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洪左手中指被敌人用机枪打掉了。
今年88岁的王金洪老人是胶莱镇石门子口村的名人,1927年出生的他经历过日军侵华,参过军,立过功,也负过伤,回到家乡后一直坚持支援家乡建设,是当地人眼中的战斗英雄和热心人,9月22日,记者跟随胶莱镇武装部工作人员来到了王金洪老人的家中,听老人讲述了自己的战斗经历。
日军横行,逃亡回老家
“1936年8月,我在青岛农村的一家私塾读书,读了3年,看着日本人侵占了青岛。”9月22日,记者来到了王金洪老人的家中,王金洪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当时在青岛码头打工,他读私塾的第三个年头,由于家人受不了日军的压迫蹂躏,举家逃亡回到了老家。
回村后,没有土地种,人口多没有吃的,王金洪和兄弟俩人在母亲的带领下到周边村庄要饭吃,“当时还经常被查夜,入户搜查,我们都很害怕,经常躲在外面瓜棚或者地里睡觉,有时候一夜换好几个地方。”王金洪老人感慨说。
参军报国,光荣负伤
为了结束家乡被人蹂躏的现状,王金洪老人决定参加军队,随后跟随部队战斗,经历了许多战役,也让王金洪从每日担惊受怕的百姓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士,直到日军投降并撤退,王金洪终于看到了家乡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当时日本人投降,我们都疯了一般欢呼、呐喊。”王金洪老人说。在部队的成长让王金洪舍不得离开,1948年,王金洪跟随部队解放徐州,王金洪和两名战友担任爆破手,负责炸毁敌方的碉堡,王金洪舍生忘死的扑向地方碉堡,炸掉了对方的火力点,但是王金洪也身负重伤,经过8个月的治疗才痊愈,但是他永远失去了左手中指,右腿也被炸断,虽然没有截肢,但是也弯曲困难。
发挥余热,为村服务20年
在治疗后发现康复无望,1949年8月,王金洪复员回到了家乡,因战负伤,被济南军区第九纵队评为五级伤残,现在由民政部门每月发放抚恤金维持生活,虽然身体残疾,但是王金洪并没有放弃自己从部队锻炼的坚韧精神,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回来之后担任过村调解委员、小队保管员、队长等职务。”王金洪回忆称,自己回乡任职20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为村庄的建设做贡献,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却并没有成为村里的负累,为当地贡献了余热,“国家给了我很多照顾,我现在生活很幸福,也希望国家越来越富强,人人都过上好日子。”王金洪说。
文/图记者 张欣健 本报通讯员 张文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