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青岛“稻”念!学生眼中的袁隆平: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国士无双,袁老千古!

2021-05-25 06:3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473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

痛失国士,何以致哀?

5月23日,湖南长沙下着小雨

民众自发悼念袁隆平院士

致哀的鲜花汇成海洋

当天,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城阳上马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设置小型吊唁堂,同步开展袁隆平院士追思会。

点击上方版面查看详情↑

当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迎插秧季,那位老人却走了!

“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如此深情缅怀。

思念如海,寰球同悲。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总离不开这样一个词——国士。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用一生创新造福了人类。

最后的送别

“难以接受这个消息。”5月23日,接到袁老去世消息的第二天,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李继明立刻奔赴湖南长沙,在袁老的灵堂前守灵,送恩师最后一程。恩师如父,李继明几度哽咽,悲恸不已。

1994年李继明(右一)与袁隆平(左二)合影旧照

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外,细雨凄迷,仿佛无声的哭泣。长沙街头菊花售空,殡仪馆外鲜花汇成海洋,更有稻束静静矗立其中,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花束间的字条留下人们无限缅怀和痛惜:“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饮食者当常忆袁公”“愿您梦里有稻香相伴”……

“太突然了!”李继明忍不住夺眶的眼泪,他十分愧疚,之前并未觉察到恩师身体状况的一些细节。去年12月,90岁高龄的袁老依然像往年一样前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今年3月份,袁老在住所洗手间里摔了一跤后住院,后转入长沙医院,“跟师母微信联系的时候,师母还说争取五一能出院回家。”

5月10日,就在袁老住院之时,袁隆平院士团队在海南三亚试种的“超级稻”测产刷新纪录,平均亩产达到1004.83公斤,较设计预测亩产量的900公斤多了100余公斤。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这个喜讯之中。然而李继明陆续接到一些身边人询问袁老健康问题的电话,他开始隐隐有所担心。

“老师最后走得很安静。”说到这里,李继明再度哽咽。还能讲话时,袁老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李继明最后一次面见袁隆平院士,汇报各基地情况。

“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袁老早已立下他此生宏愿,带着他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近年,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香丰。袁老就像一穗稻谷,他播撒的地方,结出许多的子粒来,稻香溢四方。

海水稻,从青岛起飞

时间回到2017年9月28日。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海水稻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行走在田间的袁隆平院士在等待一场考试结果:考生是水稻,分数是亩产。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从事耐盐碱水稻及作物栽培研究等方面十多位专家共同见证了白泥地研发基地300多份海水稻材料表现,并从中评测出耐盐碱度高,性状表现优秀的“好苗子”。现场经过小区域收割、脱粒、除杂、测水分、称重最后获得数据,测产测得结果,白泥地研发基地最高产量是每亩620.95kg,远远超出预期。

2018年袁隆平在青岛海水稻育种实验基地

这是2016年由袁隆平领衔建设的研发平台“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落户青岛后,收割的第一茬海水稻。

袁老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他露出孩子般开心的笑容,表示可以打“优秀”,“今年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希望再接再厉明年更上一层楼!”

2018年初,在湖南工作的李继明受袁老委托,赴任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任副主任,主持科研工作。临行之前,袁老对李继明表达了对青岛海水稻基地的期望:“老师很高兴,青岛靠海,他认为这里是研发海水稻材料的天然试验场。像城阳上马基地,土壤经过海水倒灌形成盐碱地,因此几乎寸草不生。而灌溉用水是桃源河海水倒灌的咸水,盐度在3‰到5‰之间,非常适合海水稻的研究。”

2018年袁隆平在青岛海水稻育种实验基地

2018年10月,城阳上马基地插秧仪式上,李继明和专程赶来青岛的袁老有一次谈心。袁老问弟子:在这边适不适应?李继明回答:“我适应性能力还不错,老师您放心,青岛的气候和条件都很适合研发海水稻材料,有利于海水稻项目的推进。”

“老师没有给我定具体目标,实验有成功有失败,他很明白。”但就是这样一份心照不宣的信任,让李继明不敢有丝毫松懈。“其实我压力很大,老师把这样一个重要的项目交给我,我一定要把它做好。”

3年过去了,海水稻城阳上马基地海水稻总材料数达200余份,可以在盐度3‰到5‰土壤中生长。青岛海水稻基地作为海水稻品种的育种基地,有将近14个品种2020年增产都在30%以上,为全国各海水稻种植基地提供了有力的种质资源保障。

“希望自己做的没有辜负老师的嘱托。”李继明的微信名字叫“盐碱地”,恩师重托,以此明志。

“电脑里种不出水稻”

“最后一次面见老师是在去年9月14日。”李继明对这一天记忆深刻。

因为心疼老师的身体,李继明平日里不敢轻易打扰。“9月份,我从全国十几个实验基地得到许多测试数据,拿了一些各基地海水稻材料表现的照片,尤其是新疆连续三年实验种植,达到了亩产548.53公斤的成绩,我也把那里耐盐碱杂交粳稻的出色表现汇报给了老师。”袁老听了李继明的汇报后很高兴,对他说:“要继续把这件事做好。”

自2017年开始,由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牵头组建了国内唯一一个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分为4个试验组别34个试验点同时开展区域试验,通过建立水稻耐盐碱评价标准以及区试网络,针对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特征,设置北方沿海中早粳晚熟组、沿黄粳稻组、华东沿海籼稻组、华南沿海籼稻组4个组别。在广东、浙江、海南、江苏、辽宁等34个区域试验基地进行品种区域试验,在西北、东北等18个试验基地进行品种预测试验。

2018年袁隆平在青岛海水稻育种实验基地

“全国14个海水稻材料测试点,每年我都亲自去考察。”今年58岁的李继明依旧奔波在盐碱地头,“一次走不完,就分两次、三次,一定要自己去地头看,自己去地里取样。这样得来的数据才真实可靠。”

“电脑里种不出水稻”“不懂水稻怎么种的人,不要考我的研究生”——袁老的师训时时响在耳边,成为李继明日后笃定坚守的职业习惯。

事实上,袁老一直都是这样践行的。“最近几年,老师行动有些不便,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袁老的心,仍然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多一字也不行

袁老早期培养了6名研究生学生,李继明就是其中之一。

1985年李继明经人引荐,第一次拜见袁老,想报名袁老的研究生。“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淳朴。”袁老穿着简单,说话平易近人,让李继明心生敬意。“可能是因为我比较认真,老师很少凶我,但是老师对专业是非常严谨的,一丝不苟,不能有一点马虎。”

有一件小事令李继明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在我1985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时,老师拿出一本英文书 Heterosis(《杂种优势》),并给了我一本小英汉词典,要我限时翻译其中的Epistasis (上位性)一节。当时的我认为,这只是一道测试专业英语的简单考题,直到很多年后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博士学位课程,更加系统、深入地结合分子生物学学习杂种优势机理时,才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了这道翻译题于杂交水稻研究的意义。因为时隔20多年后,‘上位性假说’仍然是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的热门课题,由此可见恩师的英文水平及专业造诣。”

“我和老师还合著了一篇杂交水稻的英文综述,发表在Plant Breeding Review 上。在写作过程中,他一再提醒我,在表述化学杀雄杂交水稻内容时须特别谨慎,因为这一早期杂交水稻技术因种种技术原因并未在中国长期生产应用。如果没有他的及时提醒,若处理不当,会对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产生误导。”

李继明的勤奋和严谨深得袁老信赖,研究生毕业后他在袁老身边从事国家863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兼任秘书,朝夕相处五六载。“老师写文章非常严谨,多一个字也不行,反复推敲,能多减一个字就减一个字,他从来不说大话空话。”

最让李继明佩服的是老师的品格,“他对人非常包容,从不计较名利。他总在各种场合将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归功于中国科学家的集体努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把自己所得到的各项荣誉看作是集体的成就。当谈起‘杂交水稻之父’这个称谓时,老师多次这样说:‘我只是个先行者’。

“回来吧,这里更需要你们”

1996年李继明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而后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入职美国杜邦先锋公司从事玉米和水稻研究工作。这期间,李继明和袁老没来没有断联过,特别是2007年李继明亲历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会上,袁隆平被正式授予美国科学院院士证书,美国科学院院长及与会代表对他为全球粮食生产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7年李继明和袁隆平在美国合影旧照

2014年李继明回国加入华智,成为袁老杂交水稻团队的技术骨干。“在老师身边工作很踏实。”李继明说,袁老早期有6名研究生学生,其中有3人曾离开中国去国外发展,都被袁老“喊”了回来,重返祖国的田间地头,成为杂交水稻研发的生力军。“老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我回国。他说,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耕地红线18亿亩,人口多土地有限,更有紧迫感,这里更需要你们!”

“这里更需要我们!”这是一份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便根植热土,立志“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让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之路。质疑、失败、挫折,早习以为常;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辗转几日火车,去往全国各地,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为稻种追寻适宜的温度与阳光。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

回望袁老一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袁老用一生诠释着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循着他的足迹走下去

2019年9月,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习近平主席和袁隆平曾有过一段悄悄话。习主席问袁老:有什么进展?袁老回答说: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

今年5月份海南超级稻亩产达1004.83公斤,刷新了杂交水稻在三亚的亩产新纪录。这个数字,离袁老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李继明最后一次面见袁隆平院士,汇报各基地情况。

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了万亩片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种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两万亩,扩大推广到十万亩。十地十万亩海水稻去年已完成测产,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海水稻试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良,亩产逐年递增,在寸草不生荒废的盐碱地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稻谷丰年。

目前,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其中山东潍坊寒亭区十万亩海水稻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是全国首个百亿级海水稻特色小镇产业综合体,并成功打造海水稻深加工终端品牌“种福田”,海水稻大米已走上市民餐桌。

“老师计划用8-10年时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作为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帮他圆梦。”6月初青岛海水稻基地马上进入插秧季,追悼会结束后,李继明将返回青岛准备插秧前的繁忙工作。

袁隆平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继承老师未竟事业,这不光需要我们这些从事杂交水稻事业的专家的努力,也需要千千万万中华拓荒人的努力。”

风起稻菽千重浪,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是袁老最热爱的画面,“亿亩荒滩变良田”,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看,风轻轻拂过田野,袁老戴着草帽,正坐在稻穗下乘凉...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国士无双,袁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