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将于5月7日至8日举行。本次大会以“创投风投创时代,创新创业创未来—打造高质量资本聚集高地”为主题,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为指导单位,...
“风”起势来丨复旦教授葛剑雄:“一带一路”应该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
风口财经记者 李红梅
面对疫情冲击,“一带一路”建设显示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不断注入新动能。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5.2%,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19.4%,中欧班列开行量和发送货物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在5月7日举行的2021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发表主题演讲,解读“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和前景。葛剑雄表示,“一带一路”只是借用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非丝绸之路的延续或重建,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新,要加强政治、经济风险管控,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丝绸之路的开辟,外界更积极主动
“一带一路”的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标准的丝绸之路,是指从我国古都长安(今西安)、洛阳,向西经过河西走廊,延伸到撒马尔罕(中亚古城)。泛化的丝绸之路,是指一切从中国内地延伸到外界的道路。
葛剑雄认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古代各国各族人民共同开辟的,但外界更积极主动,中国缺乏对外扩张的需求和动力。“丝绸之路”的开通形成了贸易路线,从中获得利益的主要是外国商人,走私贸易、民间传播取得实效。“外界大量的文化、特产通过丝绸之路主动传到中国,但中国几乎没有主动利用丝绸之路对外传播自己的文化。”
“丝绸之路”的概念,是1877年(清代光绪年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来的。当时,德国统治者要向东开拓,想从西方修一条铁路进入中国。李希霍芬第一个考察的地方就是胶州湾,德国由此决定把青岛作为远东海军基地。此后,李希霍芬考察祁连山,发现古代曾经存在一条主要交通路线,并称之为“丝绸之路”。
上世纪60年代,日本人发现了“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价值,并大力推广普及。而“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才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来。
“一带一路”要依靠创新,量力而行
葛剑雄表示,“一带一路”只是借用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非丝绸之路的延续或重建丝绸之路,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新。
“一带一路”是出于中国主动,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西方主动,这是完全不同的。“一带一路”是全方位长期的开放、全面多层次的合作,不受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局限。“一带一路”要依靠创新,而不是希望从古代找到什么经验,“古代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教训”。
“‘一带一路’给我们提供了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机会,但要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为主,而不是片面地输出文化。”葛剑雄说,一些游戏软件及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影视产品、音乐制品,还有新开发的含有中国元素、中国价值观的文化服务,能够让人家心甘情愿地接受,还可以挣很多钱。
葛剑雄认为,“一带一路”作为我们国家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倡议,必须以发展利益共同体为目标,首先要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加强政治、经济风险管控,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再像汉武帝那样,把中国的钱撒出去,赢得所谓的‘威加四海’,今天绝不可能,而且也不符合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