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临近结束,返程需注意防寒保暖!

2022-10-05 18:55 中国气象局阅读 (55566) 扫描到手机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高温、强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齐聚我国。四川盆地至黄淮一带出现较强降水,华北、东北、黄淮等地更是遭遇15到20摄氏度的“断崖式”降温。那么,本轮天气过程有哪些特点?背后的天气系统配置是什么?10月5日至7日,国庆假期已进入后半段,不少游客开始准备返程。游客返程又需关注哪些天气?又该如何防范?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就此进行解读。

天气“大反转” 副高和冷空气是幕后推手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和冷空气两大主角“针锋相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呈现“前期热后期凉”,从极端的偏暖转为显著偏冷。10月3日,南方还炎热如盛夏,局地甚至达到40℃以上,合肥、南昌、长沙、杭州、南京等470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10月最高气温纪录。4日,强冷空气便越过长江,华中地区迎来猛烈降温,湖北、安徽、江苏等部分地区气温骤降20℃以上,先经历了史上同期最热的白天,又经历了史上同期最冷的白天。

张涛分析,在国庆假期前半段,副高异常偏强且影响范围大,南北方部分地区均出现最高气温打破历史同期极值现象,总体呈现偏暖的态势。在这样情况下,一股强冷空气从副高的低空自北向南切了下去,地面气温大幅下降,冷暖空气对峙,导致沿淮地区出现阴雨天气,连续的阴雨寡照导致该地区出现 “历史同期最冷的白天”。

密切关注滚动预报信息 避免不利天气影响

张涛表示,10月5日到7日,本轮寒潮的降温趋于结束,没有明显的大幅降温过程了,但也没有明显的升温过程,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的态势会继续维持。陕甘南部、川渝北部、湖北、安徽一带仍多降水,但降雨强度逐日减弱,从中到大雨转到小到中雨,持续的阴雨寡照下风寒效应比较显著,比较冷。

张涛建议,冷空气是秋天的常客,气温起伏较大,公众还应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在有下雨的山区,尤其是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等地区谨防滑坡、泥石流和中小河流洪水等地质灾害。野外风干物燥,火险等级持续攀高,公众还需注意森林防火安全。

总之,游客返程途中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预报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降水、冷空气等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