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职高“直升”本科 记者全方位揭秘中考最热招生形式之一
半岛全媒体记者 魏海洋 刘金震
“上了职业学校就没有好出路?”“中考填报志愿,中职专业无人问津?”“只有差学生才上职业学校?”“上了中职,只能直接就业?还能不能上本科,考研究生?”这几个直击职业教育痛点的疑问,很多年前一直萦绕在中考家长的心头,更盘亘在中职学校招生的道路上,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发展。
问题和难点无法逃避,未来仍然可期。摆在职业教育发展面前的,是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改变局面的迫切情况。2013年山东省进行创新突破,实行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的对口贯通培养模式,“3+4”应运而生,这种中考考入中职学习3年,经过春季高考和对接高校的技能校考,升入正规优质本科大学学习四年的新型招生形式,在青岛乃至全省一经推出,就成为了中考招生中的绝对热点。不仅录取分创中职招生新高,更是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可喜可期的变化。
“3+4”的培养模式打破了以往中职生无法直接升入本科,无法考取研究生的窘境,打破了中职生升学“天花板”。至此起步,青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迎来了普职融通、综合高中等更多的创新学生培养模式。
以此为切入点,在今年中考招生季来临之际,记者以青岛外事学校为例,首次走入“3+4”转段高校,通过采访学生、中职教师、高校教师、专家学者,全方位揭秘这一热点招生形式。也以点及面,透析青岛中职教育的发展与未来。
中考提前批招生
中职学校有了更好的生源
外事学校“3+4”学生在高中段上课
2013年“3+4”应运而生以来,“地位”就挺高,从中考录取顺序上可见一斑。在整个中考志愿批次设置上,提前批为“3+4”单列,排在了普高批次之前首先录取。这不仅给了中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也给了中职学校优先“挑选”生源的机会。2021年的招生政策依然如此。首年招生,“3+4”就招的盆满钵满,而且收分创中职招生纪录,有的学校专业的最低录取分高于公办普高录取分数线。之后每年都有大批高于公办普高线的青岛考生选择“3+4”,走入中职学校进行贯通培养。
青岛外事学校首批“3+4”学生中就不乏“学霸”。记者随机采访了首届“3+4”毕业生中的10人,其中有6人的分数线都远超当地普高线。万宇昊是学校首届“3+4”学生,目前就读于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国际商务专业1班,还在班里担任着班长一职。他中考高出胶州当地普高线100多分,原本有机会入读一所优质普高。但未来三年紧张的高中学习,以及夏季高考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让他选择了报考“3+4”。
拿出金牌专业
优质师资悉心守护成才
外事学校成为青岛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这部分孩子入校以后,我们各个任课老师是兴奋的,在中职的这三年,我们真的可以说是悉心守护着他们成长。”外事学校“3+4”班的班主任栾爱玲谈起第一次与这部分高分生的相遇时,仍十分怀念。对于这群学生来说,栾爱玲和其他老师们一起像守护希望的“火种”一样陪伴“3+4”学生成长,每个老师都想用心去维护好中职招生的新模式,让这条‘破冰之路’走得更加踏实。
学生坦言,“3+4”项目刷新了他们对职校的认知。外事学校第二批“3+4”学生宋瑞杰原以为职校学习风气很差,可入校后严格的校园管理,以及班级同学素质之高令他大吃一惊。学校配备了优秀且负责的老师,细心地护航着他们三年的成长,班级多次期末考试在全市名列前茅,让他为加入“3+4”倍感骄傲。
“3+4”学生在高中的生活丰富多彩
青岛外事学校不是青岛首批招收“3+4”考生的学校,他们的改革从2016年起步。虽然不是首批,但学校在学习别校经验谋划整体设计上做到细致,目前该校的“3+4”无论从生源质量、培养质量,还是高校认可度上都非常不错。学校副校长迟圣德是“3+4”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介绍道:“当时,学校与青岛理工大学衔接,在国际货运代理专业招收一个班,直指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项目试点伊始,外事学校便搬出拳头专业进行贯通,国际货运代理专业是青岛市双高名牌专业,也是该领域全市唯一一个市级骨干专业。“专业配备的全部是双师型教师,不乏国家级、省市级职教名师,以及行业领域内企业专家,建立了十多个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保驾护航。”迟圣德说,除了专业上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配置,学校还提供最适合的师资力量,在课程设置和学习上也对标普高,语数英使用普高教材。
转段率100%
一个班大半选择考研
外事学校“3+4”毕业生正在青岛理工大学上专业课
一位毕业生说,她坐公交曾遇到过别的家长听说自己是职校生就投来异样目光的窘境,她想告诉这些家长,职校生也可以是高端人才。“3+4”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正纠正着以往社会对中职生的错误看法。通过让中职与本科大学牵手联合培养,为中职生升本考研提供了一条坦途。作为12所试点中职学校的一员,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特色鲜明,主打国际货运代理专业方向,目前已经成功输送两届毕业生,至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就读。
“目前两届毕业生都是全部转段,成功升入理想的本科大学。”迟圣德告诉记者,把中职生升学的路子打开了,每一位孩子的潜力都是无限的。省教育厅表示,“3+4”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是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工程型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探索。这也为这一中职创新招生举措定下了很高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随着社会进步,中职毕业即就业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了,通过高职、本科提升素养和技能,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大势之趋,外事学校2020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已高达98.3%。
记者调查发现,相当多的“3+4”学生本科毕业之后考研的热情高涨。以外事学校首届“3+4”本科国际商务专业为例,虽然只是大二,但全班已有半数以上学生决定考研,未来向着更高学历层次冲击。2020年,青岛第一届“3+4”考生已经本科毕业,已经有几十名学生考研成功,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成为了中职生逆袭之路的开创者。
高校提前介入
七年塑造行家里手
在高中段,外事学校“3+4”学生斩获技能大赛大奖
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临沂校区管理工程系主任赵辉认为,通过打通中职与本科高校的贯通培养路径,将专业技能的学习前移到中考阶段,提早为学生的专业发展谋篇布局,是“3+4”突出专业培养,着重培养某一领域专业人才的魅力所在。“‘3+4’学生的可塑性很好,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改革从中职开始也是很好的探索。”赵辉说,中职与高校通过专业互通,要紧密牵手,一体化定制专业成才方案,将专业技能学习细化到7年一体化培养中。
百分百转段至国际商务本科,在中职阶段即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外事学校家长津津乐道的话题。首届毕业生万宇昊作为亲历者,在中职和高校分段贯通尝到甜头,不但实现了本科大学梦,进入大学更是如鱼得水,尤其专业课方面毫不费力,先后获得科技创新奖学金、校级活动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令万宇昊印象深刻的是,在外事学校就读的三年,大学教师已深入课堂,记忆中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的王曙光教授、乐国林教授等知名老师多次深入班级,关注同学学习状况,甚至亲临课堂授业解惑。比如中职时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便由青岛理工韩萍老师亲授。“大学在高中阶段提前介入,与中职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分段贯通、各有分工、渐次递进,有的放矢实现融合一体。”迟圣德认为,这是“3+4”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贯通培养模式下,中职教育和大学本科各有分工。贸易基础知识、商务英语基础、贸易基本技能(单证、报关)、经营管理知识入门和创业启蒙主要放在中职教育阶段展开。而综合贸易理论和实务、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综合经营管理知识、跨国经营管理知识、创业管理素质、国际营销/经营能力、创业经营管理能力等知识和能力则放在大学本科阶段展开。
如此一来,通过高中三年完成基础文化课学习,为大学的工商管理学习奠定基础。后四年大学本科的学习,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贸易实践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重点学习和训练(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和创业经营当面的知识和能力。七年下来,学生真正成为国际商务的行家里手。
本科生活丰富多彩
占据学生会重要职位
外事的老师经常来到大学看望“3+4”的毕业生
这群升入本科大学的孩子们过得好不好?趁着春暖花开,3月中旬记者来到了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进行实地采访。偌大校园里,热情洋溢的身影中,“3+4”本科学子是非常活跃的存在。课堂上他们是认真听讲的学生,课下则是校园活动组织者、参与者。马宇翔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她的大学生活五彩缤纷,课余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公益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她还从学校乐队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司职键盘手的位置,释放着对于音乐的热爱。
“自从选择了3+4本科,也就意味着,由40多人组成的家庭,共同走过七年时光。”2017级“3+4”本科班马宇翔,对加入“3+4”大家庭深感庆幸,结识了一帮互帮互助的同学。正如她所言,所在班级全部转段成功,原班人马来到临沂校区,单独编班,三年中职积累的深厚情谊,在大学期间得以一直延续。大家间达成超乎平常的默契,各类团体活动基本组团报名,遇到困难互帮互助、共克难关。
对于“3+4”本科学生的优秀表现,管理工程系团总支书记陈凡深有体会。他兼任2020级大学生的辅导员,他表示,外事毕业的“3+4”学生是活动特别积极且非常让人省心的团队,管理起来一点都不吃力。而且,班级里学生多才多艺,成了大型活动的“顶梁柱”,各种荣誉也是拿到手软。陈凡说:“管理工程系属于大系,拥有4100多名大学生,管理工程系学生会成员当中,非常多成员是来自于‘3+4’本科班。”
● 3+4学生心声●
考入职高也有精彩人生,也有精彩跨越。记者走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采访了众多外事学校“3+4”毕业生,我们看看他们的风采,听听他们的故事:
外事2016级万宇昊
大家好,我叫万宇昊,曾是青岛外事学校2016级3+4贯通培养本科班中的一员,现在就读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管理工程系国际商务专业1班,现担任班长一职。
初入高中学习时,我对专业课的学习认识不够充分,部分学科甚至感到陌生,比较迷茫,不知如何开始学习,专业课的老师就对我们细心、耐心的讲解,让我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高中期间学习专业课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课语数英的老师也对我们十分负责,每天课后的作业和复习不会让我们有很大的压力。这让我们在劳逸结合,能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增强个人自信心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班级同学的凝聚力。
进入大学校园后,发现跟高中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出入,更多的课余时间自己能充分利用起来,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组织班级内的活动,合理分工和合理安排时间也让我做事开始变得从容不迫。上大学后,自己变得自信多了,也开始规划自己今后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努力的朝着那个目标前进。
外事2016级江山
大家好,我叫江山,毕业于青岛外事学校2016级3+4贯通培养本科班,现在就读于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管理工程系国际商务专业一班。高中的学习令我记的是所有校领导和老师的辛勤付出,没有她们的严格要求没有今天成功的我们,她们的付出令我难忘,不胜感激。
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为我的文化课打下夯实的基础,专业课的教授为大学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让我更加顺利地与大学课程接轨,比其他同学更快更轻松的学习新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作为学校第一届本专业学生,对学校的课程安排十分满意,更期望学校老师们在数学方面的指导与要求再加强一些,强化一下数学课程的学习,与大学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学习做更好的衔接。
步入大学后,运用高中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养成了自律性,能够很快适应大学新课程的学习。同时课余时间丰富多彩,美好的校园,来自各地的同学和诸多优秀的社团所举办的趣味十足的活动。通过两年时间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学习,从一名新闻宣传中心的干事发展为中心部长。一直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立足于“服务学校,奉献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我”的服务理念,延续和实践着“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和“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组织内工作,提示了工作能力与交际水平,是我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外事2017级梁琦
初中时,经过老师的推荐,选择了3+4,起初不是很理解3+4的意思,认为3+4与3+2没有什么区别,后来老师告诉我说3+4是一个新的政策,并且从以后就业与我的特长再结合我的成绩给我分析了一下发现3+4这条路是最适合我的。于是慎重的报考了青岛外事职业服务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幸运的是,3+4并没有让我失望!
刚刚踏入外事学校的时候,就觉得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厚,老师们也是个顶个的专业,并且它不像普通高中那样有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外事的三年,学校也非常的重视我们的学习,对我们各方面的管理都很严格,给我们配备了顶级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设备。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也渐渐的对专业课感兴趣并且代表学校参加了国赛与市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升入大学之后,我发现大学的学习并不像高中那样有老师督促,一切学习全靠自己,老师上课也不会管你有没有走神,有时候就拣只笔的功夫就已经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了。好在我们班的同学在高中三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遇到难题与不懂得地方,大家会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仔细研究攻破这道题。用外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外事无小事,处处见精神。
在大学也有许许多多的社团,爱好篮球的我也顺利的加入了青岛理工大学女子校篮球队,并且代表学校出去参加了比赛,在这个社团里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们彼此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我也成为了校区学生会生活权益部的一名干事,跟着老师与部长的步伐,努力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我还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只希望能够通过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外事2017级马宇翔
在初中,我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女孩,成绩徘徊在班里中下游。中考将至,十分迷茫,仿佛看不见未来。老师向我的推荐了"3+4”这条路,与家人分析后发现3+4才是最适合我的。并且青岛外事服务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有着非常好的前景,并且我处在一个海外贸易非常发达的海滨城市——青岛,就业也比较有保障。事实证明,选择了外事的3+4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在外事的三年,不像普通高中有着如此大的学习压力,而是教给了我们许多学习方法。学校为我们配备了最好的教师资源,老师认真负责,为我们的大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业课的学习也比较得心应手,我渐渐找到了自信,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性的比赛。回想初中时默默无闻的我,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顺利升入青岛理工大学后,我进入了更广阔的平台。相处了三年的同学,在大学里变得更有默契,我们班在多次团体活动中饱受好评。每当遇到困难时,同学们都乐意为我出主意,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理工大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这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更有动力来不断提升自己。而在这里课余生活更为丰富,我加入了学校乐队,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通过音乐抒发青春热忱;我也成为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通过策划参加公益活动慢慢找到了我独有的价值与发展方向。
我很幸运选择了外事3+4。眺望未来的长河,一片光明,熠熠生辉。
两所学校一个制度
大学与中职要常“走亲戚”
在优美的校园里,老师和“3+4”的学生们合影留念
“3+4”从无到有再到强的这8年,整体发展良好。但很多中职和高校负责人坦言,在项目推进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中职和大学合作不深,高校兴趣不强,转段效果不好等诸多问题。“项目本身是非常好的,是职业教育发展乃至是社会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好的创新之举。我们可以把着眼点放到如何让这个项目更好上。”青岛市教科院副院长李一认为,让“3+4”办得更好,中职段的培养还需要特别加强数学和英语的教学,强化学科基础以应对大学更高难度的学习。
李一认为,除了要继续夯实中职段的学习外,要增强“3+4”中职阶段人文素养的培养,特别是让这部分学生一入中职就进入准大学生的状态,对自己高标准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中职与大学的沟通和对接要常态化,大学教授多深入中职,高位引领专业学习,共同完成贯通培养目标。”李一说,中职和大学的互访互学要更为深入,中职提高站位认识,大学则俯首与中职共同成长。
与李一的想法一样,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范学工也是如此认为:“其实作为高校,是比较喜欢这批外事学校培养的高质量生源的。我们和中职目标一致,都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职业教育人才。”她认为,办好“3+4”,最为重要的是中职和大学要在理念、机制、培养方案上协同一致,真正做到虽是两所学校但共有一个路径。紧把住“3+4”的入口关,中职将优秀的合格生源成功送入本科大学,大学一以贯之地进行更为系统和专业化的培养,这一创新之举才能走得更远。范校长比喻道:“中职和大学要经常‘走亲戚’,一条心。”
在省教育厅针对“3+4”的最新要求中,也为这一项目的良性发展指明了道路:各职业院校要坚持文化与技能并重,确保培养质量;各本科高校要更新观念,积极介入、主动作为,全过程、全方位融入贯通培养各阶段。
探索与未来
职业教育未来路更宽
外事学校和大学的沟通非常紧密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认可。外事学校“3+4”毕业生王晓莉的妈妈讲述了一段有趣的经历:孩子当初中考成绩不错,完全可以被录取到普高,但却鬼使神差填报了“3+4”志愿。当接到外事打来的录取电话时,她还以为是虚假电话,第一天报到干脆未到校,直到再次接到电话才确认。起初,王晓莉的妈妈非常反对孩子上职校,更希望女儿就读普高,在亲戚劝说下才勉强接受。外事学校教师三年的悉心培养打动了这位妈妈,女儿三年中职后成功转段本科,她开心极了,女儿成了她的骄傲。
家长、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正在转变,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职业招生模式的创新之举。“‘3+4’只是职业教育破题发展的一个缩影,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正持续谋篇布局。”青岛外事学校校长褚维东说,从青岛市来看,高中阶段教育正在朝着大力建设四类高中的目标上挺进,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特色高中与综合高中,在高中发展的整体设计上,中职是很重要一极。在他看来,由“3+4”开端,青岛中职段招生孕育而生了普职融通等形式,现在创新性的综合高中也继续扩招。职校的招生形式正在逐渐多样化,改革也更加深入,而最终落脚点还是为中考生提供个性化、多样性的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正在从以就业为导向变成以升学为导向。让中职生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李一不无感慨地表示。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山东省也正在逐步完善“职教高考”制度,职校学生有更多机会深造提升技术技能。在去年9月我省召开的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称,过去“职校只能招收低分生”的难题,开始逐步得到破解。
据了解,山东健全“专业技能+文化素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拓宽职校学生学业晋升、技术技能提升渠道,在继续推进高职扩招基础上,重点增加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由上年的1万个增加到2020年的1.5万个。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30万多人,这里面包含了技工教育。根据学生本人意愿直接就业的大约有9万多人,继续升学深造的大约有21万多人。其中,通过职教高考本科录取接近1.5万人、专科(含单独招生)录取超过11.5万人、“3+4”贯通培养转段录取3000余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转段录取近8万人,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
省教育厅表示,可以预见,未来山东新增劳动力大多数都将接受过高等教育。以上表明,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有了更大空间。由此带来的是,职业教育吸引力明显增强。特别是2020年,很多职业学校招生报名火爆,一些高分学生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学习技术技能。截至2020年9月,全省中职教育招生录取数为44.1万人,比上年增加10.8%,2.5万人超过普通高中分数线,招生形势普遍“回暖”;高职教育录取36.8万人,有2.44万人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
关于“3+4”的成才培养方案
如何报考、怎样填报志愿
我们特意联系了外事学校的老师
开辟解读专线
有啥问题,都可以问他们
0532-82668422 666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