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双线作战,“扎”在大堤上

2021-10-08 11:10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614818) 扫描到手机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一早,天又下起了雨。东平湖八里湾泄洪闸大堤上,风雨交加,风裹挟着湖水凝成一卷,狠狠撞击着大堤。

  “西防黄,东防汶,双线作战,这是我们秋汛面临的严峻形势。”10月6日,东平湖管理局东平管理局副局长岳善平,早早赶到了大堤上,跟工作人员一起巡堤查险。岳善平说,一边迎战黄河接近警戒水位的洪水,另一边受大汶河流域持续强降雨影响,东平湖多次超警戒水位,“我们从9月以来一直在岗,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晚上”。

  自10月4日起,八里湾泄洪闸开闸泄洪,这也是该闸建成后首次泄洪。滚滚东平湖水,经下游渠道南排,最终到达南四湖。

  “八里湾泄洪闸南排泄洪,能够有效降低东平湖水位,同时减轻东平湖北排压力,保障黄河下游防汛安全。”岳善平说。八里湾泄洪闸位于东平湖二级湖堤,共7孔闸门,设计流量450立方米每秒,主要功能为增加东平湖老湖南排出路。

  风不停,浪不止。“东平湖最怕的就是风浪。”东平管理局解河口管理段段长毕华威说,湖面宽阔,风越吹越大,风浪冲到护坡上,水流穿破碎石缝隙,带出土体来,有可能造成塌崩等风险。

  毕华威摘掉眼镜,镜片已经被雨水模糊,他胡乱用迷彩衣角擦擦,又赶紧戴上,继续带领队伍前行。“我们管理段负责15.45公里大堤,分成3个组不间断巡查,晚上一般是6点多开始,一直要忙到凌晨。”

  近期雨水不断,这给巡查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东平管理局工情组人员说,巡堤查险时,五官差不多都用上了,总结起来就是“眼看、耳听、手摸、脚踩”。“眼睛能看到有没有蛰陷、裂缝、陷坑等,晚上用耳朵听听有没有水流声,手摸能够分辨渗水还是积水,因为渗水要比积水凉,用脚踩去感觉渗水的地方,就像踩牛皮包差不多。”

  “我们每个组需要巡查5公里左右,但个别堤段巡查难度较大,有时候一个上午只巡查1公里大堤。”毕华威说,堤坝脚已经长时间积水浸泡,只能拿着铁锨等工具,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步地试探着往前走,并仔细地观察积水有没有细微异常:冒水泡、变颜色、变浑浊……

  自10月1日起,面临黄河干流、东平湖防汛“双线作战”,东平湖管理局发出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动员令”,充实到前线巡查防守力量,全力迎战黄河、大汶河洪水。

  在东平湖二级湖堤上,还有一处处绿色的帐篷引人注目。走进帐篷,里面安放着一张一米宽的行军床。这是当地“基干班”的防汛帐篷,重要地段甚至还有多顶帐篷。

  东平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基干班”成员全部为沿黄、沿湖群众,“他们有着多年的防汛经验,巡堤查险注意事项、巡查技巧,不比我们的专业知识少。”

  “水比昨天涨了。”有一次,“基干班”一位老大爷看着湖面说。

  “大爷,你怎么知道水涨了?”一线巡查的职工问。

  “看树根啊,一棵树有一棵树的位置。”他指了指没过树根的湖水。

  “我数台阶,昨天是44级台阶,今天变成了43级台阶。”另一位大爷比了个43的数字。

  今年71岁的徐彦节,家住二级湖堤外的湖韵苑社区,这次也参加了“基干班”。他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比年轻人有经验,“等水退了,再回家”。

  为防御此次秋汛,10月2日,东平湖所辖梁山、东平地区,已有699支群防队伍上堤巡查,共预置群防力量1.3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