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丨老街里,新芳华!200米小巷已吸引13家网红店,这是“一眼看海”前奏曲

2021-09-13 06:3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40325) 扫描到手机

本期撰稿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30年前,她拔地而起,为岛城打开一扇迎接改革开放东风的窗口;30年后,她悄然退场,让市民和游客出了火车站就能遇见一片蔚蓝。

无人机的镜头从空中拉回,在老城复兴的版图上,华联商厦的“继任者”——火车站前滨海广场,仅是一个“点”。一支名为“文旅新动线”的画笔从此处着笔,将沿海的光芒引向中山路北部,正勾画着一幅复兴的画卷……

老城潮生

中山路年轻了。

网红猫咖店看中了老建筑的文化底蕴,一场夏日集市让宁阳路老街登上热搜,由浙江路天主教堂出发,经由中山路、潍县路、济宁支路、黄岛路的一条“文旅新动线”,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这些时尚潮流、富有创意的“新面孔”,犹如点点星火,为中山路这条百年老街注入了新的生机。

回到里院

清晨,第一缕阳光在宁阳路上投下交错的光影,青石板间绿草清幽。猫咖店里的两只大橘猫,头戴精致勾线围脖的发财和卤子,伸伸懒腰,从窗台跳到小店外的竹林里,开始了一天的好奇探索。它们是这条老街上的新居民,也是小红书上的“明星猫”,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亲手撸撸才过瘾。猫咖店内传出婉转的苏州评弹,软侬细语轻轻拨动着老街的晨光。

陈一达,一位从小在德县路里院长大的“90后”青岛小嫚,就是这两只“明星猫”的主人。

  陈一达和她的“网红猫”。

“一群小孩儿在里院儿撒丫子跑,这院穿那院,从德县路跑到栈桥,从栈桥跑到一浴二浴,一个个晒得通红,然后再回家。”对陈一达来说,老房子装满了她的幸福童年。

“小时候觉得老房子太旧了,潮湿还漏雨,总想着什么时候能从这里搬走。现在长大了,有了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发现什么都代替不了老房子,一看到这些建筑,就直接让你‘爷青回’,回到你最安逸、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那个时空。”老房子的魅力已经沁入陈一达的血液,从里院走出去的她,又回来了。

  陈一达的店(装修前)。

作为宁阳路第一个入驻的商家,今年5月份,陈一达开始了尘土飞扬的装修生活。普通的装修是一个标准工程,老房子的装修,要亲力亲为地参与进来。

“老房子是有个性的,它的砖木结构、院落、长廊、老建筑的挑高、屋檐雕栏,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细细打磨。”好在从小在里院长大,陈一达熟悉它的每一处脉络。她用楼梯将老房子分成上下两层,原来挑高的二楼是一个个隔断,她保留下来,做成一个个坐着喝茶的独立小房间。

  陈一达的店(装修后外景)。

“每天都是灰头土脸,一嘴溃疡,为了装修上老鼻子火了。”陈一达的微信里保存下了她的装修日记:陈工的一天从早晨7点开始,小包包里装好云南白药,卷尺和壁纸刀……一百多件家具要搬进来了……小院的池子开工,订来的石头拉了满满一车……筹备新店前VS开始装修后——陈一达随身携带的车钥匙挂链,是一只白脸的熊猫,装修前脸是白的,装修后脸已成了“包公黑”。

  陈一达改造后的院子。

“经常想到撂挑子,倒头就睡,谁也别来找我。”但是,当她站在窗户前向外看,老建筑的红瓦旧砖散发着时光的魅力,“一眼百年”的豁然开朗,又让她如同打了鸡血。

几年前,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陈一达在湛山附近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几只猫相伴,咖啡、茶道、精致的小点心、自酿的果酒……她把小店装饰成了安静的模样,也成了年轻人喜欢的网红店。

  陈一达的店(内景)。

老店地处配套齐全的社区,客源稳定,交通方便。但是陈一达却更倾心于宁阳路的新店:“像我们这种轻餐饮品牌,主要还是得靠产品特色去引流,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的传播。现在你在任何一个地理位置,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然客流量。反而老建筑的文化底蕴是不可替代的,这是它能带来流量的魅力所在,对这一点我非常有信心。”在陈一达看来,很多年轻人会喜欢这样独一无二的建筑特色,她也希望通过这个小店的引流,能为老建筑带来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它,喜欢它。

神仙打架

三个月前,一场时尚多元的“尚街里夏日集市·艺术营造节”在宁阳路上引爆流量。

“市集开集前一天布展,我过去一看,差点要发火了,搞这些东西来,谁来买?”作为宁阳路的规划者,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工委书记张志栋对那一幕记忆深刻,“结果第二天打脸了,人山人海,进宁阳路的队都排到马路上200多米长。”

  宁阳路街景。

更让张志栋没想到的是,“尚街里夏日集市·艺术营造节”期间,微博热力值556W,小红书笔记篇数500+,抖音同城话题榜第三……不仅连续4天刷爆票圈,还首次登上了微博同城榜第二的位置,4天客流5万余人次,日均摊位总销售流水达50多万元。这场新潮的市集,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40多家极富创意的摊主,与青岛本地潮牌摊主一起,为老街带来了活力。北京著名咖啡品牌berry beans也赶来摆摊,一位老爷爷戴着宽沿草帽,一天卖了5万元的咖啡。

作为一名“80后”,张志栋不得不承认自己和年轻人已经有了代沟。“有时候觉得自己挺年轻的,但是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玩法。”玩笑归玩笑,张志栋深知,中山路的人气最终还得靠人来填补,而且得让年轻人等消费生力军来填补。“年轻人喜欢什么,定位就在那里。”

宁阳路,一条靠近青岛火车站、长200多米的背街小巷,在历史上曾是商贾、官宦云集的居所。老城复兴的画笔将它勾勒成“上街里•银鱼巷”精品民宿片区。走在宁阳路上,年龄50多岁的老工匠们进出里院,老建筑的修缮正在收尾。局部幸福、虎啸春国潮饮品店等13家企业已达成入驻意向,更多新的潮流品牌也将陆续入驻这些被复活的老建筑。

“整个街区是态度和审美的竞技场,你能感受到背后是一票原创品牌主理人,在暗地神仙打架。”在这里开店的陈一达感受到了火起来的老街暗涌的竞争压力。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除非像万象城那样的综合体自带流量,我们这样的老城区本身没有流量,一个老街区要引流太难了,流量企业能进来,这是一个非常难突破的瓶颈。”张志栋有个打算,将围绕中山路的N个街区打造“一街一特色”,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可以将这样创新形式的市集复制到黄岛路、广西路、潍县路、河南路、曲阜路、山西路、浙江路、北京路等其他街区,引爆流量和街区活力。

  改造中的黄岛路。

有过贵州对口帮扶干部履历的张志栋,也取到了国内其他老城区修缮理念的“真经”。

“老城区修完之后,第一遍看感觉修过了,第二遍看有点味道,第三遍看感觉真漂亮,第四次去看,感觉幸亏这么修。”在张志栋眼里,老城区的修缮得“耐看”,经得起时间的审美。

“很多片区有历史印记的东西坚决不能动,即使拆了也得安回去。而恰恰是我们这样的做法,大家很喜欢。”张志栋发现,大家喜欢这种有格调有情怀的东西,有些院子楼梯破了,墙皮掉了,企业来看了说不能动,他就要这样的感觉。整个街区半破半新,半旧半潮,破旧和新潮互相交错,散发出撞色的艺术之美。

步步迎新

孙春刚背着相机从四方路的家里走出来,顺着青石板路往上走,一直走到黄岛路。刚开海不久,黄岛路市场上各种海鲜的叫卖声热闹喧嚣,啤酒屋门口老板们滚动酒桶与地面摩擦出咕噜噜的声音,路口的小商铺将售卖的花椒大料铺在门口,这里是青岛最纯粹的市井底色。

  孙春刚拍摄的老城街景。(本人提供)

“70后”的孙春刚已是小有名气的城市摄影师,擅长拍老城。2018年上合八人摄影展中,他展出了自己近年来的得意之作:坐在四方路门槛上的爷爷和奶奶,老房子屋顶站着的顽童,平康五里院子里跳绳的小女孩……这些是他熟稔而热爱的老城生活。

举着相机走在黄岛路的大上坡上,孙春刚跟一些年轻的摄影师同行们打着招呼,这里是城市摄影师聚集的地方。

  岛城摄影师孙春刚。

黄岛路中段的石阶路,在岛城独具特色。黄岛路前段时间刚更新完地下管道,路面的青石板被挖起,一块块编号,管道铺好后再根据编号归位。这让孙春刚等一众摄影师们感到欣慰,他们最爱的青石板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孙春刚拍摄的老城街景。(本人提供)

海滨山城的青岛,有许许多多石阶路,黄岛路独具特色,它没采用花岗石,而主要用青石板;通常台阶路均是一步上一个台阶,而黄岛路的石阶每一级很矮又很宽,高度在4厘米左右,多数人的步伐,一步迈不上一个台阶,两步又用不上,青岛人都叫它“一步半”,在这里心急也走不快。

黄岛路片区的改造规划,恰恰抓住了这个“慢”字。改造后的黄岛路定位为‘新街里’,是以“慢生活”业态为主导的片区。

老网红 新网红

中山路作为一条百年商业街,向来都是网红店的聚集地。从春和楼、天真摄影、亨得利等百年老店,到现在的新型流量业态。新旧更替中,老城文化就像一块蓄电池,谁掌握了激活它能量的密码,谁就掌握了吸引流量的法宝。

海归回归

走在中山路上,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这家小店,门头不足一米宽,点点霓虹灯围绕在面馆招牌周围,很有旧时上海滩的味道,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此打卡。

正午时分,院子的天井里站满了排队等待叫号的食客。

推开店门,里面是旧楼小弄堂,台阶先下后上,拐弯处露出一扇并不明朗的门,门内是一处略显开阔的用餐空间。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形容这种空间的神秘感最合适不过:“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王珏改造的老房子天井。

王珏是这家网红店的老板,一名云南路上长大的“70后”青岛小哥,也是青岛早期的海归青年,游历过40多个国家,闯过北京金融圈,如今他落在百年老街的情怀里,安静地生根发芽。

“小时候经常在中国电影院看电影,隔着马路,影院对面就是现在面馆的位置。三十年前在门口遥望的红房子,我终于进来了。”在王珏看来,老房子的魅力独一无二,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青岛小哥、网红店老板王珏。

“这些老建筑本身就很有范儿,你要尊重它,一定要恢复到它原来的模样。”面馆开业不到一年,装修却花了一年多时间。青岛小哥与这座老房子在慢时光中消融,将它细细打磨。替换下来的老木板钉在墙上做装饰,原来的落雨管被换成白色的PV管子,王珏又刷上灰黑色的油漆,还原它本来铸铁材质的颜色。

“天井旁边的酒吧原来是堆放杂物的地下室,我把地砖铺好后,觉得这个空间很漂亮,就临时决定用作酒吧,你现在看到的酒吧其实是半路杀出来的。”王珏笑着说。

  店内原来堆放杂物的储藏室改成了酒吧。

面馆里生意火爆,开业当天小红书上有300多条顾客的推荐。卖得火的是芸豆蛤蜊面、打卤面、炸酱面。前有咖啡后有面馆,在这栋老建筑里竟没有一点违和感,融洽得像一杯鸡尾酒,前调是洋气,后调是烟火气。

高中就出国留学的王珏,游历过世界很多著名的老街区,他很得意自己面馆的选址:“老街、老房,这些历史的东西是巨大的遗产,中山路复兴是肯定的,只是时间早晚,这在很多地方都是得到过验证的。”王珏认为,政府修旧如旧的保护是一方面,入驻老建筑的经营者也需要有善于挖掘和发现的眼光,老房子是自带流量的,很多老建筑的历史痕迹被掩盖,它的闪光点需要进一步挖掘。

复兴的种子

贺鑫知道王珏的面馆,还是从网上搜来的。疑惑于这样一家颇具情调的网红店为何选址中山路,贺鑫成了面馆的“顾客”。

有着多年招商工作经验的贺鑫,如今是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工委副书记,“我们也在考察,看中山路上哪些商家比较火,什么业态适合这里。”

“老网红和新网红是有本质区别的,以前的网红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物美价廉,而现在的网红店,要的是品质、情调。”跟王珏的对话让贺鑫有了一番心得:原来老网红和新网红差别在这里。

王珏的面馆无疑符合了新网红的特征,贺鑫则把它看成了中山路复兴的一颗种子。“在老街的招商中,我们并不急于把位置填满,而是要留白,适合中山路定位的店铺,即使它很小,我们也可以接纳它,把它们像种子一样播种下来。”

为了让种子茁壮成长,市南区正在制定中山路“专属”产业升级引导办法,提升政策的吸引力,加快形成品牌引领、特色明显、人气活跃的商业环境。

“这个办法重点扶持品牌商业、网红门店、文创体验和特色餐饮四大类业态,相对于全区层面的政策奖励办法,中山路业态升级引导办法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奖励门槛,以吸引具有品牌号召力和网红效应的商业进驻中山路。”贺鑫解释说,“这个过程可能更像竹子拔节,前期比较慢,是一个布局和培育阶段,等这些新兴业态的种子们发芽后,就会形成节节高的态势。”

老地标“新世界”

每天晚上6点钟之后,王廷滨都会来到自己在中山路上的潮流艺术馆。他白天在画室创作,晚上来这里和顾客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在简约风格的店面门口,立着一个造型独特的卡通造型:穿着游泳衣套着救生圈的青岛大姨,这是王廷滨根据青岛特色脸基尼创作的人物形象。

  王廷滨的潮流艺术馆。

王廷滨的潮流艺术馆,位于劈柴院北侧,也是以前“老环球”的位置。青岛环球体育用品商店,曾是山东省经营文化体育用品规模最大的老字号专业商店、青岛市十大专业商店之一。

“我是这条街百年来的第一家艺术馆。”王廷滨开玩笑说。从小在即墨路长大的王廷滨,还记得小时候的歌谣: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卖铅笔……指的就是环球体育用品商店。于是,当看到环球体育用品商店重新招租时,他义无反顾地租下了这个记忆地标。

“如果在青岛找一条有文化的商业街,没有能取代中山路的街。”这位土生土长的青岛“70后”二次创业,把他的“新世界”根植于这片于己而言有着漫长且私属记忆的老城街区。

王廷滨的这家潮流艺术馆既办画展,也是一家潮流文创铺子,里面展览的原创大幅油画富有潮流气息,颜色大胆又不失融洽,最醒目的油画之一《来青岛办大事》,两边是传统的门神,有开门迎接纳客的意思。内容像书一样丰富的《溜达青岛》手账本,里面每张都有原创的插画和与青岛有关的文案,介绍了青岛的建筑、风景、民俗、饮食等特色,还可以扫码听青岛话讲解,个性十足。

  “70后”王廷滨。

在中山路上开店后,王廷滨的文创产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刚开业那会儿,很多本地的、外地的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找他聊艺术,聊创作,每天晚上都要到12点人慢慢散去,艺术馆才能关门。曾经,有个关注文创产品的游客竟从北京专程坐飞机过来,在他店里聊了5个小时,然后又坐飞机离开。

“我的艺术馆也就80多个平方米,中山路有1000多米长呢,希望更多的艺术元素能走进中山路,进行统一的产业规划,营造艺术氛围,可以在中山路上抱团发展。”

文化蓄电池

“老城复兴,文化先行”,百年老街独具魅力,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市南区观海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孙熙宁,把文化比喻成一块蓄电池,“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激活它”。

如何激活?孙熙宁有他自己的“潮玩法”。在他看来,老房子的历史和建筑风貌需要进一步挖掘,搭建融媒体平台,把老街的故事宣传出去。

“现在中山路外立面修缮,中山路两侧的建筑设计长图也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计划做成攻略类型的文创产品,整个中山路1000多米,走一段路,看中山路的故事,答题打卡,然后一步步闯关,变成互动的类似手游的游戏。你就可以在中山路模拟开店,经营一个店。现在的店家也可以在这个游戏里发各种商业信息。”

中山路老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青岛发展的见证,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是青岛最特殊的文化符号。无疑,互联网时代有互联网时代的玩法,无论老品牌还是新秀,在这个时代,谁能唤醒老建筑的文化赋能,谁就掌握了流量密码。

三座楼 一广场

青岛火车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最靠近大海的主城区火车站,距青岛湾直线距离仅300米。从2020年10月开始,青岛市市南区开始对火车站临海一侧的三栋高楼进行拆除。国风大酒店、海润大厦拆除工程已经完工,华联商厦也将在今年完成拆除。游客们一出火车站就能看见大海,即将兴建的青岛湾广场规划也提上了日程。而华联商厦,作为改革开放初期青岛最火的“老网红”商场,它的故事颇为传奇。

  拆除中的华联商厦。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华联的“华”

时间回到30年前。1991年12月26日,青岛华联商厦开业了。第一家万米商厦,第一个有自动扶梯的商场,第一个有娱乐功能的商厦……如果说这些名号是华联的光环,那一天它确实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华联全称其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联合大厦。‘华’字,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宋本平的一番话,道出了华联名字的渊源,关于它的解读有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

1989年12月26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华联商厦集团成立大会,标志着“华联商厦”的诞生。当时的商业部出资1.5亿元,分别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支持和帮助地方政府筹建华联商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青岛华联商厦自1989年11月14日破土动工,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历时两年完工。青岛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5月23日在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

  华联商厦运动会旧照。

宋本平等第一批创始人是在开业前半年多入驻华联的。“那时候华联的主体建筑刚刚完工,还没装修好。基本就是个大骨架,楼梯是砖块的,还没抹上水泥。”

这时入驻的创始人基本都是楼层经理,提前入驻是为了招商引资,为商场铺设商品。

“筹备阶段,每个人都是拼命三郎。”宋本平等人先后前往上海、广州等地的华联商厦,边学习边采购。“当时为了赶在开业之前把商品铺满,我们经常连续出差40多天,半年多时间走遍了好几个省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全国的华联商厦基本都是这样的招商方式,有好的货源大家内部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华联商厦运动会旧照。

借助华联商厦集团内部的资源优势,宋本平经营管理的商厦一层是以生熟食品、百货化妆为主的快速消费品,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食品自选购物区,第一个化妆品品牌专柜销售,第一个国外名酒专柜,第一个进口百货商品专柜……由于靠近火车站的地理优势,本地干海鲜也是一楼的畅销品,旅游旺季里海米、虾皮等商品一天的销售额就达二三十万元。

曾经的流量担当

“开业当天,我们预计营业额目标是能达到200万元,但是没想到竟然超过300万元。开业百余天,营业额更是破了亿。”在宋本平的回忆里,当时的华联商厦是名副其实的流量担当。

1992年,中国旅游购物节青岛地区主会场就设在这里。也是在这一年,华联商厦荣获“全国百家最大规模零售商店”,跻身山东省十大商厦行列。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年代,青岛华联不但充分发挥了它流量体质“吸金”的作用,还引领了时尚风潮。

华联商厦是山东省第一家有礼仪小姐的商场。身穿黄色礼服、头戴精致的礼帽,举止优雅,身材高挑,眼睛笑成月牙儿的礼仪小姐们自成一道旖旎的风景线。“商场设礼仪小姐,在当时的青岛也是很轰动的,这是借鉴的大连华联等地的做法。”宋本平回忆,当时的礼仪小姐选拔非常严格,从报名的几千人中才选出二十几名佼佼者。礼仪小姐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主要是迎宾和导购的工作,站在电梯口维持秩序。

  华联商厦礼仪小姐。(逄淑才 收藏)

开业后的华联一度是青岛的时尚地标,也是结婚谈恋爱的年轻人必须打卡的“网红地”。当时一部热剧《站直了,别趴下》的拍摄就选景在华联。“商场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次商场下班后,几十号群众演员呼啦啦地就进来了,有人扮演营业员,有人扮演买东西的顾客。剧组都是在晚上进来拍摄的,一直拍到天亮,差不多拍了一周左右。”宋本平还记得华联的很多同事也加入了群众演员,有了人生中一次难忘的“触电”体验。

“穿在华联,美在华联”是当时华联的一句广告语。一位曾在华联二楼服饰楼层工作的老员工回忆,华联开业之前,青岛其他商场的服饰以经营青岛本地服装品牌为主,华联首次大规模引进外地服装品牌,北上广、天津等地的时尚潮牌纷纷进驻,新颖的款式让人耳目一新,受到时尚女士们的追捧。

商场里开直播间

华联的自动扶梯只运行到4楼,上5楼是没有扶梯的。没有扶梯的楼层,客流量明显冷清。筹备之初,华联的领导决策层对5楼定位是展销场地。开业前的10月份,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曾经担任华联5楼楼层经理的刘炳军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展销场地流动性大,对顾客没有黏性。随后,他又提出了自己对于5楼的发展设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定位为精品商场,以经营皮具、皮衣、羊绒衫、工艺品、高档家具等为主。

  市民收藏的华联商场老发票。

经过两天的会议讨论,领导同意了刘炳军的提议。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刘炳军发挥自己常年跑广州货源的优势,把皮尔卡丹、老人头、金利来等高档箱包引入华联,并引进了当时比较火的聚酯家具。

为了吸引客流,刘炳军和同事们还策划了很多有创意的活动。比如在5楼搭建了一个玻璃房子,里面陈列一些名表,曾经还展出了一块价值30多万元的劳力士。当时市民的月工资普遍就几百元,30多万元的手表算得上天价的奢侈品了,很多人赶来只为一睹它的风采。

1993年,华联商厦在5楼引进了刘晓庆时装展示专卖会,开业当天,刘晓庆现身华联剪彩,在岛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一年,华联与青岛广播电视台联合,在5楼开设新闻直播间,直播间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房子,每天有主持人在里面直播半小时的经济新闻,主持人如何工作,如何调用设备,这个小创意吸引了很多好奇市民们前来围观。

改革开放初期,商业经济觉醒的年代里,华联开始了对前路第一步的摸索和探讨。为了迎合时代的角逐,商业营销模式如何创新,“流量担当”肩负了领路人的角色。

最后的贡献

从1991年5月23日注册成立,到2021年5月22日闭店,青岛华联商厦整整走过30个春秋。

近年来,商业风云迭起,城市多点开花,老牌商业的洗牌进一步加速,华联昔日风光不再。甚至对于很多新市民来说,“华联”可能都是个陌生词。时代倏忽万变,青岛华联就此谢幕。

辞旧得以迎新,继往方能开来。30年前它昂首起身,为青岛打开一扇迎接改革开放东风的窗口;如今它褪去风采,为“出了火车站,一眼看到海”做出最后的贡献。起身俯身,皆为担当。

随着华联商厦的拆除,青岛湾的规划设计方案正在广泛征集中。该项目是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重要项目之一,“一广场两路三片区N个街区里院”整体布局中,“一广场”即青岛湾广场项目。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相关项目负责人尹英桥,对未来的规划如数家珍,“目前青岛湾的规划发展是朝着地下空间利用为主,给周边区域缓解停车问题。”青岛湾广场远期将跟前海的地下隧道相连接,城市更新的思路带动周围整个区域的发展,实际上它是有深层次含义的。

在沿海三座大楼原址上建设的青岛湾广场,不仅为沿海视线“留白”,让人们一眼看见大海,还以一“点”之力为老城复兴更新规划空间,为中山路北部发展留客引流,为新兴网红业态助燃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