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评面丨监管主播们的流量生意,不能仅靠平台

2021-08-14 09:5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8579) 扫描到手机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微博初兴的时候,有句话叫“围观改变中国”。个人表达加之移动互联的病毒式传播,挑战了传统媒体传受关系所形成的现实权利。很多事件,寻求现实权利的解决路径,经常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但如果经由当事人的“直播”,引发网民“围观”,一旦形成公共事件,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往往能获得超预期的效果。比如近日某互联网大厂的“陪酒事件”,在公司内部寻求解决所遇到的无力感与在网络上获得的支持力量相比,堪称霄壤之别。这就是基于网络“直播”进行“围观”的力量。

“围观”与经济相联系的“直播”,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热点新闻事件人物直播带货,草根网红打卡四方,主播们的流量生意风生水起,热热闹闹。直播本身没错,但是,任何行为都会有其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果“围观”仅仅追求“流量”特别是“现金流”,那这种直播就会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我似乎记得,山东大衣哥村里一直无比热闹,有“主播”为了跟他合影,各种闹剧频频出现,致使大衣哥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现在,又轮到了奥运冠军全红婵。全红婵的故事,对于很多“直播人”来说,又成了一个新的题材和热点,“年龄最小”“水花消失术”……一系列标签贴到了她的身上。于是,她家又成了新的打卡地。巨大的流量似乎意味着巨大的利益,“主播”“网红”一边直播一边带货,严重影响了全红婵家人的正常生活。据媒体报道,一天至少有2000人去她家打卡,有人到了晚上9点还在冒雨直播,大声吆喝……

面对这些状况,流量平台要监管,此类视频不推荐不展示,直接下架。但是,只靠平台监管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海量的视频数据,直播平台能管得过来吗?所以,要多管齐下,从源头抓起,从个人自身做起。只有每一个人对网络环境的维护,才会使得正常的“围观”“直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否则,只可能会毁掉“直播”这个行业。

不要认为雪崩的时候,没有自己这片雪花的责任。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