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外宣媒体,吸引俄罗斯夫妇北上二次创业……看大项目背后的青岛引力
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七月的青岛,海风舞动,绿树红瓦,用盛夏的姿态迎接着四面八方的客人。
近日,由山东省委外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媒体参访团走进青岛,这支参访团涵盖了从中央到省级的近10家主流外宣媒体,报道通过中、俄、英、法、德、日、韩等多国语言面向全球受众传播。从胶州湾西岸新城的上合示范区,到胶州湾东岸老城的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实验基地,青岛承接国家战略的一个个大项目建设运营现场,成为镁光灯聚焦的青岛新景观。据不完全统计,仅青岛上合示范区今年以来就已经接连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等面向全球刊发的媒体,走向国际公众视野。
吸引世界的目光,因为这里有足够多的好项目、新机遇。今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与滨海风光相伴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上半年,220个青岛市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达99.09%。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青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增至168家,项目增加了49个,青岛成为跨国公司投资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
这座素以颜值著称于世的海滨城市,是如何在进击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之路上不断收获“事业粉”的?答案就蕴藏在项目建设现场。
青岛速度
拿地到开工一天就办好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作为百年港口的发源地,大港见证了城市的开放发展。随着青岛港战略西移,老港区转型升级,为胶州湾东岸老城区的功能切换注入新增长极,成为时代命题。
2012年,邮轮母港开工建设。2015年,随着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创造了当年接待邮轮35个航次的国内邮轮母港开港首年运营新纪录。作为少有的位于市中心的专业邮轮码头,邮轮母港成功运营,为“前港后区”的老港区全面振兴埋下伏笔。
2020年11月15日,历时8年,在全球贸易为应对疫情冲击寻找新方案的关键时期,涵盖东盟十国和中、日、韩、澳、新共15个国家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
抢抓RCEP新机遇,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显然不能错过。而青岛老港区更新的伏笔迅即展开。
2020年12月1日,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以下简称“RCEP创新试验基地”)启动仪式举行,创新试验基地暨邮轮港区先开区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签约。12月19日,《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行动方案》发布。
2021年1月12日,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RCEP试验基地建设,打造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发展的重要支点。
1月18日,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开工,9个项目现场签约,并举行了RCEP国际博览中心项目奠基仪式。
不难发现,青岛在结合自身优势承接国家战略方面,可谓有勇有谋。距离RCEP签署仅两月挂零,RCEP创新试验基地便完成了从启动到开工的无缝衔接。而这期间,签约、奠基等仪式感背后,更有着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和思路清晰的行动方案。
正在建设中的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启动区
按照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RCEP试验基地规划总面积34.2平方公里,高标准设计“一核、两廊、五片区”:在邮轮港区核心区基础上,打造滨海产业创新走廊、滨河(李村河-张村河)创新发展走廊,历史城区以及人工智能、大健康、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高端新材料等四个千亩园区。并制定了5大赛场、17条赛道推动产业发展聚势而强,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完善、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青岛速度不仅体现在前期的启动规划,更在于项目开工后的真抓实干。
如今,RCEP创新试验基地开工已经半年,在位于市北区的基地核心区国际邮轮母港区施工现场,随处可见挖掘机、大型起吊机等工程机械的忙碌身影,这里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不止你在地面看到的这些,在我们的脚下,项目地下空间建设也已经全面开工,正在进行止水帷幕和基坑封闭等基础性施工作业,确保接下来的临海项目建设安全高质。”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是邮轮母港区更新改造主体,说起项目,公司副总经理殷国强如数家珍。
他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着力推进的是国际邮轮母港区启动区(乐海坊)的建设,规划用地约77.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启动区规划布局山港大厦,青岛之光广场、源文化中心、筒仓酒店、筒仓博物馆、餐饮集市、地下空间、山东港口航运金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总部、RCEP博览中心、世界之眼、中铁晋鲁豫总部等十余个项目。其中山港大厦已于今年5月交付使用,地下空间也已于6月份全面开工。
作为启动区的亮点项目,占地21.8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集交通、能源、商业、休闲于一体,在总结以往青岛同类项目运作得失和借鉴其他城市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该项目将全面整合地下道路、管廊、能源、停车、商业等设施,实现各地块空间功能与建设品质的高度统一,从而确保后期运营效果。这种地下空间实行整体出让建设的模式,在山东省内属于首创。
首创自然也就意味着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面临更多复杂问题和更长周期成本。殷国强坦言,行政审批阶段的“青岛速度”让企业感受到了莫大支持,同时也为接下来干好项目增添了更大信心。“在市区两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及帮助下,启动区地下空间项目从土地入储到发布招拍挂公告,仅用时58天,创造了市北区的新速度,同时,在拿地取得用地规划许可后一个工作日,便取得施工许可,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
青岛创新
海关税务法院“合体”服务企业
青岛速度的底气来自于创新。眼下RCEP正处于成员国核准阶段,根据规定,协定生效需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批准,其中要至少包括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至少3个国家。抢抓RCEP生效前的窗口期,位于市北区馆陶路的国内首家聚焦RCEP经贸合作的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已经率先启用。作为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在RCEP框架下围绕企业服务先行先试的载体,这里自6月底启用以来,虽然运营只有半个多月,却已经是顾客盈门。
青岛孜诺机械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吴玲告诉记者,企业生产的农用机械产品销往泰国、越南、韩国、澳大利亚等RCEP成员国,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启用后,进驻这里的市北税务对企业进行了一对一的办税流程优化指导,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办税体验和效率,“以退税业务为例,通过无纸化线上申报,信息没有疑点的话24小时内即可收到退税款,而以前不仅要往返多个部门,材料申报后可能还需要等几天甚至一周才能到账。”吴玲说,流程的升级,极大解决了企业资金流占用的现实困难。
除了惠企举措,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更大的意义在于为企业深度融入、利用RCEP体系和规则,实现更好发展赋能。
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内的服务窗口
青岛维勒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铝箔纸卷、家用铝箔餐盒为主要产品的青岛外贸企业,除在青岛胶州设有生产基地外,还在泰国曼谷、加大多伦多设有海外生产基地,公司副总经理董苗苗近来成了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的常客。她告诉记者,除在泰国有生产基地,他们的主要出口市场则包括日本、澳大利亚,这三国均为RCEP成员国。因此,对于协定规则究竟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发展利好,她十分关注。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RCEP生效后,我们出口日本的产品将得以享受协定税优惠,从而增加竞争力。另一方面,贸易壁垒打破,我们的生产基地的供应链不必再局限于本土采购,而是可以借助原产地规则的便利,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供应链选择,从而节省成本,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助力企业更好发展。”董苗苗坦言,这些有关RCEP的知识都是通过跟青岛海关在中心建立的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工作人员交流后获得的,对于企业来说,有了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提供的多元化服务,对于将来利用好协定生效后规则的信心更足了。
“RCEP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自贸协定适用等都是我们日常接待的热门咨询,平均每天相关咨询电话量都超过百次。”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的热情特别高涨,是青岛大港海关原产地管理科副科长危琦自中心启用以来的深刻感受。
危琦的感受,也正是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创新的意义所在。在这里,共设立18个窗口,企业可以在这里获得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青岛海关、青岛税务、青岛贸促会、行政审批等部门提供的包括行政审批、原产地认证签发、商事证明、企业出口退税(24小时到账)、人才服务等“一站式”政务服务和解决方案。
例如,青岛海关在中心建立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促进企业充分享受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推动青岛市充分利用RCEP生效前的窗口期,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释放政策红利,促进产业聚集。
市北税务在前期推出服务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三大类38条服务措施的基础上,在中心设立税务服务窗口,从而实现电子税务局登记、发票邮寄、纳税申报、出口退(免)税备案、申报及证明开具等11项涉税服务一窗通办,并提供出口退税24小时内到账特色服务。
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与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法律顾问、海损理算、商事调解、境外投资、国际商账追收等10大项服务,贸促会还将通过加强对RCEP相关政策的研究、举办与RCEP相关的经贸论坛等活动,提高自贸协定利用率,增强RCEP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合作平台。
“放眼全国,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无论是服务理念还是服务水平、服务项目,都体现着创新,更重要的是,它是全国首家专心服务企业参与RCEP经贸合作的平台。”在青岛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段沛佑看来,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正是此前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上发布的《关于共同推进RCEP区域经贸合作青岛倡议》中“支持地方先试先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一个生动实践。
青岛引力
俄罗斯夫妇深圳打拼多年,北上青岛二次创业
速度与创新,正在让青岛这座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强。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如今三年多过去,位于胶州湾西岸的青岛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内,发展速度可谓风起云涌。
瞄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之下的青岛机遇,上市企业传化智联打造的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于2016年6月便正式开业启运,而随着上合示范区落户青岛,也为项目发展带来了更多动力。
示范区突出物流先导,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物流中心。聚焦畅通多式联运通道、集聚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开展国际物流合作,充分放大海陆空铁集聚优势和乘数效应,加快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据青岛传化公路港党支部书记,传化智联山东大区办公室安环经理易勇介绍,项目依托青岛作为上合组织内陆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和国际合作新平台,目前已发展成为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商业规划充足、综合配套丰富的公共性园区。通过提供优质的国际物流、现代贸易、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性服务,2020年吸引驻港企业数达六百家,营业额超过190亿元。
除了上市企业,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创业者也纷至沓来。在上合国际贸易中心的上合特色商品馆,来自俄罗斯的泽列宁和斯维塔夫妇是这里俄罗斯展区的参展商之一,他们经营的贸易公司长期与中国销售商合作,将俄罗斯的食品、酒水等特色商品销售到中国各地,此前夫妇俩的公司和事业重心一直在深圳。
对于为何会选择北上青岛,来到上合示范区投资,斯维塔坦言,因为上合示范区的相关部门向他们发出邀请,并且为他们创业提供了优渥的便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自2019年在青岛成立公司以来,充分感受到了上合示范区作为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平台效应,不仅生意越做越大,更与当地三家企业签订协议,进行长期合作。今年,他们还计划为30-50家CIS(独联体国家)地区厂商做市场调研,以便他们的产品更加适应中国市场,为后续的引进合作做准备。
斯维塔在上合特色商品馆的俄罗斯展区查看展品
如今,夫妇俩已经逐步将事业中心向青岛倾斜,并且把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也接了过来,“我们相信在这里做生意会越来越好。”谈及未来发展,斯维塔信心十足。
借助上合示范区平台,青岛吸引力越来越强的同时,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多互动耦合资源。位于胶州的青岛璐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辣椒除柄加工等特色农业装备的研发制造企业,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辣椒除柄机等农业装备不仅畅销国内,近年来更远销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然而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海运费用持续上涨的同时,出口地区的检测消杀成本也居高不下,这对企业海外市场拓展造成了不小影响,但同时也为属地化建厂提供了机遇。
就在今年四月举行的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企业的需求得到了回应。青岛璐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告诉记者,博览会期间,通过巴基斯坦中国中心这一巴基斯坦在上合示范区设立的合作平台,企业就“巴基斯坦辣椒产业园”与当地进行了初步接洽。目前,双方已经就该项目签订合作协议。产业园分三个单元,分别是智能辣椒机械制造基地、辣椒产业标准化推广及辣椒制品加工基地。“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拉动巴基斯坦当地辣椒产业全面升级,更将为企业的农机装备属地化发展带来利好。”李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