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市北区逐步打造一刻钟医疗服务圈

2018-10-30 07:24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712259) 扫描到手机

现在市北区众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B超室,一刻钟医疗服务圈逐步成型。

文/图 半岛记者 王丽平 通讯员 张常洁王恩全

从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到如今走过了40个年头,市北区医疗卫生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等高科技大型诊疗仪;从“赤脚医生”到各科专家;从简陋不堪的卫生室到标准、敞亮的诊疗大厅,无论是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还是医疗服务的持续改善,四十年沧桑巨变,市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这些巨变增进了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从16平米简陋小屋

到160平米宽敞大房

“我们每天出诊箱都不离身,晚上有病人需要治疗,都是背着出诊箱到病人家里为他们诊治。”10月29日,在市北区卫计局,今年68岁的郑敦深向记者讲述自己当年做“赤脚医生”时的经历。郑敦深自1971年开始在当年还是小水清沟村的卫生室里做“赤脚医生”,到2010年退休,近40年的从医经历,让郑敦深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也亲历了市北区改革开放40年间的卫生事业发展。

“当年我们村里有1200户,配了两名‘赤脚医生’。”郑敦深说那时一般的村子都是全村一个“赤脚医生”,他们村人数较多就配了两名。“当时的卫生室是一间16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有一张简易床,一个书桌,书桌上放着‘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看病老三样、消毒饭盒、消毒水还有各种药。”郑敦深告诉记者,当时的药品主要为土霉素、合霉素、阿司匹林等。

后来,经过改革开放社区医疗改革,郑敦深所在的卫生室几经搬迁,1992年搬到现在的小水清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的服务中心占地160平方米,有注射室、药房、诊疗室等,床位也增加了,药物种类增加至130多种,“有了高压消毒锅,再也不用消毒饭盒了。”据了解,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还配有心电图室、牙医室和健康小屋等。“以前我们的宗旨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误诊’,现在大病都能在社区看了。”郑敦深感慨地说。

从培训一月可上岗

到现在持证上岗

郑敦深说,当时他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就正式上岗,但要做好并非易事,后来他在公社医院工作了一年,在青医夜大培训了三年,之后又在中心医院实习一年,才让他从一个医生“小白”变为现在的“大拿”。

“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必须持证上岗。”市北区卫计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科的葛兵说,职业医生证、职业护士证、药师证等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必不可少。据统计,目前市北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从业者有452人,临床大夫本科生占80%左右,也不乏硕士、博士生。

2011年,市北区卫计局开展健康教育服务项目,例如每年的老年人免费查体。“社区医生已经不仅仅是给百姓看病,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居民来咨询如何中医养生、调理日常饮食,从原来的有病看病到现在的保健预防,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老年人查体积极性相对提高。”葛兵说。

从全村一个赤脚医生

到一刻钟医疗服务圈

郑敦深所体会的变化只是市北区医疗改革的缩影,这背后是市北区逐步完善的医疗改革措施。

葛兵介绍,1997年,市北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决策,在全市最早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得到新提升,目前为止全区共有7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着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信任度也逐步提高,更多的居民愿意到社区“求医问药”。

2015年,市北区启动医联体建设,全区145所基层医疗机构与8所三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实施辖区医联体内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相认可模式,实现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目标,逐步缓解看病难。

作为国家级试点地区之一,自2013年始市北区试点运行全科医生团队工作,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慢病防治一体化、健康管理等四项基础服务,此外,居民还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由家庭医生协助选择相关服务内容,享受“定制”服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今服务团队已经壮大到165支,配备智能化、便捷化随访箱,常住人口签约33万余人,签约服务率33%,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近11万人,签约服务率达74.9%。

目前市北区各级医疗机构达760余家,其中145所基层医疗机构与8所三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形成了一刻钟医疗服务圈。

■链接 改革亲历者: 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

杨忠凤,今年56岁,是威海路步行街社区书记,作为一位经历了国有企业医疗、社会医疗和社区医疗的40年老干部,她切身体会到了国家在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的实况。

“1980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了丝织厂。那个时候每个厂里都有自己的医院,小病小灾、感冒吃药、拍片打针都在厂里就看了,没有医疗花费。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对外开放,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大,1998年厂里的医生也都划并到医院,我们经历了一个大的医疗体制改革。”杨忠凤说,那个时候有了医疗保险,也不再由厂里负担医疗费用,自费项目越来越多,看病就医都去大医院,而且交通不便利,可选择性小。

杨忠凤家住在台东,她到台东医院看病要早上7点去排队挂号,“火爆”的排队让黄牛党应运而生。“看病无法选择医生,挂上号都是由护士分配就诊室,我生孩子住院,吃饭只能是家里人来送饭,那段经历还挺痛苦的。”杨忠凤说。

“进入21世纪,国家采集民意,为了让人们都能看上病看好病,出现了许多私人医疗诊所,起初我们对私人诊所接受度并不高,觉得资质不好,会不会耽误了病情。但是,国家出台的医保统筹打消了我们的顾虑,”杨忠凤说,社区医疗看病费用低,加上家庭医生签约,享受了很多优惠政策,她感觉自己又有了“专属单位”,再也不用担心小病小灾、打针吃药。“我们社区就有8个医疗结构,有的甚至门挨着门。”杨忠凤说现在看病拿药简直太方便了。

“现在台东医院旧址还坐落在历城路6号,”杨忠凤说,作为海慈医院前身,台东医院旧址是市北区目前唯一一座未拆的老医院了。

“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会从百姓的心声出发,从百姓的需求出发,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增加医疗补贴,让每一位老百姓都看得起病。”杨忠凤兴奋地说。