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城市更新,为品质改善和幸福生活持续发力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尹彦鑫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孙兆慧
蓝图催人奋进,使命激荡人心。
12月29日上午,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市长赵豪志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既有前瞻性、又充满实干风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一条条务实举措、一项项明确目标,谋划了青岛新一年的发展蓝图,在代表委员们中引起强烈共鸣。代表委员结合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多角度解析报告,积极为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篇章建言献策。
李光全委员:
推动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报告原文:
在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上持续用力。深入落实《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城市更新突破行动,统筹开展十大领域攻坚,推动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李光全委员
今年是青岛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给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也毫无疑问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
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委员对政府报告中有关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成绩和目标格外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重点区域更新改造加速推进、市容环境和秩序明显改观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青岛城市更新工作过去一年的重大成就,用篇幅之长、评价之中肯,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是典型的民生工程,充分认识到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既能让城市的业态、功能与布局更好地满足城市现代居住主体的需求,也能借机开展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业态优化,最终使民众在城市的宜居宜业中更好地享受现代城市的美好。”李光全委员说,面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上持续用力,通过深入落实《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实施城市更新突破行动,通过统筹开展十大领域攻坚,推动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思路明确、重点突出。
其中,报告中提出高水平实施地铁沿线TOD综合开发。“这是立足实际的典型体现。”李光全委员认为,在实施中,要重视TOD模式价值并创新TOD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TOD融合EOD提升片区整体品质的思维,探索将轨道交通车站、轨道交通为核心形成的交通型商务区、轨道交通引致下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与生态景观展示廊道有机衔接,实现TOD交通功能、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的有效复合。
同时,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城市微更新,引导基层单位和企业广泛参与,开展“小而精、小而美”的改造提升,让城市空间更精致、市民生活更舒心。“从此处可以看出,青岛城市更新在关注重点区域更新改造这一‘大更新’的同时,开始更多探索大更新和小更新、微更新之间的平衡,注重城市更新规划和具体更新中‘留白’的使用,对问题的调查、摸排、分析和思考要加大系统性思维和方法的使用,注重大更新与小更新、微更新之间的科学组合、微更新与微更新之间的统筹协调。”李光全委员认为,也要特别关注强化城市更新的规范、探索形成城市更新的标准,关注建筑间距、退让、密度、面宽、绿地率、交通、市政配套等方面形成适合青岛城市更新的标准和规范;要强化总规、控规以及多规合一的管控作用,要求城市更新具体项目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指标必须优先保障公共利益、符合更新目标等。
李光全委员认为,报告对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充分考虑了青岛实际。“和其他城市相比,青岛的城市更新具有自己独特的市情、区情,所以报告中对历史城区的更新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说,从历史城区的更新看,青岛的更新必须要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业态重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环境提升紧密结合,创新机制运行、招商运营、科技赋能、要素保障等路径措施,在传承历史文脉、激发老城区活力中立标杆、树样板、建典范。一是更好统筹城区历史功能与现代功能,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着力完善城区功能、补齐公共设施短板,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覆盖,加快软硬结合的指挥交通场景落地,发挥历史城区“一体化”智慧平台作用,提升精准化、精细化城区管理数据支撑,整治提升老城区道路,优化城区行车、停车条件,充分利用边角地和拆违区域空间开展口袋公园、广场和微绿地建设,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二是在“加快加快新业态”上更好统筹传统产业重塑与新兴产业植入,着力完善产业功能、精准业态导入。以着力解决历史城区活力不足问题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已征收房屋的修缮利用加强业态策划和产业招商,明确具体片区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多渠道、全方位对历史城区展开整体宣传推介,提高历史城区的知名度,切实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薛铮委员:
加速打造先进半导体产业集群
报告原文:
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薛铮委员
“既有前瞻性、又充满实干风”,是大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薛铮委员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这让他对于青岛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尤其让他感到兴奋和期待的是,报告中提到了他最为关注的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起他的强烈共鸣。报告提出要“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其中关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他此次带上会的提案不谋而合。
薛铮委员说,近年来,国家对集成电路非常重视,政策持续加码。为鼓励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国务院先后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科技计划,推动国内自主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集成电路成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点领域,支持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发展。“目前,随着青岛市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半导体产业方面实现较大突破。”他说,根据市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青岛已落户项目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等领域,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共111家。从区域分布看,基本形成以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即墨区为核心,带动城阳区、莱西市、高新区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青岛市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发展,已落户项目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但也要看到,青岛市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还比较缺乏,芯片制造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体系尚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型领军企业数量较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招引和培育等方面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薛铮委员说,而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壮大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规模,正是表明了青岛市政府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决心。
对此,薛铮委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打造“千亿计划”半导体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以及“一群一图”、“一群一制”、“一群一策”。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快速成长为1000亿级集群。要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队培育路线图,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固链、补链、强链”行动,深入挖掘产业集群中的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以上市企业为引领,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梯队。同时,加快组建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深入推进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政策和人才引育上,优化产业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王明刚代表:
青岛擘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报告原文:
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带动,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等“五个中心”,努力在经略海洋中走在前列。
王明刚代表
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推进抗肿瘤等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
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青岛正对标国内外一流海洋城市,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2023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也正在利用这些优势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目前也已经在经略海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总裁王明刚代表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非常振奋。
“尤其在报告中点出了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推进抗肿瘤等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更让我们感到了市政府在这方面的用心。”王明刚介绍,近年来,青岛市日益注重海洋领域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洋药物发展和海洋人才激励政策,如《关于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实施意见》,在创新海洋药物研究、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基金设立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22年12月20日,由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这是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拟应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这是“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一项重大进展,这也是青岛市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海洋产业发展是青岛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具体到海洋医药的深入发展方面,王明刚代表表示,希望政府能够搭建“产学研政用”平台,整合资源,全力支持海洋药物的发展,打造青岛市海洋药物研发生产高地,同时出台专门针对海洋大健康产业的扶持政策,要雪中送炭,即从项目立项就开始,直至生产上市全程扶持,而不是上市以后再给予奖励或补贴。
“21世纪是一个向海洋要药物的世纪,海洋环境特殊,高盐、高压、少光,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结构特异,其中孕育着巨大的医药宝库。”王明刚表示,从细分领域来看,我们还可以在海洋药物、海洋特医食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医疗器械等方向进行深入的挖掘,将海洋产业做细做强。
“当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海洋医药这一个方面的发展,正如报告中指出的,需要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壮大现代海洋产业、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等全链条的齐头并进。”众所周知,青岛集聚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中的34个行业在青岛都有布局,引领了我国五次海水养殖产业化浪潮,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海洋渔业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王明刚坚信,经过扎实的推进,在不远的将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成为青岛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张玲玲代表:
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报告原文: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用力。开展乡村振兴发展行动,持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张玲玲代表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
“29日上午听取了市长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成绩伴随艰辛,胜利迎接汗水。在谋划2023年工作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是一份催人奋进的好报告。”青岛俊利昌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玲玲代表深有感触。
报告中提到2022年青岛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收,克服春旱、夏汛、秋涝等不利影响,全年粮食总产稳保307万吨。”张玲玲代表认为,这一成果,契合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也符合《青岛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的“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力争青岛农民富裕富足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
报告强调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用力,张玲玲代表的建议与这一点正好相契合。“结合青岛市实际情况,我建议青岛市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对五沽河流域进行统筹规划、统一整治,建设高标准水肥一体化设施,真正实现旱能浇,涝能排,使莱西、即墨沿河区域率先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针对以上情况,张玲玲代表建议由青岛市政府牵头,改变为治水而治水的规划理念,把五沽河流域水域治理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规划相结合,与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对五沽河流域进行统筹规划,对河道进行疏通、浆砌,补齐农村基础建设短板;在五沽河与大沽河交汇处设计建设拦河坝,防止大沽河洪水倒灌入五沽河。
“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以及把农业种业方面发展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张玲玲说,他们现在打造的示范片区下一步打算和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科研院所的落地,由他们提供技术支撑以及土地资源,让种业有特色、有质量地发展。
莱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下一步我将以此为锲机,结合我们即将建成的粮食数字农业产业园的落地,国内首家大田区域无人化农场建设的应用,让数字赋能未来农业。”
张玲玲代表表示,以他们示范片区5000亩土地为例,每年可为农民增收20%,每年不仅有固定的收益,年底还有相对应的分红。对于村集体而言,每年可为6个村的村集体收入增加50万元,“我们将利用全产业链数字化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报告中还指出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张玲玲代表认为,“乡村振兴合伙人”一定是参与到乡村农业发展的一份力量。她很看好现如今新媒体平台的直播带货。“合伙人可以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说在抖音上比较活络,能够帮助老百姓带货,实实在在地解决农产品销量问题。”在他看来,乡村振兴合伙人需要一些新鲜血液的加入。“我觉得肯定要有新生力量的加入,才能把乡村振兴真正地提升一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