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2月20日星期日闭幕。北京冬季奥运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
冰雪“企”缘丨-40℃照样“来电” 青岛企业搭起冬奥会供电“大动脉”
风口财经记者 谭风敏
大到灯火辉煌的“冰丝带”,小至户外冰雪赛道上的感应器,都需要电力公司来“供血”,而耐低温防腐蚀的电缆则承担起“大动脉”职能,为冬奥电力供应保驾护航。
据介绍,汉缆股份为此次冬奥会供电项目提供了价值2.33亿元的特制电缆,冬奥会八大场馆均有“汉缆牌”电缆的身影。
跳台滑雪中心实景图(汉缆股份提供)
深谙扁平化运作的汉缆股份,凭借畅通的“绿色通道”、国内顶尖的耐低温电缆技术,承担起搭建冬奥供电“输血系统”的重任。
耐低温-40℃,特制电缆组成冬奥供电“大动脉”
硬核的冬奥会供电工作自然需要特制电缆保驾护航。从供电公司到变电站,从八大场馆内部到户外赛道,都隐藏着“汉缆牌”电缆的身影。
负责此次冬奥会电缆项目生产环节的是汉缆股份橡缆事业部总经理李波,生产任务下达后,摆在他面前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电缆在冰雪环境下做到耐低温、防腐蚀和防开裂。技术人员考察现场环境后发现,冬奥会户外场地温度在-10℃至-20℃,且场地冰雪覆盖,环境潮湿。此外,场地内的低压移动电缆暴露在外,人员踩踏、车辆碾轧情况不可避免。
橡缆事业部总经理李波在生产车间
“我们特地调整了电缆生产的原材料和配方比例,橡胶材料的特点是柔软且韧性强,既能保证移动电缆的灵活度,也能在我们的技术改造下做到耐低温、防腐蚀、防开裂。目前,我们的电缆耐受最低温达到-40℃。”李波表示。
对于参与过2008年奥运会和国庆70周年大阅兵等重大项目电缆生产工作的李波而言,经验和技术都不是难题,关键问题是工期紧迫。从原材料到配方比例再到生产线安排,李波事无巨细,生怕出现瑕疵,也怕误了工期,他说:“冬奥会展现的是中国力量,我们决不能拖后腿。”
车间员工在为电缆上漆
一般而言,因电缆的生产流程固定且繁琐,无论是1000米的电缆还是100米的电缆,生产周期都在25-30天。因此,那段时间的李波精神极度紧绷,一旦冬奥会场馆的电路设计出现微调,电缆规格和长度要变,生产线也要跟着及时做调整。他回忆,他前后有5次到6次紧急协调冬奥会电缆“插队”优先生产,生产车间24小时、全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冬奥会电缆。有一日,夜班员工因故实在不能到岗,为不耽误生产进度,一位白班员工二话不说顶上位置,连续工作24小时,最终准时在凌晨四点半将足量电缆装车运走。
汉缆股份车间员工在车间工作
2021年10月底,冬奥会所需电缆全部交付完毕,李波并没有松懈,而是专程找到供电公司的项目经理,给他打了一剂预防针,请他务必提前落实后续可能存在的补充性需求。在双方的积极配合下,最后一批补充电缆也于2021年12月初抵达张家口。
据统计,汉缆股份一共为冬奥会项目提供了价值约4500万元的高压64/110kV、127/220kV电缆,价值约1.18亿元的中压8.7/15kV电缆,以及约7000万元的低压0.6/1kV电缆,项目总价值共计2.33亿元。
两条“绿色通道”,助力电缆生产、安装无缝衔接
冬奥会供电设施搭建流程讲求无缝衔接,一日都耽误不得。生产任务做紧急调整的日子里,汉缆股份北京区域业务经理朱念福是跟李波通话次数最多的人,内容除了传达生产计划,就是询问生产进度如何。
北京区域业务经理朱念福
受益于领导层为项目组开通的“绿色管理通道”,只要有难题待解决,一线员工可以一通电话直达顶层领导,保证尽快解决问题。冬奥会电缆项目筹备期间,不只是业务部门,所有参与冬奥项目的领导及员工,都会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
“从合同签订、签技术协议、对接电缆盘长到下达生产计划,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必须立马打电话汇报情况解决问题,根本来不及考虑领导是否已经休息。工期最紧张的时候,一天会接到70多个电话,全是询问进度的合作方,晚上10点、11点接到电话更是常态。”朱念福回忆道。为了保障联络畅通,他随身配备了两部手机,并会给每一位项目对接人留两个电话,防止出现电话占线引发失联的情况;担心错过项目进展、汇报工作时漏掉细节,他配备了一本记满实时进度的记事本,有时甚至连睡梦中都在复盘生产进度。
“绿色运输通道”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由于大型货车深夜不能在市区行驶,我们的货车需要在凌晨4点半准时出发,傍晚抵达目的地,我们每一环节的交接人员都是提前半小时到位,要让‘人等货’,绝不能‘货等人’。”朱念福回忆道。
汉缆股份共需要为冬奥会八个场馆提供电缆,先将电缆统一运送到仓库,再由合作方将电缆从仓库运到场馆。谁知,运输却在“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合作方突然发现自身并不具备在山区运输巨型电缆的能力,“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又落到了汉缆股份这里。
安装人员安装“汉缆牌”电缆
如果按场馆配送电缆,汉缆股份必须要在生产时就按照某个场馆的需求生产特定规格和长度的电缆并装车。李波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同规格运输增加运输成本和装卸难度,按场馆所需生产并运输电缆则会降低生产效率。“我们只能做更多统筹工作来维持成本和效率的平衡,比如按需求的缓急程度集中生产某几个场馆的同一规格电缆,分场馆按需装车,保证配送到最后一公里。”李波告诉记者。
2021年11月,寒潮带来全国大范围降雪,高速封路,装载电缆的货车只能走公路,为不耽误冬奥场馆电路搭建进度,朱念福紧急联系运输公司,将在沧州等待交接的司机增加到两位,二人连夜交替驾驶将电缆按时送到位。
两组共8人,组成冬奥会稳供电“守卫军”
如今,冬奥会的特供电路正在平稳运作,但是属于汉缆股份的“冬奥之旅”尚未结束。
1月20日,汉缆股份的四名保电抢修人员即将出发前往北京,他们的任务是协助供电公司完成主电路维护和抢修工作,是冬奥会的电路“守卫军”。
“不出意外的话,这四名抢修人员会一直守护到冬奥会结束,甚至冬残奥会结束。以防万一,我们另外准备了一个四人抢修小组,随时待命,机动应对突发情况。冬奥会场馆决不允许断电,因此还安装了备用电缆,一旦出现电路故障,会立即启动备用电缆。这时保电人员就要立即对问题电路抢修,我们的要求是24小时内必须完成抢修工作。”负责冬奥会电缆项目安装和维修工作的汉缆股份电缆工程二部副部长康卫东告诉记者。
电缆工程二部副部长康卫东
张延波是冬奥会特高压电缆安装的一线工作人员,在汉缆股份工作多年,已经习惯了“人随项目走”的工作模式,一年365天,360天都在外地做电缆安装和抢修。他自我调侃道:“进电缆井前清清爽爽,出来后像泥地里滚了一圈。”他向记者介绍,张家口的特高压电缆安装在山区,下井的机会不多,大多是在20米的高空作业,“高度不是问题,我们已经习惯了,不过冬日里高空的山风极为刺骨,有时冻得手都拿不出来。”
据康卫东介绍,特高压电缆安装和抢修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温度要控制在5-30℃,空气中的含水量要在70%以下,张家口地处山区,温度较低,冬天无论安装还是抢修,都需要帐篷、暖风机、“小太阳”工作灯齐上阵,对温度、湿度进行控制,这样一来,抢修时间会更加紧张。“比赛期间,电力保供是大事,一旦有抢修任务,就是争分夺秒的战斗,修不好不可能休息。普通项目的抢修需要控制在48小时内,冬奥会更是要极限压缩时间到24小时,因此我们会提前备好所有可能用到的附件,保证做到24小时不间断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