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野外迷路 夏天也能“冻死”!青岛资深救援专家:险情没有“淡旺季”

2021-11-24 06: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0101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闻廷(受访者供图)

近日,4名地质队员在云南哀牢山进行野外调查时遇难的新闻引起读者关注。据了解,他们中间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32岁,都曾在部队服役,具有野外生存能力。事件发生后,人们对野外探险作业的科研人员致以敬意的同时,也对野外探险的人身安全问题产生担忧。

搜救人员发现失联人员雨衣碎片(来源:央视新闻)

那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户外探险爱好者应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为此,记者联系了青岛第一响应应急救援队赵希勇队长,听他讲述青岛户外“探险”和救援的那些事……

野外危机四伏,一年救援七八十起

赵希勇是青岛资深的户外运动达人,2004年开始户外登山,曾亲自用脚步探出了很多野外路线,并在2012年成为一名救生志愿者。他常年义务参加各种山体救援活动,希望把自己常年积累的户外探险知识和能力用在拯救别人的生命安全上。

赵希勇在山顶通过速降前往救援地点

“青岛山体资源比较丰富,市区的浮山、嘉定山、老虎山等等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得越来越好了,周边的市民常常登山赏景;崂山更是被誉为中国海上第一名山,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青岛本地的登山爱好者也不在少数。”赵希勇告诉记者,游客众多的地方发生险情的几率也会增加,尤其是一些热衷于所谓“探险”的“小白”游客,他们往往没有受过专业的户外求生训练,却偏偏喜欢特立独行,不走规划好的观景旅游路线而是去野路探险。赵希勇称,光他所在的“世宝特救援队”参与的救援任务一年就有七八十起,如果碰到五一、十一假期,有时候出警一次能遇上七次险情的报警,“救援志愿者们上了山就下不来了,救完一个紧接着下一个。”

在崂山山脉中,海门涧、泉心河、石门涧、扇子石这些地方都是警情频发的危险地带。这些地方位于崂山腹地之中,山谷深处成熟的道路很少,一旦深入之后真正能走出来的出口也很少,并且很多小出口都隐藏在植物遮蔽之中,一旦错过就容易在里面迷路绕圈。这在野路登山中非常常见,连赵希勇和他的专业救援队员们在大自然面前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有一次天黑后的救援一公里的路他们七八个人走了将近一个小时。

救生队员背上装备前往目的地

除了山道难寻,野外登山的障碍还有很多。虽然登山者的目标方向大概都比较明确,但实际的行进路线往往和手机导航或者预先构想的路线会有差异。因为山路难以直线行走,除了错过路口,沿途还可能遇到荆棘藤蔓等等被困住去路,即便带了披荆斩棘的刀具也会消耗体力。另外,那些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坡也很难走,就像在沙丘上爬行,往上爬一步往下滑半步,体力耗费了不少但效率并不高。最后,还有心态上的不稳定,有时候总也找不到出口,有时候前进效率太低,眼看着天黑了在野外会逐渐陷入绝望,心态上的失衡让安全走出困境变得更加困难。

险情不分季节,严冬盛夏都是“旺季”

据新华社报道,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认为本次云南哀牢山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恶劣气候影响,14日至16日当地持续降雨,气温下降,且大雾弥漫;另一方面,该片区地形地貌颇为复杂,山壁坡度较大,就算是巡护人员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失联人员在迷失方向的情况下很难走出去,并且复杂的地形可能也会导致失联人员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情况”。对此,赵希勇表示非常赞同,他认为这两大因素也是他参与青岛山地救援多年以来最常遇到的两大事故因素。除了前文说过的地貌困境,就是天气影响。

到达山顶背好绳索准备开始救援

以崂山野路为例,赵希勇就常接到来自石门涧、海门涧、泉心河等位置的报警,这些警情中正逢恶劣天气的情况占多数。走崂山野路顺利的话通常需要10个小时左右,早上8点之前上山、下午5点之前下山是行程顺利的常态。这10个小时中,就算提前预计了当天的天气也很难保证不出现意外情况。这些意外包括,消散慢的晨雾会影响视线,突如其来的大风会让人体温下降,若再碰上雨雪,人体失温后一个小时内得不到救援就会有生命危险。

救生队员到山顶开始救援

尤其是山里的昼夜温差更大,即便白天温度能达20摄氏度左右,而天黑之后气温会骤降到只有七八摄氏度。而且太阳直射不到林子中即使不下雨,树上的植被也会滴水,全身包括内衣都会湿透,行进过程中又风干,就这样反反复复,人体的温度和体力都消耗极大。

用担架抬起负伤人员下山

即便是在夏季,救援的任务也有增无减。人们通常认为只有秋冬天气寒冷的时候才会因为人体失温而“冻死”,其实在夏天“冻死”的案例也非常常见。赵希勇就在崂山参与过很多起“小白驴友”的避暑之旅反变冻伤救援的案例。因为夏季比冬季穿得更少,人体缺少衣物的保护散温更快。即便在夏季,雨水的温度也最多10℃左右,淋在30多摄氏度的人体上,再加上裸露的皮肤上雨水的蒸发带走了更多的热量,人体进入危险的失温状态会更快。

教训就在眼前,但总有人以身犯险

在与赵希勇聊天中,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13年,在崂山海门涧,一男子独自一人走野路爬山,下午4点拨打110报警,称自己的眼镜丢了,在山谷里迷了路,也说不清自己的具体位置。“我们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但当时已经临近傍晚,大风呼啸不说还飘起了中雪。我们十几个人找了数个小时也没找到求助人,有好几位队员甚至出现了失温的迹象。”而与此同时,青岛的其他救援队也在组织人力兵分多路进行地毯式搜索,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终究渺小,“我们持续搜寻了十三天,才发现了该男子的遗体。”

山地救援过程艰险

2015年的泉心河,有年轻人逃票绕路爬到了崂顶,返回时可能怕被工作人员发现依然选择了绕开景点路线去走野路,结果晚上八点依然没绕出去选择了报警,晚上十点手机彻底失去了联系,直到六个月以后,一位采蘑菇的村民在泉心河附近发现了他的遗体……赵希勇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他参与义务救援的十年中,看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有亲友当场痛哭流涕的感激,也有生命无法挽回的悲痛。”

对于现状,赵希勇说:“如今随着媒体宣传得越来越多,再加上很多山因为护林防火进行了封山,出警频率已经比往年有所降低,但是依然无法杜绝。”

队员们克服困难施救

除了那些喜欢爬山的运动达人,还有一些人抱有网红心态,专门为了在社交媒体发一张不常见的照片获得关注而去涉险,再就是盲目从众的人,觉得别人能去我也能去,就毫无准备地深入危机四伏的山脉腹地。“在我看来,那些有一定经验的爬山爱好者还好,起码具备一定的体力和常识,最怕的就是完全不懂又毫无计划、毫无装备的人,他们没有准备就去野路探险的行为无异于‘送死’。因为,去救援的人也要克服山路的危险,他们又何尝不是在以身犯险。”赵希勇有些无奈的说。

第六感+高科技,方位预测误差不超一米

除了义务救援队队长的身份,赵希勇也是一名爬山爱好者。从2004年开始登山的他算是户外运动圈里的资深玩家,很多救援的路线都是他亲自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给山路救援带来了争夺生命的时间。

赵希勇与被救援者合影

据了解,每次接到110指挥中心下达的救援任务,赵希勇会在第一时间迅速集结队员向事发地出发,因为同为户外爱好者的赵希勇非常明白,如果遇险者已经出现人体失温的体征,无论什么季节,一小时以内都是最佳救援时间,“超过一小时后,每一分一秒都有生命危险。”

据赵希勇介绍,虽然崂山每年都有驴友在野路身亡的案例,但近年的出警频率确实已经下降了,2021年到目前为止,他所在的世宝特救援队还没有遇到一起遇险者在山路身亡的事故,“我觉得这得益于人们的安全意识在提升,还有是救援队的救援经验在增长。”

如今,一般情况下的报警都能够成功营救,救生队员在接到警情后首先要安抚遇险者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最好能精准描述自己的位置。“我会跟报警者聊天,让他回忆自己从哪开始上山,目的地是哪里,从哪里开始迷路,周围有没有标志物,远处能看见什么等等,越详细越好。”赵希勇深知在深谷中迷路时手机保持电量的重要性,所以他的聊天既要有细节也要简短概括,语气还不能急躁,要稳住求救者的心态,所以他觉得自己既是个救援队长,也像个心理谈判专家。“如果,天黑了或者身陷山谷里看不见路的时候,我也会根据多年的爬山经验模拟求助者的行走轨迹,如果大致路线没错的话,我脑子里预测出来的定位偏差大概在30米左右。”赵希勇颇为自信地说。

一次救援需携带的专业装备

救援了十年,赵希勇觉得崂山山脉很大,但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总是那几个,遇险者从哪里出发、去哪里、在哪里迷路,他的心里总会有个神奇的第六感预测。

救援队志愿者自己设计的队徽和队标

除了市民安全意识的提升,救援经验的累积,一些高科技软件的出现也给户外探险安全提供了保障。赵希勇介绍说,像户外助手、探险者地图等等实用的APP软件能够显示路书、队友位置、查看海拔、测量距离等等,还有一些显示野路的卫星地图,这些高科技的精准定位要比人凭经验的第六感预测要精准得多。“我很高兴看到这些高科技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样预测的误差都基本不超过一米了。”赵希勇笑着说。

及时放弃不丢人,多想一条B计划

赵希勇认为,人类的探险精神一直存在,野外探险的活动也永远不会停止。但是如果要进行相关的野外活动,一定要“有组织有纪律”,尤其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市民如果想去野外活动,更不能脑子一热毫无准备就出发。

如今很多山路由于护林防火都封山了,这样有围栏的山一定不能翻越护栏去攀爬,“不让进的地方硬进就是违法,抓着会拘留的,”赵希勇严肃地说。

赵希勇收到被救者送来的锦旗

野外旅行时首先要选择不封闭的山体或者城市公园,然后就是严格选择路线。这些路线包括前辈们已经探好的,并在卫星地图上做了标记的成熟路线。“当然,选择已有的熟路,安全性要大很多。因为在相关卫星地图的App上标记好路线之后,只要带好充电宝,按照路线行走基本上不会出错。”赵希勇表示,即便由于天气等原因走不到尽头完成不了计划,及时原路返回也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安全。“原路返回并不丢人,这就是户外运动中的‘八小时关门时间’规则”,赵希勇解释说,“如果野外活动预估时间是八小时,那么在进行到四小时的时候没有达到预定路线的一半,那么就要立刻原路返回,绝对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后面赶一赶路就能跟上,很多事故就是因为探险者不及时放弃造成的。”及时放弃、原路返回不丢人,这也是赵希勇一直强调的原则。

赵希勇获得“山东省见义勇为模范”的荣誉证书

而对于那些想开辟新路线的户外达人,赵希勇也有忠告要分享给他们。“千万不能一个人去探险,再厉害的探险家也有‘翻船’的可能,身边不能没个帮手;也不能人数太多去探险,因为人数越多,行进的速度也就越慢。此外,在山谷之中,天色每晚一分,危险也就增加一分。所以,开辟新路线身边要有个既有户外越野能力,也有自救和他救能力的强悍团队,才是最佳选择。”

此外,赵希勇还提醒,不管是沿着前辈们的路线行走还是开发新线路,永远都要有一个B计划,毕竟探险总归会有风险。

“玩命”之前,保命的专业装备要配齐

一些专业的户外装备

赵希勇告诉记者,除了人的野外越野能力,专业工具的使用也非常重要,一个合格的探险者永远不会两手空空就出发。而说起专业装备,他首先提到的就是头盔,“不管是在山体攀爬,还是山间行走,头盔都是重中之重,它能预防头顶的落石,也能保护在身体滑坠时头部的直接磕碰。”

专业野外装备——头盔

其次就是绳子,野外绳索都是尼龙编织,且必须有制造商标、UIAA或CEN的级数,并且详细说明其长度、直径、延展性(冲击力道)、坠落级数等。按照绳索的用途不同,主要分为主绳和辅绳。主绳有动力绳(各种攀岩、攀冰用的保护绳,延展性好)和静力绳(下降等用绳,可做路绳,延展性较差)。辅绳有:7~8毫米绳,可用做胸绳;4~6毫米绳,可截取不同长度做成绳套,做抓结用;2~3毫米绳,可承重、挂置物品、做风绳等用途。

绳子在攀登山体时通常系在每个队友的腰上,是一条互相牵连的生命纽带,因为一旦有队员失足,其他队友也会通过绳索把人拉住。

专业野外装备——攀岩绳索

然后就是绳索链接的安全带,比较常见的是坐式安全带。坐式安全带的腿环可以根据需要调成适当大小,舒适地固定在臀骨上,并将攀爬者坠落的冲击力分散到整个骨盆,在做垂降时就如同一个舒适的座椅。安全带的另一头缠绕在固定的树木或者突出的岩体上,起到力量支点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通过岩塞等专业装置在山体上自己设置固定支点,让自己通过安全带和绳索的链接跟山体永远有一条保命的固定点。

专业野外装备——安全带

先进的多功能户外手环,集合了指南针、应急灯等功能

最后还有更为专业的保护下降器。Grigri下降器是一种辅助制停保护器 (assisted braking belay device),它的辅助制停功能让充当保护员的队友压力降低不少,保护员在发现紧急情况启动制停时,手几乎不需要费劲拉着绳子,只需要触发偏转凸轮,剩下的制动全交由保护器来完成,这在一些复杂的地面情况或反复磕线时大大保证了保护员的体力。

专业野外装备——Grigri下降器

赵希勇最后强调,“野外探险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充分的团队分工、完善的路线规划、专业的装备以及队员的个人能力等等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市民不建议擅自冒险,任何旅行的前提都是保障个人安全。一旦发生危险,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遇事不要惊慌,冷静说明自己的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