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追溯观海山名称由来、沧桑旧事 解开观海二路群贤荟萃的密码

2021-09-05 18:0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8252)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署名除外)

青岛小鱼山、信号山免费参观啦!

正在寻山之旅的路上,青岛两座著名山头公园的免费开放,更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许多惊喜。

本期,我们继续前行,关注的是一座面积不大却底蕴深厚的青山——观海山。山上观海台,山腰名人居,王统照忆当年曾写下“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的诗句。每一转弯,都有可能与名人“邂逅”,在他们故居前停下脚步,聆听房内传出的声音,岁月的回响也与之交织在了一起。于是,和专家及名人后代一起,找寻山与人的心灵碰撞,体味其中的难解之缘。

名称由来

葫芦埠、抛球山、观海山

一日清晨,阴云终于散去,乌云逐渐由墨黑转淡,进而形成一缕缕久违的白云,天空被衬得更蓝了,心情也随之明朗起来。

在雨后的清新中,一路前行,为寻山而来。

毫不意外,大学路、鱼山路的网红转角仍有游人排队;龙口路上,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越接近江苏路,越能感觉到行人情绪的变化,不时有叹息传来,电话中,正在向亲人汇报病人近况。不消说,前面就是青大附院了。车辆的轰鸣声,行人的嘈杂声,小吃摊的叫卖声,是这所医院每日重复上演的奏鸣曲。

喜怒哀乐,浸润其中,角色各不相同。

进入平原路,文人墨客“轮番登场”,教育家蔡元培携带妻儿短暂定居于此,为青岛带来了“大学”,更引来了“大师”;这条路既有中共地下组织,也是“左联”的阵地,为曾经的战士们提供了避难之所;京剧表演艺术家言少朋、藏书家张铮夫、著名律师周孚先都曾寓居平原路,他们在各自的行业绽放异彩,也为这条如今拥挤的小路,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平原路不长,却是进出医院的重要道路,因此拥堵是必然的。曾经的殡葬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小吃店,“来,一碗肉丝面、一碗牛肉面,哪位的?”老板的喊声,很快得到了小桌客人的响应。看着顾客大快朵颐的样子,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这些人可能是远道而来的病人家属,他们为病人奔波,在路边解决完一顿饭后,还得继续去排队挂号、看病、拿药。这就是生命的节奏,满含希望!

平原路与观海一路交界处,有一条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能看到一座小山在眼前“晃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山腰那颗“睫毛”修长的眼睛,似乎在向来人致以问候。

登上台阶,有一条山下道路横亘眼前,是青岛著名的“怪路”——观海二路。

继续攀登,目的地观海山到了。

与“长睫毛大眼睛”对视片刻,发现此地是观海山的入口处。“大眼”下的石碑上,刻着观海山建园记。根据记载,以及专家们的研究,我们可以还原观海山名称由来的历程。

观海山的名字有很多,有的很有趣。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曾经撰文称,崂山山脉向东向西绵延,形成许多山峰和丘陵,最西端的一个山头,像一个葫芦,青岛村和沟崖村的村民便叫它“葫芦埠”。碑上记载的是,观海山原为山东村村民山场,海拔66米,占地85亩。青岛文史专家王铎说,观海山原本是一座小山岭,因为山岩青黛,故名“青石山”。不同的年代,叫法不同,从中也可以看出,观海山的山坡较缓,既形成山场,又有山头。

德国侵占青岛后,在山前修建了总督府,旁边建了球场,于是有了“抛球山”的名字。当然,因为总督府的存在,还有“总督山”和“总督府丘”的不同叫法。

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趁机挑起日德战争,强行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将这座山改名为八幡山,山前的路叫八幡町,也就是今天的观海一路。

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主权,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小山也有了新名字“观海山”。1927年,时任胶澳商埠总办赵琪,在视察了观海山之后,决定在山顶增修一座四方形的观海台,以供游人观光。观海台建成之后,市民纷纷登台观览,一饱眼福。于是,市民便俗称此山为“凉台山”。

1984年,青岛市政府将其辟为山头公园,增加了部分长廊、亭阁,风景愈发优美宜人。

观海台景

海色天光上下同

“遍山植松,山岭有平台观海台,登台一望,东西南三面海天一色,波光涛影,历历在目;惟北面之陆地,因群山环阻,不能远眺耳”。这是1935年的《青岛名胜游览指南》对观海山的一段描述。

86年之后,再登观海山,似乎踩着“红瓦”而上,山的周围是层层叠叠的小楼,红顶间,有绿树点缀。踩在台阶上,仿佛置身云端,欣赏着这座城市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进山后,右手边,是依次而上的石阶路,其实,这是一座被房屋包裹的小山,全部走下来,不过半小时的路程,但坐在长凳上,一天都觉不够,实在是太惬意了。

不需要多久,就登上山顶广场,广场占地248平方米,2000年翻建扩大至259.69平方米,由崂山红、五莲红和崂山灰等火烧板铺就,周边种植悬铃木、雪松、紫叶李、樱花及灌木。

著名的观海台在广场的中央,四根白色的柱子,挑起游客的目光,登上二楼,不用仰头,便能看到伸入海中的小青岛,碧蓝的大海,波光粼粼,船舰荡漾在水中,柔和又不失威严。登台远眺,远至大公岛、小公岛,近至栈桥、薛家岛、信号山,进出胶州湾的巨轮、小船一览无余。

当年,青岛市区的范围还小,观海山几乎可以称为城市的中心,因此是观海听涛的最佳山头。史书上说,登上此山,“澳内全景历历在目,即澳外航轮亦可一望无遗焉”,“当市内之中央,遍山植松,山巅有观海台,登山遥望海西胶州湾之曲折,了如指掌。”所以,观海山被评为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首:海上写意。有诗为证:

风帆叶叶远浮空,海色天光上下同。

最是雨余东望处,红楼翠罅白头人。

只是,在城市发展快速的今日,高楼林立,海景已经“消失”了一片,涛声也淹没在了街道的喧嚣之中,但作为城中山头公园,它的魅力还在。

从观海台下来,继续绕行,在一条鹅卵石路的引领下,与三座形状各异的白色凉亭“相遇”,三“兄弟”错落有致,形似水母、扇贝和海星,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磨石地坪。双柱“扇贝”亭在前,单柱“水母”与4柱“海星”相连,白色马赛克镶边。亭台为两级花岗石圆台阶组成。它们一起向游客发出歇脚的邀请。

告别凉亭,刚下台阶,就可以看到汉白玉质莲花底座上,哪吒跪卧双手托腮沉思,栩栩如生。

再走不远,就可以看到“海底世界”了。这条1986年8月修成的壁画长廊,长24米、高3米,彩色马赛克拼装成海底珊瑚、海星及深海鱼种的象形图案,与大海形成了呼应。透过长廊的三个观景窗,可以远眺到高楼与信号山形成的错落美景。

庭院深深

王献唐自建“海景房”

山头不高,公园不大,然而,这座山头公园和山腰上的名人故居,为这座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围山而建的红顶中,一条道路拦腰成环,形成了青岛马路的第三怪:绕了一圈又回来。另外两怪是“波螺油子路”,和“马路建在房子里”。在老城区,丘陵地貌使得房屋不得不依山势而建,自然就形成了“奇形怪状”的房屋设计和道路网络。

绕了一圈又回来的观海二路,便是其中最奇特的环形路。它围绕着观海山首尾连通,所以,“马路之首3号(1号已消失)与尾75号,只有一墙之隔”。

观海二路,和福山路一样,是一条名人故居聚集的道路,显然,这与观海山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人雅士好山水,建在山上,遥望山海,城市中心,是绝佳的居住胜地,他们的到来也为观海山增添了精神海拔。

观海山公园门口的观海二路13号甲,就有名人曾居于此,墙上“文化名人故居”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挂牌非常醒目:王献唐故居。

王献唐(1896年~1960年),知名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1896年,王献唐生于山东日照韩家村,11岁时,被父亲送到青岛礼贤中学(今青岛九中)读书,毕业后进入德华大学预科班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日德战争爆发,日本的铁蹄踏入青岛,山海破碎,王献唐只得中断学业。

战争结束后,王献唐于“民(国)五(年),复入青岛礼贤书院文科。”以20多岁的“高龄”中学毕业后,王献唐曾当过翻译和记者。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的主权时,王献唐也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与了接收仪式,并由此走上仕途。他天资聪慧,在父亲的影响下,利用闲暇从事学术研究,著述《公孙龙子悬解》六卷,是他25岁时完成的第一部专著。

1923年,他被任命为胶澳督办公署帮办秘书,后又被安排到青岛财政局税务股当股长。正是在这段时间,王献唐有了两个孩子,为了方便生活,急需一处宅第安置。

“曾祖父担任股长时,在青岛有了自己的房屋”,王献唐的曾孙王书林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1923年,曾祖父和同学、同乡尹莘农(著名医学家)一起筹钱买了观海山半山坡的一块地,曾祖父学过土木工程设计,所以在这块地上,他亲自设计、监督,建造了一处住宅。房子建成于1924年,四间平房,在观海二路上看是两层的房子,曾祖父与一家老小住在上院,尹家住在下院,同走一个大门”。

王书林听祖母说,当时的房子里有柏树和藤萝,还建了一个读书亭,供曾祖父读书会友用,墙角上还放着从日照老家带回来的磨盘。当时一家七口全靠王献唐一人工资,王献唐虽收入不少,但全部用来买书、字画、文物,家用一月只有几块钱,因此生活并不富裕。

名人踪迹

转弯“遇到”王统照

故居旧貌还在,但已物是人非。

一年多之后,王献唐辗转到北京、南京、济南任职,后来儿子住在旧居内,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交公,才搬离观海二路13号甲。

观海二路上,住着王统照等人,时而回青的王献唐和王统照相见恨晚,几天不见就不舒服。

王统照(1897年~1957年),字剑三,现代作家。他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更是青岛新文学的拓荒者。1927年4月,他举家迁到青岛观海二路49号。“他喜欢青岛淳朴的民风,这里比较安定。他在观海二路买地,自己出钱盖了49号这一圈房子。那时那里住户不多,买地很便宜,他还在后面的观海山建了一个望海亭,能看到海,现在已经没有了,让日本人给毁了。”青岛文史专家、青岛大学教授刘增人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统照在此居住生活了近30年。他在这里写成了气势磅礴的巨著《山雨》、著名散文《青岛素描》和诗集《这时代》;接待了俞平伯、闻一多、老舍、朱自清等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臧克家、王亚平等许多上门请教的文学新秀。吴伯箫曾回忆,“观海二路的书斋里,同你送走多少夕阳,迎来过多少回山上山下的万家灯光”。当时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的臧克家也常来王宅拜访,他的第一本诗集也由王统照筹资出版,臧克家在回忆文章《剑三今何在》中如此描述:“我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期间,不时到他的观海二路寓所去。大铁门向西向,院子很小,一进大门,右手一座小平房,两个通间,这就是会客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匣‘全唐诗’。我一到,老工友上楼通报一声,一会儿看到主人扶着陡直的栏杆,滑梯似的飞跃而下。楼很小,又高高踞上,真可成为危楼了”。

也是在这栋小楼上,王统照编辑出版了青岛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刊物《青潮》。

“我正在靠山面海的凉台上向四方看去。稀稀疏疏的电灯光映着那些一堆一撮、高下错落的楼房,海边就在我们坐的楼下。银色的波涛有节奏似的撞着石堆作响。静静的海面只有几只不知哪国的军舰,静静地停泊着……”每当夜幕降临,王统照都会遥望山海,疏解胸臆。

1956年,王统照在旧居照片上题了这首诗:

卅载定居地,秋晖共倚栏。

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

风雨昔年梦,童孙此日欢。

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

再访观海二路49号,相比较于周围的居所,王统照故居显得有些破旧,门口墙体斑驳,大门紧锁,通过围墙,向高处望去,院内凌乱,不复旧日模样。对此,青岛市原文物局局长魏书训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他曾带领文物局做过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后人的原因,故居修缮工作未能全面进行,不得不说,是件憾事。

围着观海二路转一圈,可以看到许多有特色的小楼,观海二路3号,一栋单体小楼,曾经住着“岭南才子”黄公渚。

黄公渚(1900年~1964年),字孝纾,书画家,收藏家。黄公渚的父亲黄曾源两任济南知府,清正廉洁。辛亥革命后,大批逊清遗老避居青岛,这座城市拥进了一批官员,黄曾源不算大官,但家境殷实。12岁的黄公渚便随父亲寓居青岛,他们带着万卷古籍,住进湖南路51号,取名潜志堂。黄公渚天资聪慧,治经学,喜考据,精训沽,善书画。后来,家里卖掉了湖南路的房子,在观海二路3号甲买了一栋较为局促的房子,以节省开支,一大家子搬了进去。关于黄公渚的文凭,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他仅仅是私塾文凭,有的说他毕业于德华大学,对此,青岛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怀荣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黄先生毕业于礼贤中学,属于中学毕业”。1924年,青岛主权已回归两年,24岁的黄公渚开始在圈内真正地展露头角。这一年,他赴上海、南浔,一直到1934年回到青岛,十年间他的经历和作品,让人们忽略了他的文凭之短,完全将他归为名家之列,虽然他当时只有30多岁。

1934年,黄公渚执教于国立山东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北上,1946年山大复校,他又回到了青岛,任中文系教授,自题书斋为“七十二叠山房”,居所也成为文人画师雅集的地点,启功、张伯驹等来青岛时,都到过山房中朝夕切磋画艺,留下一段段佳话。

另外,篆刻家苏白的“不三不四斋”与王统照旧居比邻,让这条山路有了金石的风雅。

观海山畔,既有群星丽天的光芒,也有人间烟火的气息,时光氤氲中,文人雅士们登山观海,寻道山、海、城的种种痕迹,层层叠叠,交织在岁月的长河中。那些保留下来的故居,成为与鸿儒们交互“邂逅”的见证,历经近百年的沧桑,未曾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