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好人丨93岁老人离世捐献眼角膜,“再为国家做一次贡献”

2022-09-30 22:3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935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9月30日凌晨一点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原纪委书记、皮肤科主任医师于新江离世,享年93岁。根据老人的生前愿望,家人第一时间联系了青岛市红十字会,决定捐献双眼角膜,老人金子般热衷奉献的心,让人敬佩。目前青岛眼科医院已接收于新江老人双眼角膜,并存入青岛眼科医院红十字角膜库。

多次提到捐献角膜的愿望

“年轻时保家卫国,去世后捐献眼角膜,于老把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于老曾历经炮火,参加解放战争;退役后又选择从医,救死扶伤,如今走到生命终点,老人毅然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再为国家做一次贡献”,希望为医学献一份力,为渴望光明的患者带去希望。

“在老人80多岁时,他就和我们多次提到要捐献角膜的愿望,虽有不舍,但作为子女,我们一定会遵从他的心愿,让他这一生画上圆满句号,让他安心。”于老的儿媳薛伶感慨地说:“他这一生,清白无私、信念坚定、不谈享受、不图虚名、不循私情,讲原则、做实事、乐奉献,是我们作为子女的榜样。”记者了解到,早年老人曾参加战役,在战场上被炸伤,右手留下了残疾,腿上布满了伤痕,体内有残留的弹片。因为在战场上见过太多伤残的画面,成为一名医生的念头一直埋在他心里。

“我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健康,他是一名医生,非常懂得日常保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今年5月,因为身体不适做检查结果发现是胃癌晚期,后来病情出现了紧急变化,在9月30日凌晨逝世。”谨遵老人生前的愿望,于新江老人的儿女怀着悲痛的心情拨打了青岛市红十字会24小时电话,帮助老人如愿捐出眼角膜。

开启器官捐献“青岛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自愿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记者从青岛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截至目前,青岛市登记捐献志愿者6326名,已捐献遗体1124例,捐献角膜1816例,3600余名角膜致盲者因此重见光明;捐献器官1138例,救治器官衰竭者3000余名。

为积极推动器官捐献,全市红十字会系统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岛眼科医院等单位密切配合,通过创建“大爱无疆”捐献者信息平台,开通捐献登记网上通道,在各大医疗机构设置“九月天使”爱心岗等,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办理捐献手续,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器官捐献“青岛模式”。

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建立了捐献绿色通道,全年24小时无休,建立工作群随时调度、及时化解有捐献意愿的群众关心的急难问题。定期组织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弘扬捐献者大爱义举,进一步实现捐献志愿者、登记机构、接收机构、缅怀机构、捐献者亲属信息共享,提高捐献登记接收质量和效率。

市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办理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登记:

一是通过青岛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大爱无疆——奉献者信息化平台”进行线上登记。

二是携带身份证原件到就近的各区市红十字会现场办理。

三是通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眼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大厅的“九月天使”爱心岗办理。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但总有这样一群捐献者,在去世后选择以器官捐献的方式将生命延续,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照亮人间,凝聚无私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