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宜庆签售《大师之大》 与青岛作家探讨士人精神

2013-05-05 13:5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5月4日下午,本报文艺部副主任、专栏作家刘宜庆携其新作《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在青岛书城签售,并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岛城作家尤凤伟、柳士同、文史学者李工作为嘉宾 ,与刘宜庆一起探讨西南联大的“绝代风流”和士人精神。刘宜庆认为,真正的大师要不党不官和人格独立 ,真正的士人要崇尚骨气、不畏权势,可是,这些在如今的校园中已经缺失了,“现在大师只剩下卖保健药和练气功了”。

  大师之缘 挖掘那段被忽略的历史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大学,一个大师的摇篮。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 ,在昆明八年的时间里,它的命运与民国的政治走向紧密相连。《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聚焦中国远征军中西南联大学子的身影,展现联大教授议政参政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厘清联大教授与各党派的关系及纠葛。

  在谈到此书的创作初衷时,刘宜庆表示,自己本身是学教育学的,但是他发现中国的近现代教育史只提到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教育思想、胡适的教育思想等根本没有提到,这让他感到很遗憾,他认为这一块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由此产生了研究这块历史的念头。后来,刘宜庆来到青岛工作,在关注青岛文史的时候,他注意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邀请一批大师云集青岛,但抗战爆发后这些大师去了哪里?这引起了刘宜庆的好奇,经过探究,他发现这些大师先去了长沙,而后又去了昆明,到西南联大执教,“西南联大正好和青岛联系了起来”。

  而真正让刘宜庆产生创作欲望的契机还是一次云南之行,那次刘宜庆到云南旅游,可是时间太匆忙,没有能够到西南联大去“朝拜”,这成为他的一大遗憾。况且,当下大学精神庸俗、文人风骨萎缩、人文传统断裂,各种原因纠集在一起,终于让刘宜庆产生了一探这些大师在西南联大的所作所为的冲动。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挖掘关于西南联大的资料,终于在2009年出了一本关于西南联大的作品——《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这本书出版之后,被北京不少学校推荐为学生暑假必读书目。可是随着挖掘的深入,刘宜庆发现西南联大还有更多需要深挖的精神资源,于是就有了《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

  大师之书 写具有人性温度的历史

  研究西南联大的人很多,有的是专业人员,态度固然严谨、史料也很充实,但是刘宜庆却着眼于历史中的细节——人性,从人的命运展现波谲云诡的历史风貌,“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所写的就是历史的全部,我的《大师之大》,注重展现大师们在历史十字路口的选择 ,融入了我对历史的认知、对现实的思考。一句话,我写的是带有正常人性温度的历史。”

  在创作过程中,刘宜庆深深地为那个时代的西南联大所折服。比如闻一多,他在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之后有很多选择,可以选择通过关系搞到一张飞机票,飞到他魂牵梦绕的清华园;也可以出国,因为国外有很多大学邀请他去讲学。可是闻一多却选择留在昆明,闻一多说“这里的学生需要我”,后来被国民党特务所杀害。比如在1940年的秋天,西南联大化工系孙毓驷同学乘坐客机途中遭到日本飞机袭击,客机上的旅客全部遇害。西南联大化学会举行追悼会并沉痛悼唁孙毓驷,声讨日寇的暴行。联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为孙毓驷的父母捐款,这对深明大义的父母又将捐款捐出来设立奖学金。“联大师生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是战时中国的一个缩影,正应了南开校长张伯苓对学生们的演讲‘中国不亡,有我!’”

  另外,刘宜庆还在本书中揭示了西南联大学子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现联大学子参加飞虎队、飞越驼峰航线的英姿,重点描写联大学子应征翻译官,参加远征军赴缅甸、印度作战的经过,“联大的诗人穆旦九死一生翻越野人山、黄维强渡怒江身亡、缪弘抗战胜利前夕战死疆场等篇章,感人至深”。

  大师之大 不党不官和人格的独立

  既然本书的书名是《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那么何为大师之大?何为士人精神?刘宜庆说他在书中展现的大师,有两个标准,一是不党不官,二是人格独立。“西南联大被誉为‘大师培养大师的摇篮’,不论是在此执教的教授,还是从这里走出的学子,除了学术成就,就是达到了今人难以企及的精神高度”。比如,西南联大法商学院的院长陈序经拒绝加入国民党,他表示,如果强迫他加入,宁可辞去院长一职。张奚若甚至登报声明,自己不是国民党员。“不依附于任何党派,才能真正做到学术自由。不做政府的官员,才能做公共知识分子,承担起批判的责任。联大教授群体,多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爱惜自己的羽毛,一生坚持不党不官”。

  至于士人精神,刘宜庆解释说,生于晚清学于欧美的西南联大教授们,学贯中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是他们的精神印记。西南联大教授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又具有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品格。“士的精神集中体现为:家国情怀,重视名节,崇尚骨气,不畏权势。闻一多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拍案而起;朱自清不顾病衰之身,不吃美国救济面粉。谁笑书生不自量,他们有这种勇气”。

  大师之思

  士人精神值得缅怀

  而这种大师气度和士人精神正是现在大学所缺少的,“现在的一些大学教授先论行政职务,衙门化现象严重,精神不够独立,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刘宜庆清楚地知道,他这一类书的读者大部分是中年人,也有老年人,青年读者相对少一些,但他还是倔强地希望年轻人也能关注这一段历史,这也是他选择在5月4日与读者交流的原因。

  在刘宜庆的新书读者交流会上,岛城作家尤凤伟、柳士同、文史学者李工作为嘉宾也来到了现场。尤凤伟对于刘宜庆提出的“大师之大”和“士人精神”非常有感触,他认为乱世不仅出英雄,而且还出大师,现在虽然很难有真正的大师,但是他很高兴地看到现在青岛有一批文人学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推出了一些有思想的作品,比如李洁的《文武北洋》、刘海军的《束星北档案》。青岛的这个文化现象值得思考,“比如我说的这几个作者 ,他们都不是从大中院校走出来的,反而是媒体圈”。

  柳士同认为“士人精神”抓住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内核。他说,中国封建王朝的士人,他们的存在和价值在于依附于皇权,忠君爱国,与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不同。西南联大的士人精神,不管是参政议政,还是为社会和民生代言,都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西南联大大师云集,群星璀璨,很多教授不仅是五四运动的健将,也是各种学科的开创者。柳士同表示,如今的“大师”都在忽悠大家吃保健药,练气功,大师缺失,西南联大的士人精神值得缅怀和纪念。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刘宜庆 大师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