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特别策划|变与不变:大集上那些百年未消失的摊贩,有图有真相

2023-01-21 08:1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8863)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明信片由赵瑞竹提供)

一组震撼的明信片,穿越百年的时光,保留在青岛收藏爱好者赵瑞竹的手中。

这些明信片时间跨度为年代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30年代,总数为95张,曾经多次在青岛的展览中亮相,尤其是青岛市邮电博物馆。赵瑞竹老师与行政总监周宁都对青岛的沧桑历史和有幸保留下来的明信片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多次举行的明信片展览让游客大开眼界。

老行当,是个特殊的主题。

“行当”既指的是百工技艺所做的职业,也指戏曲演员专业的分工。在老明信片中,我们将它归结为的手工艺劳动。

“手工”二字揭示了行业的真谛。青岛当年,这样的劳动者非常多,有修鞋修表的,编织草席、草帽的,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这样行当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出师的,也有卖糖球、卖水、卖杂货的,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小行当,这些都和当时的生活水平相关,同时也是几代人对不同时代记忆的符号。

符号,富含深意,一个城市有许许多多特有的符号,既有街道、河流、建筑等凝固的符号,也有声音、民俗、文化等无形的符号。这些街头的老行当,曾经充斥在市井中,成为城市的变奏曲:“拿头发换针!——”“锔锅锔碗锔大缸——”“打铅壶、锡壶——”“换盆底——”……这些声音响彻大街小巷,伴随着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尤其是锔锅瓷器大缸,以前青岛的自来水不普及,人们吃水主要靠储水的大缸,为此还产生了以此为业的“专业村”,像现在李沧区的晓翁社区,以前叫小瓮头,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以烧窑小瓮而得名。缸坏了漏水了,就需要补一补,便把锔大缸的师傅叫过来,经其一捣腾,很快就补好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行当不再有市场,人们纷纷转行。

一些老行当消失了,但也有一些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在社会历史的进步中,从业者仍然活跃在年节的大集上,虽然形式不同,却能够看到岁月的影踪。

赵瑞竹老师用心地将收藏的明信片分门别类地组合起来,分成了十二类行当,“希望力所能及的利用一些老明信片唤起人们的记忆,感知历史的脚步,让更多的人认识、支持和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赋予民族传统的老行当,传承民俗文化薪火”。

1月19日,半岛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城阳大集,并联系近两年赶过的李村大集、辛安大集和浮山所大集,从这四大集市中寻找到了明信片中的老行当们,同时,进行了对比,从中感知先辈们聪颖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以及后人有意无意的传承,体味岁月沉淀的美好和生活底蕴的醇厚。

1、 旧货市:延续至今仍红火

旧时,为了生计,一些行商走贩到各处收集一些旧古物坐地设摊摆卖,也就是二手市场。一些不用的物品,低价卖出,商贩转手再卖,赚取差价。而这一行当,在搬迁前的李村大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半岛全媒体记者当年探访时,发现大集上的旧物小到螺丝,大到汽车,应有尽有。

而在城阳大集上,半岛全媒体记者也看到了不少旧货摊,摊主售卖的旧物什么都有,钟表、算盘、吉他、字画、古物文玩、茶缸水壶,花样同样不少,只是区域没有旧日的李村大集大,仅仅百米长度。

货物虽然旧,但商品的价值还在,只要需要,物美价廉,何乐而不为?

其实,在市区的街道上,也经常有旧货买卖,而在昌乐路文化市场,旧书和古玩一直生意不错。

2、 五金件:琳琅满目 

      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锌,泛指各种金属器具,产品种类繁多,在家庭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几乎家家必备五金工具箱。旧日,五金交易多在摊位上进行。

      如今,大集上也承载着五金商品散卖的重任。有的是在杂货摊上,有的是在旧物摊上,各取所需。比起进五金店,集市上的摊位将五金件全部摆开,更易于选取,方便快捷。

3、 日用杂货:一目了然  

       在老明信片中,日用杂货有多张,有行商有坐商,有卖大缸草编的,有卖砂锅的,有卖日用品的,在不同的地点和场景中,他们为生活奔波。

在青岛城阳大集上,日用杂货摊位卖的物品门类就多了,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炊帚盖垫,全部涵盖。一大片区域里,每一件商品散发着焕然一新的气质,引得集市上的人们纷纷驻足,即便不需要,也会忍不住停下来看看。

4、 布匹摊:手指就是尺

      被服摊不同于普通的黑白明信片,被后期上了色。满满当当的摊位上,挂满摆满了五彩缤纷的布匹,虽然镜头已经定格,但仿佛听到了来自百年前的叫卖声。布匹行的老板有的会练就一身本领,那就是你要多少,根本不用尺子,用手指一扎一扎地估一下,剪刀剪个小口,随手一扯,尺寸大小准确无误,老板的眼睛手指都是尺。

如今在大集上仍能看到卖布人的身影,在李村大集和浮山所大集上,半岛全媒体记者都遇到了卖布摊位,摊主们说,他们自年轻就开始做,夫妇二人同心协力,因为搬布是个力气活,而制作床单被罩又是个精细活,所以对摊主的要求比较高,男摊主也可以迅速制作出漂亮的花边,真真人不可貌相。

5、 药材:《清明上河图》的传承

      中药在医药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售卖中药的摊位在集市上也会碰到。

百年前的明信片上,有多张反映中药买卖的明信片,而且还体现了中国中药传统经营非常重要的环节:兑药材。

早在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画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上,就反映了 “家大口堂”药店,经营兑药生意的画面,这家店门前招牌上大书“本堂法制应症药剂”几个大字,店内有两个人站柜台外,门前停着一辆车,一个人从车上搬运药材。由清代画院本上还可见到“人参,本堂葵兑川广地道药材”等。可见,宋代药店除卖药外,还兼营药物中转、兑药材,促进南北方药材交换和流通,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比较注重产地选择,四川、两广的药材以质好、量多而闻名于世,至今仍为医药界公认。

城阳大集上,一个摊位售卖黄芪、甘草等药材,和特调的中药,不过已经不再兑药材。

6、磨剪子戗菜刀:动作一致,装备升级  

       磨剪子戗菜刀是流行多年的老行当,属于叫卖行,南方喊:“削刀……磨剪刀”,声音短促干脆,北方则喊:“磨剪子来……戗菜刀”,声音明亮有节奏感。这个行当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成本很低。赵瑞竹老师收藏的这张明信片比较特殊,出版于上世纪20年代,是手绘画作,手艺人坐在长凳上,磨刀石上,正在磨制一把菜刀,旁边挂着剪刀和小刀,脚下一桶水,用来打湿磨刀石方便磨刀。

磨刀的叫卖声持续到今日,在一些年代较长的小区里,还会听到那悠扬的叫卖声,一辆自行车,一个磨刀石和一台魔刀轮,即为全部的家当。在李村大集上,半岛全媒体记者见到了磨刀的老师傅,他技术娴熟,神情专注,一把菜刀在他手中很快就变得锋利铮亮。

已过百年,磨刀的动作没有改变,除了设备有了升级,这项手艺未曾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