训练营等技能培训,为技能人员提供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基地。建立技能人员培训数据档案。建立技能人员培训评价制度,根据员工岗位作业要求及工作实际,加强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培训,实现技能提升培训与岗位胜任能力精准对接。

与此同时,搭建社会公共平台,促进技能交流与人才共享。创建技能交流示范基地。根据重点行业产业链分布,鼓励各地市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综合类技能竞赛实训基地。通过技术交流、培训授课、技能展示、技能提升等形式,推动技术工艺不断进步。打造综合性职工创新平台。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职业技能线上培训、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创新成果推广,为各种个性化的技能培训、技能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推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及应用。

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新时代班组建设指导意见

谈到《关于加强新时代班组建设的建议》,郭锐表示,班组是企业中的基本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我国先后有马恒昌小组、赵梦桃小组、郝建秀小组、王涛班、王海班等多个优秀班组享誉全国,孕育出了一大批优秀职工、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国务院国资委在2009年出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2010年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指导班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时隔11年,新时代下班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思路、新挑战,亟需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相适应。新时代下班组建设和发展,对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都有着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深远意义。

“为此,我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新时代班组建设指导意见,加强新时代班组建设,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郭锐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同时制定出台新时代班组建设具体指导意见。一方面可参考我国历史优秀班组建设相关经验及政策文件,另一方面按照新时代新发展要求,全面研究新时代班组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为新时代班组建设发展指明方向。

郭锐表示,班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沃土,推动班组建设就是助推强企战略、强国战略。全面策划新时代班组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格局,增加国家层面的优秀班组、创新团队等荣誉表彰数量和称号命名,让优秀班组、创新团队和大国工匠、全国劳模成为新时代最强音。

新时代班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意见,省市行政等部门积极落实,广泛宣传,为各个层面的班组品牌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做出示范。”郭锐举例说,如“2021年度全国100个最具影响力优秀班组”、“2021年度全国100个最具影响力创新团队”等,让全社会营造优秀班组品牌的良好氛围,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