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为何屡遭质疑,与萧红之间发生了什么?

2021-11-18 17:3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3252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出生,辽宁昌图县人,原名曹京平,家庭条件优越。南开中学毕业、清华大学肄业。1938年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当时,端木蕻良刚刚从青岛离开。在青岛,1937年7月7日,25岁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乘坐轮船由上海抵达青岛,下榻后海沿(今莘县路)海军兵工厂招待所。在青岛,他留下了《青岛之夜》,为青岛留下了一段详细的历史记录:“在卢沟桥的枪炮声中,刚抵青岛避暑的南方人顾不上歇息忙着折回;青岛本地人开始外出避难。从南方各大都市到青岛避暑的刚刚快来全了,顶迟的几班也都在那几天懒懒地登路了。这又忙着回南,回到:汉口,牯岭,莫干山,上海。因为青岛的确没有租界的。我到青岛的那天,也是青岛人士向外逃难的第一天。(还有人从青岛逃到济南。从济南逃往青岛的,那当然是没有知识之流了)……”

萧红与端木蕻良是1937年10月在武汉相识的。因为都是东北老乡,也都是文人,端木与萧红夫妇一开始就相处得不错,几个人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又像同志会,同吃同住,关系融洽而随便。在这段时间里,萧红对端木很有好感,当几人在争论问题时,端木一般都站在萧红一边,尤其让萧红感到欣慰的是,端木“不只是尊敬她,而且大胆地赞美她的作品超过了萧军的成就”。这是其他朋友没有做过的。

萧红在临汾与萧军分别后,与端木有了更多的接触,两萧分手后,两人感情迅速发展,1938年5月在武汉举行婚礼。但萧红与端木结合后,萧红受到许多朋友的非议与疏远。端木家庭富裕,从小就受到别人的照顾与溺爱,生活能力很差,反而要萧红来为他操心。从武汉撤退时,萧红让端木先走,他就先走了。骆宾基《萧红小传》中写到此处,将端木蕻良的做法直接写作:“遗弃”。在中国香港,萧红同意端木突围,他真就准备突围撤离。

对于端木的行为,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林贤治告诉记者:“跟端木在一起,是对萧军反抗的结果。萧军从东北到上海都有第三者,而且不止一个。后来,萧军甚至跟他们的朋友黄源的夫人许粤华有了孩子,而许粤华是萧红在日本时的闺蜜,是她很尊重的一个人,这让萧红很痛苦。选择端木是她内心的反抗。另外,端木的文学才情是大于萧军的,尤其在美学方面,有一种阴柔的美,这些都是萧军没有的。对于后面端木抛弃萧红,林贤治很气愤,“我觉得端木确实不是个好丈夫”。

对于端木,章海宁采取的是理解的态度,“端木不是理想中的好丈夫,但他也不像骆宾基说得那么不堪。在港战爆发之初,廖承志负责营救在港的文化界进步人士,包括茅盾、柳亚子、端木、萧红等人,当时有一对一的营救计划。端木胆子小,认为中共对萧红已安排人负责转移,他可以先转移出去,便对萧红说了告别的话,这让萧红很失望。后来他自己意识到这样做对萧红伤害太大,便又回到了萧红身边。骆宾基在《萧红小传》中说端木走后再也没出现在萧红身边,这与事实出入很大。端木在港的朋友周鲸文、袁大顿等人回忆萧红在港的日子,都说是端木奔走营救萧红,根本不提骆宾基,这也不代表骆宾基不在萧红身边。”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