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青岛超一水产养殖基地,高标准钢构大棚连绵成片,棚内架设了自动化增氧系统、智能化远程控温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近年来,该养殖基地积极谋求转型升级,探索全大棚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新模式,实现了一年两茬高效养殖,从原来的粗放式养殖,走上了一条科技化、设施化、集约化的渔业发展新路子。
这是我市推进海洋渔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秉承“生命海洋、安全渔业”的工作理念,坚持“调管控”结合,履职尽责,服务发展,开拓创新,提升效能,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2016年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和省公务员局联合授予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先进集体。
调
渔业科技推广 助力渔业发展
渔业科技与推广工作立足全市实际,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中心任务,以发展现代、生态、高效渔业为目标,引导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开展宜渔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市渔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推广先进技术。依托基层渔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努力帮助渔民增产增收。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0.8万吨,产值12.5亿元。示范推广工厂化养殖大棚和标准化池塘改造,完成工厂化大棚改造25000平方米,池塘改造237亩。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发布前沿养殖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养殖生产效率。
认真开展增殖放流。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在胶州湾海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增殖放流活动,完成放流梭子蟹苗1000万只、中国对虾苗5000万尾,恢复近海渔业资源,保障捕捞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费提供水质检测。充分利用配备的各类仪器设备,深入生产一线,免费为养殖户提供pH值、盐度、溶解氧等指标的水质监测服务,为养殖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提供了科学依据。
加强水产品安全源头管理。全程参与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帮助督促养殖企业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养殖。组织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参加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养殖户健康养殖意识和管理水平。对全市3处水产苗种场、15处无公害养殖基地不定期进行执法检查,从源头上杜绝禁用药品的使用,守护市民舌尖安全。完成农业部、山东省和青岛市对我市淡水鱼、贝类、虾蟹类及苗种进行全方位抽检共171批次,全部合格。
管
培训加监管 保障渔民安全
工作中,该局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渔船管控和渔民教育,加大执法检查,不断提高安全监管效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努力构建平安渔业,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度重视渔船管理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渔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17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我市渔船的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海洋渔船管控。深化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渔船“一对一”帮包措施,全过程监控每艘渔船。充分利用北斗平台,对海上生产渔船进行监控,对有能力到达较远航区和中韩敏感水域周边作业的渔船,重点进行提醒警示,全年没有发生越界航行或作业。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将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海上作业渔船,便于渔民及时避险。利用北斗监控系统每天定时点名,对连续4次及以上点名未响应的16艘渔船列入了黑名单,依法依规对其进行重点管控。从严处置涉渔“三无”船舶,对查获的11艘涉渔“三无”船舶全部依法依规进行了拆解。
强化渔民培训教育。利用休渔期重点对渔船船长进行安全培训,举办渔船防撞、消防、应急救生等多项专题培训班,凡是未参加培训的船长一律不予签证;投入25万元委托专业机构为即将上岗的渔业普通船员进行岗前培训,增强了船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船员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和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全年共培训合格船员1295人。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船东船长守法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将国家、省、市有关涉渔管理的政策、中韩双方敏感紧张局势及韩方海警过激的管控措施传达给他们,严防出现不测事件。
认真开展执法检查。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全年共检查渔船583艘次,检验渔船327艘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93艘渔船要求立即整改,直到按要求完全整改完毕后才予以签证放行。海上执法船加强对辖区内渔船的检查,对不符合规定渔船责令返港整顿,确保渔船不“带病”出海。伏季休渔期间,对3艘未经审批,擅自离港的渔船依法实施了严厉处罚,收到了“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控
“碧海护渔” 推动海洋生态发展
开展“碧海护渔”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了“碧海2016”专项行动,重点对海洋倾废、海砂开采、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破坏、污染等行为进行查处。开展“护渔2016”专项行动,保护胶州湾内渔业资源,重点查处在胶州湾内违规使用拖网作业、违规使用小围网、插网等渔具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严罚。去年,省政府胶州湾海洋生态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青岛市对胶州湾的保护工作,其中就有胶州的经验做法。
该局立足创建“全国文明渔港”的目标,不断加强渔港管理,提升渔港服务,改善渔港环境,走出了一条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监管之路,取得良好成效。
加强制度化管理。健全组织机构,夯实工作基础,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所有人监管的管理模式,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促进工作的局面。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完善应急设施配备。严禁港内渔船私自进行明火作业,确需明火作业的,必须通过申报、审批,明确作业部位、方式、时段、人员、作业人员执证情况等相关信息。今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道路整修、护栏加固和卫生保洁等工作。目前,港区内配有消防栓12个、消防水带30盘,各种灭火器45个、手抬式机动消防泵8台,能够满足港区一般起火事故应急需求。
积极宣传海洋环境重要性,加强胶州湾滨海湿地保护。利用“国际海洋日”、“防灾减灾日”等契机,进社区及中小学,讲解各种海洋灾害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提高市民自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在保护区内安放摄像头,配备高倍望远镜,能够密切关注湿地保护区内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违法乱纪的行为。
树
强化党建 促队伍品牌建设
以党的建设为保障,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带领全体党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树立海洋与渔业队伍新形象。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按步骤按要求开展学习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集中开展一次“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结合工作带头讲的形式,激发了干部的学习动力,在全局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习教育做到边学边改。围绕中央提出的“五个着力解决”推进问题的查摆和整改,结合我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活动,认真查找自身问题,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对照问题清单,严格落实整改措施。
搭建载体开展实践活动。牢牢抓住“做合格党员”这一关键,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向党章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签订党员公开承诺书。机关党组织成立一缕阳光义工分队,定期开展活动。按期完成党支部换届工作。开展“三亮三创”活动,切实引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做合格党员。
2017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将重点按照“抓牢一个关键、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的思路,即“一个关键”渔船管控工作,严格源头管理,强化重点管控,夯实管理基础,严防出现不测事件。“两个重点”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重点抓好执法检查、渔船检验和渔民培训教育工作,保障广大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做好宣传培训、无公害认证和执法抽检工作,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三个突破”在海洋捕捞渔船去产能、胶州湾保护和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力争实现新突破,为我市海洋与渔业事业创新、协调、绿色、健康发展做出贡献。(秦青华 崔传坤)
本文地址:http://jiaozhou.bandao.cn/news.asp?id=269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