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寻访山东手造:泥老虎面老虎布老虎各展风采

2022-02-10 10:33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662349) 扫描到手机

人入虎年增虎劲

■编者按 “心手相牵,美好生活”。春节前后,本报记者深入我省多地,探访充满节日气息的非遗手工艺产品,讲述历史悠久的山东手造的匠心故事,展现齐鲁大地积极践行文化“两创”的生动实践。新春走基层报道推出特别策划——寻访山东手造。

泥老虎:传统泥塑“叫”出生机

□ 本报记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王 晖 王喆

正月初五,高密聂家庄泥塑制作集聚地——姜庄镇聂西村热闹起来。记者在聂家庄泥塑“90后”传承人聂鹏的泥塑工作室内看到,不少游客正在对着摆放整齐的泥塑“叫虎”拍照。

“虎年里‘叫虎’成了抢手货,不但年前订单增多,假期里也有不少上门购买的人呢。”聂鹏告诉记者,尤其是来附近村走亲访友的人,也会专程绕个弯来聂西村走一圈,将这里独有的“叫虎”在朋友圈里“秀”一圈。

“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这句当地流传已久的民谣佐证着聂家庄泥塑昔日的繁荣。聂家庄泥塑是“高密三绝”之一,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聂家庄泥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素以声色并茂、造型精美著称,作品远销国内多个地区。其中,聂家庄泥塑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可发声且声音独特,有泥娃娃、“叫虎”等诸多代表作。

从聂鹏工作室往东走十几米,就是村民聂宏希的泥塑坊。50岁的聂宏希十多岁就跟随父母学习聂家庄泥塑技艺,在五六年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聂家庄泥塑创作中。聂宏希的泥塑坊面积不大,却摆满了成品的泥塑作品和已涂抹上白色底色的坯子。记者随手拿起一个“叫虎”泥塑,按住头、尾部推拉,便发出一阵阵咕咕叫声,瞬间让泥老虎有了生机。“坯子分两部分,用牛皮纸粘住,头部的一端安装能发响的苇哨,只要推拉、摇晃泥塑,空气流动穿过苇哨,即可发出声响。这可是我们聂家庄泥塑所独有的。”聂宏希指着“叫虎”的中间部位说。

在聂家庄泥塑中,传统的“叫虎”作品造型大胆夸张,注重表神写意,它们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形态既威风凛凛又憨态可掬。这几年,聂家庄泥塑的手工艺人们在传统泥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许多新颖的造型。

自幼跟父亲学习泥塑制作技艺的聂鹏也是聂家庄泥塑最年轻的传承人。在聂鹏的泥塑作坊内,不仅有传统的“叫虎”作品,“财神虎”“纳福虎”“平安虎”等寓意美好的新颖“小老虎”也足够吸引眼球。

创作“叫虎”等聂家庄泥塑作品,需要慢工出细活。取土、和泥、制模、制坯、脱模、修坯、制哨等10余个步骤,都需要手工艺人们沉下心来认真创作。经过这般复杂的制作工序后,一件件精美的泥塑作品方能大功告成。“我们在绘制中用了‘留白’的方法,需先涂白粉打底,用滑石粉加胶和水调均后涂在泥坯上,晾干后再涂其他颜色。色彩搭配也由原来的桃红、大绿、淡黄、朱红、黑色等5大原色,逐渐丰富到五彩斑斓、绚丽多姿。”聂鹏说,不仅如此,型号方面,“叫虎”等泥塑作品也从由原来的单一型号,发展到现在大小几十种型号。

前些年,由于制作泥塑辛苦而且利润也不多,村里坚守老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不少村民宁愿种地、打工,也不愿重拾旧业,从事泥塑创作。在聂鹏等手造人看来,作为传承5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泥塑也需要注入创新因子,才能迎来新的春天。除去创作聂家庄泥塑作品,聂鹏也经常走进校园、课堂,近距离为大中小学生传播聂家庄泥塑,让非遗文化的种子扎根在下一代。

“非遗文化需要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活力。”聂鹏说,2021年,他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设计团队合作,将当地的红纸对联文化设计到“叫虎”作品的包装中,将“祥虎叫 福来到”等美好寓意的文字印到了包装上。

布老虎:慢工缝出“千虎千样”

□ 本报记者 姜斌

本报通讯员 李乐 郭程

正月初六,很多人还在假期里,黄河岸边的小村子——博兴县湖滨镇鲁刘村里不少人家却已忙碌起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传承人刘清华的家就在这个村的一条小巷里。农历虎年,博兴布老虎热销,刘清华把一些订单的制作分配给了村里的妇女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她带出来的徒弟。

2月6日,记者走进刘清华的家,南厢房是一个展厅,里面陈列着上百个大小不一、颜色造型各异的布老虎和其他一些十二生肖造型的布艺品。

布老虎是一种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既可以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孩子,又是镇宅祈福的吉祥物。布老虎在博兴有据可考的至少有一百五十年的生存发展历程,受手中材料的制约,主要品种有布老虎玩偶、虎头枕、虎头鞋、虎头帽等。博兴及周边地区的布老虎制作技艺伴随育儿民俗的传承发展而发展。

“我制作的布老虎有三十多个大种类,都是纯手工制作,可以说是千虎千样,每一个都不完全相同。”指着展柜上千姿百态的布老虎,刘清华向记者介绍,她制作的布老虎,特点主要是造型敦厚,具有粗、短、胖的形体特征,头大体短表现出健壮形态;四足微微外撇,呈扎地生根状,头微昂,从态势上塑造了虎虎生威的精气神和孩子般的天真稚气。色彩外表则多用黑、红、青、黄色棉布作底色,腹用白布,奠定了老虎的基本色调。红黄蓝白黑五色具备,另有桃红、麦绿、茄紫、金线、银片、彩绸等材料作镶拼点缀,满身呈现出祥瑞吉庆之象。“不过老虎的造型再怎么变,虎头上的‘王’字是必不可少的”刘清华说。

今年67岁出身于工艺世家的刘清华,设计制作布老虎已经有30多年,父亲擅长制作各种工艺品和戏曲服装道具,受长辈的影响,刘清华小时候就喜欢手工。“接触布老虎是我很小的时候,我外婆给我做了一双虎头鞋,那时候孩子都穿这种虎头鞋,我当时就非常喜欢,一直不舍得穿。从那之后我就喜欢上这个布老虎。”养过蚯蚓、种过香菇、做过柳编,刘清华年轻时从事过很多行业,但是一直没有放下过她最心爱的布艺,后来将其慢慢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

刘清华告诉记者,布老虎的制作工艺包括打样、剪裁、缝合、填充、缠、勒、绣、剪贴等十几道工序,她的家就是布老虎加工制作的作坊。制作了30多年布老虎,最让刘清华自豪的作品,就是2020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上展出的5只布老虎。其中体型最大的一只布老虎,高达2米,长3米有余,需要两个成年男子才能抬得动。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后,这种大型的布老虎在2021年特别受欢迎。全年一共制作了三十余个,其中一个客户就定做了12个,都是2.4米高,3米多长。”刘清华告诉记者,因为是纯手工,制作这样的巨型布老虎特别费时费力,12只巨型布老虎,他们三四个人制作了3个多月才完成,而这样的布老虎每只售价在2万元左右。在刘清华的影响下,她的两个孩子都会做布老虎。从小耳濡目染,如今36岁的女儿刘珂已经完全能掌握制作布老虎的所有工序。除了加工制作,她现在还负责布老虎的对外销售。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刘清华的布老虎已经销往全国,有的还远销国外。

刘清华说,博兴布老虎是山东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转变,布老虎在造型和用途上有了很大改变,但更应注重布老虎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刘清华说,让传统老手艺焕发新活力,通过组织和带动城乡家庭妇女及老弱病残人员学习布老虎的手工技艺,既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又可以推动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展。虎年里,她希望自己的布老虎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带去幸福和吉祥。

面老虎:胶东花饽饽很吃香

□ 本报记者 李媛

2月6日,正月初六,记者来到“囍我我”花饽饽店,看到莱西市花饽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迟金艳已经开工忙碌起来。

“有一家订婚从我这儿要一套喜饽饽,所以一早我就过来开门发面了。一会儿还有客户订的两箱花饽饽要做。”迟金艳告诉记者,节前店里制作的老虎花饽饽销售火爆,进了腊月,店里的订单就源源不断,她和其他师傅周末都没有休息过。

“我们的订单全国各地都有,随着花饽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的订单量也是水涨船高,今年增长了40%左右。”迟金艳说,除了推出紧跟社会热点的花饽饽,她还根据传统元宵节习俗“点面灯”制作了元宵节花饽饽——面盏(也叫棉花灯),让广大消费者在点灯过节闹元宵的同时,学习体验传统文化。

其实,花饽饽又称“花馍”“面塑”“民间面花”。在山东胶东地区,家庭很多重要的时刻都离不开花饽饽,给老人祝寿送“寿桃”,定亲买上一对“鸳鸯”……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蒸上大大的花饽饽,寓意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早在2009年,胶东花饽饽民俗就被列入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莱西花饽饽制作技艺作为胶东花饽饽的一个分支,经莱西市姜山镇姜山三村迟家人150多年5代人的传承和创新,技艺日臻完善,已成为胶东地区花饽饽的代表之一。

迟金艳作为迟家的第五代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的她自幼便萌生了要让这一祖传技艺发扬光大的梦想。2016年,迟金艳放弃了建筑行业的高薪回到家乡,全身心投入到这一祖传技艺的研究和传承中。

和面、醒面、揉面、造型,不一会儿工夫,一只活灵活现的“金老虎”花饽饽就在迟金艳手里诞生了。“这花饽饽看上去制作很简单,实际上从选料、磨面、制作引子到造型、醒发、着色一共要经历12道工序,哪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迟金艳说,传统花饽饽所用的着色颜料好看但不能吃,小作坊制作更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要想把花饽饽做成大产业,必须要健康化、规模化、标准化。因此,迟金艳注册成立专业花饽饽食品公司,并请专家教授研究改进配方,采用劲道的上等面粉再配以山鸡蛋、蜂蜜等原料,让人咬一口就能“粘”住嘴巴。针对传统花饽饽所用着色颜料好看不能吃的问题,迟金艳又创新采用菠菜、火龙果、紫薯等蔬菜水果汁做花色,让花饽饽不但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吃起来更加健康美味。

“老面”引子发酵、人工捏做造型和面花、大铁锅蒸制……在一丝不苟传承手工技艺、精益求精的同时,迟金艳大胆融入时尚元素加强造型创新,同时推出“私人定制”花饽饽,很快打开了销路,得到了消费者认可。

怀着对花饽饽的喜爱与对老手艺的传承,2019年,迟金艳出资打造了胶东第一家花饽饽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000余平方米,珍藏实物368件,有不同时期小麦种植的生产工具、馒头制作工具,还有花饽饽文化的史料。

“春塑凤凰戏牡丹,夏塑蜻蜓沾荷莲,秋塑蝴蝶恋菊花,冬塑喜鹊保平安。”迟金艳靠灵巧的双手,将300多年前胶东花饽饽的制作技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们的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润,让花饽饽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我毕生的追求。”迟金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